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与弼
宝镜团团挂碧霄,翠屏隐隐隔平桥。回头更会梅边境,缓步微吟击壤谣。
奉寄族叔父仲学先生
游子归时亲倚闾,斑衣华发近何如。生涯随分田园好,日课诸孙读父书。
宿金鸡城前
红叶归心刚似飞,相逢尊酒别迟迟。衣冠淳雅江山胜,到处何妨一赋诗。
奉陪天使金陵王侯游山十首 其二 集庆亭
集庆当年众所誇,四民重喜拜皇华。一壶春酒供多兴,归从如云拥鼓笳。
晓枕作
义利须明判两途,斩钉截铁是嘉谟。不于生死路头悟,何以能为大丈夫。
赠吴生归觐钟陵
白发慈颜日倚闾,青灯游子正劬书。朝来黄色眉端动,乾鹊声中庆有馀。
杨溪晚眺
一水逶迤抱竹居,群峰稠叠映天衢。迟回独散平桥步,二百年前是我庐。
病起游园
并游无侣又春风,况复兼旬百病攻。幸有馀芳晴烂熳,微吟缓步太平中。
和康节清风吟
长短高词播大篇,谁知妙处在无言。微凉一动烦歊外,流水桃花共杳然。
重宿九莲寺
曾寓禅房十日居,重来不见旧时书。閒窗一榻春宵梦,细忆流年二纪馀。
晓枕感怀
年高德邵是难能,曾辱良朋妄见称。碌碌光阴空二纪,不堪惆怅忆平生。
三月十三月下感怀
戊寅此夕月华清,步月溪头惜别情。滥沭皇恩天共阔,馀龄犹幸一身轻。
宿万石渡示璿庆及诸生
枉渚平林烟雨昏,一篙春涨泊柴门。吾伊莫使新功缓,共拟青灯入夜分。
湓源道中
度坳蹑岭一徐行,回首双峰独注清。更出前村舒病眼,时从牧竖得源名。
发建阳
行装晓发建溪阳,共喜平康返旧乡。想见筚门迎迓处,桐花时候咏新秧。
游霓旌亭
一历青云眼倍明,群峰联络自天成。迟回磐石忘归去,谁共斜晖俯仰情。
钟陵城南江畔
江城终日雨如麻,病骨侵陵暖尚赊。晴色忽惊春似锦,偶从此地看桃花。
宿黄徵君馆
负炎困行迈,息肩称幽怀。嚣尘自兹隔,好景从天来。
林静风荏苒,池清月徘徊。细交知己谈,佳兴何悠哉。
题潘氏潭江先址
时从官舍梦家乡,先址依稀事渺茫。欲托孝思知有在,潭江烟雨树苍苍。
夕凉独坐
缓步阶徐爱夕凉,微吟隐几久虚堂。行穿山月纷纷白,庭散檐花细细香。
宿五峰
歇鞍遥自客游归,宝篆兰膏处处宜。促席细聆眉寿话,和风甘雨共忘饥。
吴与弼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709篇诗文
饶贰令淡庵
忆城东寄饯行十友
发南浦
贺彭九彰落成新居
自杨溪过葛藤科
牧归途中作
宿板溪 其二
宿板溪 其一
陈佥宪挽章
吊先友孙博士先生
铅山道中 其四
九莲寺即事
舟次打石港感怀
宿旴江郡庠
发磨刀口
以石竹雪竹诸字赠周余诸友
至日讲堂朝贺
别湖田
橙
旅次晓立
诵晦庵诗次韵
教诸孙诵诗
月下行舟
寄赠金太守
贺圣节
拜胡祭酒先生
分栖凤竹
重宿通州驿馆 其一
题齐原岭凉亭
夜读感怀
寄安仁李茂宰
独坐偶成
狭原洪氏
忆去年今日
游北禅寺
宿陈凤鸣氏
吴氏会景楼
柬黄季恒
访饶烈 其三
登黄柏最高峰
写家书后作寄璿子 其一
赠祁门四生
哭黄季恒
十四夜同李进士玩月
雪夜晚眺
集庆亭
杨太守雪艇
题程佥宪骢马行春诗卷
发崇安
题徐氏村居
白螺矶
后坊牧归
税场墟道中口占授戈英
赠黄徵士
东坑幽涧
寄严陵张太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