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与弼
一见寻歌归去来,宁能两地不徘徊。从今遇有东飞雁,剩写新诗慰尔怀。
同小儿游山
幸得身閒心自休,呼儿时作小春游。千山莫景难描画,磐石何妨又少留。
东坑幽涧
一水泠泠逗密林,无名花草匝幽阴。苔矶终日不知暑,涤尽平生扰扰心。
怀孔御史
当年曾辱报亲书,意气深惭过许予。夜雨空怀人似玉,华颠谁念挂钩鱼。
暂宿新居
青山白云里,旷然露平陆。峰峦森远近,涧溪罗屈曲。
辛丑杪秋中,相基蒙吉卜。明年闰月冬,于焉结新屋。
癸卯建未初,移居遂所欲。藩篱虽未稠,斗室聊自足。
露坐天宇凉,语笑偕僮仆。共想古昔来,谁人此曾宿。
奉别乡邻亲友
流传遐迩尽虚声,君子从来耻过情。惜别误蒙乡里敬,匪才何以答升平。
平林舟中
平林山后又看山,知在钱塘胜槩间。老大薄游颜独厚,绝无新句脍人寰。
寄黄锦章教授
同安烟柳杂晴川,江夏清风十丈莲。此日相思头总白,几时重泛剡溪船。
石井山家
清溪诘屈逗云萝,白屋青烟绿树多。散马平冈人待爨,閒教稚子度云和。
三峰亭
一亭危构接云烟,亭罢基存境宛然。重赋新诗留故事,清风从此更谁边。
坑里
青松夹广路,绿水连芳塘。茅屋八九家,风俗如虞唐。
听本宗诸生早读
金鸡声乱曙光微,已喜吾伊动隔扉。自是日新宜若此,漫题诗句助箴规。
重庵歌为陈子宪题
借问仁者何乐山,巍峨屹立天地间。以木巽火是曰鼎,君子正位以凝命。
浮生岁月疾于飞,庵中心事其奚为。去斯二者将安归,萧萧华发映黄眉。
不远百里求新诗,咏歌付与孙与儿,奕叶仰止庵之楣。
山庭夜坐
庭树阴阴过雨凉,冰轮正照坐中央。等閒真意须当认,莫学浮生一样忙。
望家山感怀
望望家山近故丘,西风疋马怅高秋。旧游历历人如梦,昨日少年今白头。
自得亭即事
一亭潇洒隔纷嚣,坐卧于斯兴自饶。雨后落红殷满地,崇桃相对尚妖娆。
避暑普济堂
三伏炎蒸午倍瘥,长原叠岭困经过。竹林深院宜人处,冰簟清风一气和。
孙坊道中
桃李漫村麦陇肥,吟边春思转霏微。未了平生山水债,寸心遥向七闽飞。
江家坑偶成
群芳深处绿阴凉,童冠相呼受讲忙。又与山灵添故事,曾从此地说匡章。
舟中閒眺
巑岏翠壁倚云端,红树人家带碧湍。偶尔会心为客处,只疑身在梦中看。
元生陪往宝塘小憩路口铺
晴山联辔日迟迟,小憩邮亭啜茗时。少长森严环侍好,旧乡细诵帝乡诗。
吴与弼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709篇诗文
寄太学郑助教
重宿九莲寺
别何家圩道中口占授宜之
登东坑稍箕窠最高峰
自慈明寺东游龙安镇
雪窠
题耕乐轩
新堂即事
桐乡舟中
奉别族里
题新路口铺
重经彭源
赠廖良斋崇杰行人归乐安
诸生助移大门诗以劳焉
棠溪道中
月夜忆友人
宿周圻氏
赠江渊
长安坝
晓枕偶成绝句奉赠吕中良父子指示罗原冈先陇
郡庠潘梁二广文辱载酒偕往石井先陇小酌金石台而还
宿白沙寺
陈傅二广文携酒登仙游山
游霓旌亭
题黻丘
璿庆生辰
卦口 其二
奉寄夏官群彦
辞李氏宴
赠程李二生赴京
寄上饶汪秀才郡中诸俊彦
题戈氏玉溪书阁
歇雨太白桥
邗城
寄赠李春
作远书罢卧自得亭
王锦衣赠梅圣俞集
宿悬榻里有怀往事
中和斋
游南冈及下陂山水
赠进贤吕茂宰 其二
避暑刀峰祠
发钱塘
舟中小立
寒夜有怀九韶同不肖奔丧金陵
怀阎巡检
至日讲堂朝贺
夜读感怀
剑山酆氏淑景亭
坐塍间看耕
次己卯岁芙蓉花诗韵
书郑伉卷子毕偶成
哭同窗黄于珩
发桂家林
宿渐岭
题黄氏花萼楼
种湖
忆去年今日
石桥感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