宋代 :周密
陶公晚知琴,得意不在弦。虞卿老著书,信道差似贤。
壮哉奴命骚,陋矣兄事钱。玉晖或润木,宝气尝干天。
浩然在存养,吾党当勉旃。
和亲老苍玉洞韵
去郭仅数里,岩关忽深秀。人工莫窥测,天巧自成就。
瑶草覆蓬莱,箭砂藏勾漏。如入万宝山,如坐群玉囿。
赑屃撑巨鳌,回翔舞飞鹫。肉醉猛虎卧,雷轰懒蛟走。
远绝人世尘,静阅古今宙。或若赴壑蛇,或如回顾兽。
喷者如鲸呿,
次韵山庄杂咏十首 其一 东啸
长年如蠹鱼,书底兀兀坐。人皆笑其迂,吾计未为左。
■然一舒啸,万籁相应和。庐岂真吾庐,我亦自忘我。
渊明千载人,身世一鸟过。
送徐道士之剡六言二首 其二
倦踏长安落叶,闲寻剡曲扁舟。三十六湾清晓,不知何处逢秋。
风入松·枇杷花老洞云深
首夏幽居
一枕薰风一架书,幽居景物尽堪娱。孤云依石自舒卷,小雨酿梅时有无。
粗识古今知得丧,细看草木验荣枯。诗边剩喜多生意,门外新塘长细蒲。
次韵玉台体二首 其一
一点伤春恨,东风罨画楼。不知缘底事,敲碎玉搔头。
游下竺示僧
野褐芒鞋六尺藤,好溪山处几番登。明朝又复归城市,百亩松风属老僧。
楚宫春(为洛花度无射宫)
游法华瑶阜蜃洞以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分韵余既有作复各 ...
白云锁苍弁,爽气日夕佳。平生几两屐,放浪山水涯。
行乐当及时,矧复鬓已华。浮名岂足玩,不异空中花。
君其味吾言,戆语非浮誇。
伐木杂言
庭前一双桂,娟娟如幽人。染我毛骨香,薰我梦寐清。
恶木忽见妒,累累引繁藤。拘絷清风枝,不使舒芳阴。
滋蔓日益多,恶木亦难任。引藤欲伤桂,岂期自伤身。
侵晨戒仆夫,为我持斧斤。论木妒桂罪,诛藤反噬心。
呜呼君子交,择之贵在精。
齐天乐 其二 又次君衡韵
敧枕听西风。蛩阶月正中。弄秋声、金井孤桐。闲省十年吴秋路,船几度、系江枫。
辇路又迎逢。秋如归兴浓。叹淹留、还见新冬。湖外霜林秋似锦,一片片、认题红。
次韵山庄杂咏十首 其九 流憩
目视足不随,高山徒仰止。何能强筋力,进锐退亦锐。
万里未为远,一息亦当至。徐行则不倦,寘足平稳地。
策策更勉旃,闲云随步起。
西江月(荼コ阁春赋)
种花五言
花发一朝喜,花落一夕愁。不如不种花,不喜亦不忧。
挽王茂悦提舶二首 其二
洛社忘年契,惟公最己知。诵言司马赋,喜说项斯诗。
问字时携酒,钩玄共订碑。岂期三日别,遽作百年悲。
满江红(寄剡中自醉兄)
渔台山
枫叶芦花外,闲矶带短汀。风翻荷浅白,霜陨柳残青。
机事鸥浮没,生涯酒醉醒。暮榔和夜笛,馀韵最堪听。
是日因游春谷园池复以所分题五平韵赋六言五首 其四
飞絮帽檐风软,落花酒面春香。蛙噪野塘残水,莺啼远树斜阳。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其九
一夜东风斗柄回,紫坛葱茜若春台。熙熙万宇风光暖,尽入君王饮福杯。
奉还山西诗卷
诗肠抱饥馋,嗜句如嗜炙。长年齰鸡蹠,有味如啖蔗。
轑釜年腹雷,每遭丘嫂骂。辛勤谋一饱,索米谁肯借。
忽来五侯鲭,心目为惊诧。大羹足真味,禁脔增重价。
仙露承金茎,天浆滟琼斝。何修乃得此,咀嚼日不暇。
每拟赋老饕,欲作口屡嗄。锦鲸出光怪,把玩涉秋夏。
珍重十袭藏,常恐六丁下。每思随
周密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446篇诗文
游凉观谨次亲老韵
长亭怨慢
露华(次张B634云韵)
赠李若虚
宫词八首 其二
明月引/江城梅花引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其六
宿感慈僧舍
题雪溪图四言
山房首夏
越日伯芳又有长句又次之
荪壁惠白踯躅口占以谢
试闱即事
夷则商国香慢(赋子固凌波图)
题惠崇并禽图
甲戌七月
读李长吉集
大圣乐 东园饯春即席分题
明月引
次秋崖韵
小酌
小游仙七首 其五
山房春晚
挽李太监二首 其二
次韵山庄杂咏十首 其二 西爽
是日因游春谷园池复以所分题五平韵赋六言五首 其三
六么令 其一 次韵刘养源赋雪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其十四
古别怨
香奁
二隐皆有和篇因再用韵
梅花引(次韵E059·房赋落梅)
齐天乐(蝉)
龙吟曲(赋宝山园表里画图)
次张斗南有怀方崖旧游韵
游绣谷以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分韵得水字
写怀偶成二首 其一
感秋杂兴十解 其十
秋霁·重到西冷
友人话京都旧游戏成
感秋杂兴十解 其一
雨后过湖偶成二首 其一
大涤洞天
声声慢(柳花咏)
观潮
齐天乐(次二隐寄梅)
浣溪沙(题紫清道院)
拟长吉十二月乐辞
幽居春晚
春闺
夜归
次韵山庄杂咏十首 其五 苍翠
春夜怀张去非
水龙吟(次张斗南韵)
甘州(灯夕书寄二隐)
北山四时招隐辞 其三
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