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齐天乐(次二隐寄梅)

齐天乐(次二隐寄梅)

宋代 周密

护春帘幕东风里,当年问花曾到。玉影孤搴,冰痕半拆,漠漠冻云迷道。临流更好。正雪意逢迎,阴光相照。梦入罗浮,古苔啁哳翠禽小。
一枝空念赠远,溯波流不到,心事谁表。倚竹天寒,吟香夜冷,几度月昏霜晓。寻芳欠早。怕鹤怨山空,雁归书少。不恨春迟,恨春容易老。

诗人周密的古诗

暑夕放舟有怀茂悦史君

宋代 周密

溪凉供野放,机尽狎鸥群。风月怀元度,山川忆少文。

远峰明过雨,疏树泊归云。幽玩情何限,回桡夜已分。

少年游(宫词拟梅溪)

宋代 周密

帘消宝篆卷宫罗。蜂蝶扑飞梭。一样东风,燕梁莺院,那处春多。
晓妆日日随香辇,多在牡丹坡。花深深处,柳阴阴处,一片笙歌。

宿僧房

宋代 周密

宿寄禅房静,云深路暗通。冷烟凝夜白,秋叶学春红。

虎啸三更月,僧禅一榻风。境清不成寐,竟夕共谈空。

齐天乐 其二 又次君衡韵

宋代 周密

敧枕听西风。蛩阶月正中。弄秋声、金井孤桐。闲省十年吴秋路,船几度、系江枫。

辇路又迎逢。秋如归兴浓。叹淹留、还见新冬。湖外霜林秋似锦,一片片、认题红。

小酌

宋代 周密

禁烟时节燕来初,对此新晴釂一壶。二十四番花信了,不知更有峭寒无。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宋代 周密

子云无分从甘泉,留滞犹胜叙史迁。瑞应可书郊祀志,熙功宜被奉常弦。

感村晚泊有怀

宋代 周密

短航桥外泊,暮霭湿荷衣。风正千帆上,溪虚一鸟飞。

潦黄山雨过,烧绿野春归。欲寄新诗句,东风雁影稀。

江寺送客

宋代 周密

送别西风寺,愁添鬓影华。江空回夜汐,岸远涨秋沙。

塔古栖双鹳,樯高立数鸦。临歧一杯酒,回首即天涯。

寄括苍山人

宋代 周密

遥知深隐处,草木亦无尘。瀑响千林雨,花浮一岭春。

地灵松化石,岁久树成人。纵未为仙去,何妨作逸民。

瑶花慢·朱钿宝玦

宋代 周密

后土之花,天下无二本。方其初开,帅臣以金瓶飞骑,进之天上,间亦分致贵邸。余客辇下,有以一枝已下共缺十八行。

朱钿宝玦,天上飞琼,比人间春别。江南江北曾未见,漫拟梨云梅雪。淮山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消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
金壶翦送琼枝,看一骑红尘,香度瑶阙。韶华正好,应自喜、初乱长安蜂蝶。杜郎老矣,想旧事、花须能说。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

挽顾徵君

宋代 周密

白发苍眉古典刑,著书未省出山扃。尝从康节传三易,颇效河汾续五经。

方喜朝颁遗逸诏,忽闻月犯少微星。大书谁草徂徕传,丰碣新添贞曜铭。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其二

宋代 周密

别殿斋居极敬严,外庭职祭亦精虔。事天以实无科扰,应办全支内帑钱。

木兰花慢·碧霄澄暮霭

宋代 周密

碧霄澄暮霭,引琼驾、碾秋光。看翠阕风高,珠楼夜午,谁捣玄霜。沧茫。玉田万顷,趁仙查、咫尺接天潢。彷佛凌波步影,露浓佩冷衣凉。明珰。净洗新妆。随皓彩、过西厢。正雾衣香润,云鬟绀湿,私语相将。鸳鸯。误惊梦晓,掠芙蓉、度影入银塘。十二栏干伫立,凤箫怨彻清商。

烟脂井

宋代 周密

急奏留床下,君王醉未看。应嫌江表窄,不及井中宽。

次韵山庄杂咏十首 其九 流憩

宋代 周密

目视足不随,高山徒仰止。何能强筋力,进锐退亦锐。

万里未为远,一息亦当至。徐行则不倦,寘足平稳地。

策策更勉旃,闲云随步起。

揽秀台观月

宋代 周密

吟到危梯最上层,天空星斗入杯明。游心寥廓生虚白,与世周旋忌独清。

冰雪四山皆月色,宫商一片是秋声。广寒今夕知何夕,欲驾银桥上玉京。

潇湘八景 其七 烟寺晚钟

宋代 周密

半空兰若岚翠霏,千点万点林鸦归。疏烟灭没冷幡影,沉沉绿树生春晖。

孤钟殷殷度残雾,响透松梢惨将暮。山椒暝色失浮图,隔岸残僧尚呼渡。

西余秋晚

宋代 周密

丰年鸡犬饱,斜日闭柴荆。父祖自三代,耕桑了一生。

病梨山蚁聚,落叶野禽惊。喜客来城市,新蔬荐早粳。

春日书所见

宋代 周密

谁家翠袖倚朱楼,指画栏干不举头。蜂蝶入怀花扑面,可能全不解春愁。

鲁公乞米帖

宋代 周密

当年食粥老尚书,乞米长安李大夫。饥死只今谁裹饭,可怜曼倩羡侏儒。

周密

周密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44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