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五十年,寡嗜仍少病。天与两目光,少少素清净。
前年翳生左,赤脉欻交横。审因察其源,五色非所竞。
学书信夙习,耽读亦本性。虽于二事切,未必致兹證。
从来不解饮,杯勺强酬应。积毒根胃肠,标表发昏瞢。
针刺争杂施,流血和泪迸。丹砂与空青,数市窘赀罄。
栀檗动盈筐,日啖不论命。重氛幸全扫,馀眚时一盛。
荏苒三载间,视眺犹未莹。偏盲亦何害,忌者遂相庆。
惟兹二三友,为我忧怲怲。许君屡贻书,力劝宜习静。
损读复省思,默坐但微瞑。心肾上下居,火实以水胜。
炎炎降不怒,行之久自定。殷勤柳与张,有便常致讯。
为言医法难,俗师慎毋听。一朝得奇药,千里转持赠。
缄封谨视护,述语颇详竟。开罂异香发,著箸金膏凝。
试之累旬日,奇效他莫并。感之欲次骨,报尔无照乘。
我生未见道,绝尘悦犹瞠。眊焉惭训言,亦岂中未正。
扶持谢诸公,磨刮完两镜。渐惊容衰老,谬忝小邑令。
乡山杳在望,归船行可榜。把卷欣复适,看云远相映。
挥弦送孤鸿,飘然动高兴。从令没暮齿,不复忧伥伥。
永怀何能忘,临风寄孤咏。
县南县北几百里,沿道苍松半枯死。毳虫无数枝上悬,食尽青青成茧子。
雪霜不朽千年质,摧败一朝天所使。残髯磔磔怒犹张,流膏滴滴泣未止。
顿令林壑少光色,政似鳣鲸困蝼蚁。土人云此实旱兆,昔岁逢之旱无比。
炎风烈日势转虐,更说飞蝗西北起。救灾无策空自嗟,谁能为挽天河洗。
昌平官道傍,卧碑何壮伟。有唐营府督,怀圭姓朱氏。
卢龙昔强藩,巨孽所根柢。尔胤泚与滔,逆气粤有始。
眈眈元相国,肆笔方述纪。宁知两月后,口袜不贷尔。
千载托斯人,遗臭同一轨。荒坟莽芜迹,石兽相攫倚。
双螭已插地,文字未残毁。徒令行路者,唶唶嗟僭侈。
圣贤树功德,金石无溢美。末世乃济奸,事定有公是。
奈何极穹崇,来者纷未已。留此惩不忠,并以愧谄子。
响山临响潭,曾识太白来。我欲游其间,却愧非仙才。
况乃博微官,终年走尘埃。幸兹九日至,获与群彦陪。
高秋惨云物,薄日翳复开。驻马青松阴,披衿上崔嵬。
前睨孤城低,下瞰清溪回。诸峰送远色,揽结何雄哉。
野菊半含英,浊醪初发醅。且尽一笑欢,良会不易谐。
溪山宛如昨,斯人化飞灰。想见登临时,逸气横九垓。
宁知千载后,我辈兹徘徊。呼之傥可作,相共挥予杯。
凄其暮色合,飒飒疾雨催。扶携下登舟,水行沿湾隈。
仰看千仞壁,浩歌散馀哀。
杪秋暇日休弦歌,五门城外观新河。斗门决水已数日,浅沙漫漫无馀波。
纵横疏凿引别派,监官督役犹挥诃。循堤侧足惧疏恶,惊见崩坼当盘涡。
故桥旧市不复识,祇有积上高坡陀。城南靡靡度阡陌,疏柳掩映连枯荷。
清台突兀出天半,金光耀日如新磨。玑衡遗制此其的,众环倚植森交柯。
细书深刻皇祐字,观者叹息争摩挲。司天贵重幸不毁,回首荆棘悲铜驼。
长春宫苑最宏丽,飞楼涌殿凌层坡。乔松天矫百岁物,复有偃盖低婆娑。
平生素闻百一帖,乐石壁置周檐阿。金源中华盛文物,玉堂学士锵鸣珂。
旁搜纸墨作藻饰,欲与唐晋争嵯峨。至今摹拓传好事,道士却换人间鹅。
仙杯珍袭巨桃核,御画云鹤题宣和。不知何处有此木,偶尔结实良非他。
瑶池汉殿语茫昧,遂使世俗犹传讹。寻幽访古意未已,起视落日归禽多。
却趋林亭憩清绝,盆菊采采黄金窠。蟹螯研雪新酝碧,对此不乐将如何。
京华酒垆方歌舞,锦鞯翠袖迎娇娥。儒冠已受俗子笑,况复衰容双鬓皤。
下帷闭阁来迹少,肮脏不肯侯门过。清游良友幸追逐,未思返棹寻渔蓑。
今朝不饮心已醉,笑看坐客朱颜酡。凤城半掩归路暝,争道击毂如飞梭。
九衢冥濛涨尘雾,渐见灯火稀星罗。作诗写实不可缓,马上已复成微哦。
大府开闽土,危楼镇海涯。飞云浮画栋,丽日照高牙。
昔驻蕃侯马,今迎使者车。三山归指顾,万井仰光华。
缥缈临城处,逍遥散吏衙。榕阴千树翠,荔子半空霞。
岭峤俱清谧,宾僚亦静嘉。宣风问民俗,作屏捍皇家。
去去青冥樾,依依紫禁花。登高应有赋,留待碧窗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