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与弼
希贤希圣事何如,顽钝之资费琢磨。素服前言焉敢惰,但怜来日苦无多。
大浪滩
先君遗墨识名滩,使节曾经此往还。改罢新诗吟未了,舟人又指富春山。
赠别周圻
欲写离情久倦吟,一尊聊向菊花斟。悬知南北天涯梦,总是平生旧好心。
读中庸
一理存乎静,万事著于微。是以君子心,战兢恒自持。
题正心斋
涵养工夫敬是宜,鉴空之体本如斯。须知道理平铺在,顺应何容一点私。
船头与璿庆閒眺
江天冥漠橹咿哑,云树烟村野鸟斜。船头骥子时同坐,久话令人忘算沙。
晓枕感怀
年高德邵是难能,曾辱良朋妄见称。碌碌光阴空二纪,不堪惆怅忆平生。
十四夜同李进士玩月
别却乡园纵远观,前期浩荡路漫漫。何如今夜高秋月,万里清光此共看。
重庵歌为陈子宪题
借问仁者何乐山,巍峨屹立天地间。以木巽火是曰鼎,君子正位以凝命。
浮生岁月疾于飞,庵中心事其奚为。去斯二者将安归,萧萧华发映黄眉。
不远百里求新诗,咏歌付与孙与儿,奕叶仰止庵之楣。
除夜独坐
久坐寒炉频自拨,倦来岁酒不成斟。细看万事无能处,空忆平生慷慨心。
墙下对淮山独坐
徐步閒来藉草吟,淮山面面感人深。若为飞度晴岚表,一览中原畅夙心。
发钱塘
乡音无寐共清宵,得伴何妨归路遥。夜半开头更唤梦,月明如昼竞乘潮。
江边独步
咫尺金陵到尚难,朔风犹未退狂澜。平芜渺渺不知处,独数江南江北山。
题全归诗卷
遍历儒冠四十年,荣膺上寿际尧天。跬步敢忘曾氏教,临深履薄日乾乾。
铅山道中 其四
赤土亭前日欲沉,客程趁宿竞分阴。笋舆傲兀欢声动,指日行装到故岑。
勇
驱山塞海未是勇,借问如何学日新。敛收不可敛之气,伏枥安流勇乃贞。
江家坑偶成
群芳深处绿阴凉,童冠相呼受讲忙。又与山灵添故事,曾从此地说匡章。
璿庆同余李友登陆游憩
童冠相呼六七朋,晴沙迤逦并舟行。个中真意人谁会,慨想当年与点情。
奉别族里
旧乡三载赖周旋,归兴朝来已浩然。莫怪迂疏临别语,人间万事读书先。
邵武即事
东家昨日问为谁,西舍今朝走马追。孤负满城冠盖念,只缘衰迈倦参随。
牧南岸岭次横渠先生韵
碌碌浮生一梦中,并游无侣古今同。偶因晴牧閒行好,绝壁孤吟万壑风。
吴与弼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709篇诗文
赠王九鼎还五峰
登黄柏最高峰
沼上独坐
避暑刀峰祠
敬梅轩为杨侍讲题
赠黄徵士
赠崇安于茂宰
舟近浔阳郭追次辛丑岁游此诗韵
丰安道中
同诸生游倒桐塍
重宿连樊桥胥氏
拟钱塘怀古 其二
人日赠丘孔曼
廖教授求箴语
挽李章
赠何生潜还番禺
次小陂头登陆
同族拜吕家壕先陇
塘坑绝句
离太平寺 其二
自杨溪过葛藤科
游北禅寺
同晏洧游铺前山
茅包锦
重经狮子山
徐陂道中
别旧生祈门谢复谢希林饶晋
宿龙溪
十友饯别城东五里
鄱阳怀古
坐塍间看耕
诸生助移门楼诗以劳之
歇雨鹤山庙
别湖田
怀阎巡检
樟溪即事
寄太学郑助教
十里青山
对月偶成
孙氏丛桂堂
与豫章吴生沼上亭子话旧
八月十二夜何家圩玩月
发建阳
长湖章氏绝句
怀张太守 其二
阁中即事
牧大同原杨林坑即事
分栖凤竹
大同原牧归后坊道中口占授小儿及曾正
望越中山
古城舟中
寄龙游洪茂宰
奉寄族叔父仲学先生
重经彭源
宿种湖
吴氏南轩
宿石桥宗人家
和田园乐
写家书后作寄璿子 其一
夜读滕元发墓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