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三峰府内矮柏十韵

三峰府内矮柏十韵

唐代 吴融

擢秀依黄阁,移根自碧岑。周围虽合抱,直上岂盈寻。
远砌行窥顶,当庭坐庇阴。短堪惊众木,高已让他林。
日转无长影,风回有细音。不容萝茑附,只耐雪霜侵。
玉帐笼应匝,牙旗倚更禁。叶低宜拂席,枝褭易抽簪。
绿涧支离久,朱门掩映深。何须一千丈,方有岁寒心。

诗人吴融的古诗

上巳日花下闲看

唐代 吴融

十里香尘扑马飞,碧莲峰下踏青时。云鬟照水和花重,
罗袖抬风惹絮迟。可便无心邀妩媚,还应有泪忆袁熙。
如烟如梦争寻得,溪柳回头万万丝。

忘忧花

唐代 吴融

繁红落尽始凄凉,直道忘忧也未忘。
数朵殷红似春在,春愁特此系人肠。

早发潼关

唐代 吴融

天边月初落,马上梦犹残。关树苍苍晓,玉阶澹澹寒。
宦游终自苦,身世静堪观。争似山中隐,和云枕碧湍。

和人题武城寺

唐代 吴融

神清已觉三清近,目断仍劳万象牵。渭水断含秋草渡,
汉陵高枕夕阳天。半岩云粉千竿竹,满寺风雷百尺泉。
别有阑干压行路,看人尘土竟流年。

忆街西所居

唐代 吴融

衡门一别梦难稀,人欲归时不得归。
长忆去年寒食夜,杏花零落雨霏霏。

倒次元韵

唐代 吴融

南陌来寻伴,东城去卜邻。生憎无赖客,死卜有情人。
似束腰支细,如描发彩匀。黄鹂裁帽贵,紫燕刻钗珍。
身近从淄右,家元接观津。雨台谁属楚,花洞不知秦。
泪滴空床冷,妆浓满镜春。枕凉欹琥珀,簟洁展麒麟。
茂苑廊千步,昭阳扇九轮。阳城迷处笑,京兆画时嚬。
鱼子封笺短,蝇头学字真。易判期已远,难讳事还新。
艇子愁冲夜,骊驹怕拂晨。如何断岐路,免得见行尘。

寄杨侍郎

唐代 吴融

云情鹤态莫夸慵,正上仙楼十二重。吟逸易沈鳷鹊月,
梦长先断景阳钟。奇文已刻金书券,秘语看镌玉检封。
何事春来待归隐,探知溪畔有风松。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唐代 吴融

海燕初归朔雁回,静眠深掩百花台。春蔬已为高僧掇,
腊酝还因熟客开。檐外暖丝兼絮堕,槛前轻浪带鸥来。
谢公难避苍生意,自古风流必上台。

湖州朝阳楼

唐代 吴融

十二亭亭占晓光,隋家浪说有迷藏。
仲宣题尽平生恨,别处应难看屋梁。

和峡州冯使君题所居

唐代 吴融

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晓岫近排吟阁冷,
夜江遥响寝堂虚。唯怀避地逃多难,不羡朝天卧直庐。
记得街西邻舍否,投荒南去五千馀。

重阳日荆州作

唐代 吴融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浊醪任冷难辞醉,
黄菊因暄却未开。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和睦州卢中丞题茅堂十韵

唐代 吴融

有士当今重,忘情自古稀。独开青嶂路,闲掩白云扉。
石累千层险,泉分一带微。栋危猿竞下,檐回鸟争归。
烟冷茶铛静,波香兰舸飞。好移钟阜蓼,莫种首阳薇。
树密含轻雾,川空漾薄晖。芝泥看只捧,蕙带且休围。
东郭邻穿履,西林近衲衣。琼瑶一百字,千古见清机。

寒食洛阳道

唐代 吴融

路岐无乐处,时节倍思家。彩索飏轻吹,黄鹂啼落花。
连乾驰宝马,历禄斗香车。行客胜回首,看看春日斜。

过邓城县作

唐代 吴融

不用登临足感伤,古来今往尽茫茫。未知尧桀谁臧否,
可便彭殇有短长。楚垒万重多故事,汉波千叠更残阳。
到头一切皆身外,只觉关身是醉乡。

文德初闻车驾东游

唐代 吴融

龙旆丛丛下剑门,还将瑞气入中原。鳌头一荡山虽没,
乌入重安日不昏。晋客已知周礼在,秦人仍喜汉官存。
自怜闲坐渔矶石,万级云台落梦魂。

秋园

唐代 吴融

始怜春草细霏霏,不觉秋来绿渐稀。
惆怅撷芳人散尽,满园烟露蝶高飞。

和人有感

唐代 吴融

莫愁家住石城西,月坠星沈客到迷。一院无人春寂寂,
九原何处草萋萋。香魂未散烟笼水,舞袖休翻柳拂堤。
兰棹一移风雨急,流莺千万莫长啼。

富春

唐代 吴融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
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

新安道中玩流水

唐代 吴融

一渠春碧弄潺潺,密竹繁花掩映间。看处便须终日住,
算来争得此身闲。萦纡似接迷春洞,清冷应连有雪山。
上却征车再回首,了然尘土不相关。

商人

唐代 吴融

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北抛衡岳南过雁,
朝发襄阳暮看花。蹭蹬也应无陆地,团圆应觉有天涯。
随风逐浪年年别,却笑如期八月槎。
吴融

吴融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21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