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与弼
后先舆马盛衣冠,访古询今到考槃。早向龙潭资丽泽,一缄为我报平安。
同宗人嗣昶辈拜罗原冈先陇
清风朝辞上寿坊,溽暑午拜罗原冈。冈头卜兆三百祀,鬼神守护雷潭傍。
澄空一瞩醉心目,楚山崒嵂吴江长。
宿熊玑氏
江湖远适为求医,首寓高斋惬故知。良夜好天忘倦处,清风明月细谈诗。
雁塘道中
人事周旋愧不遑,岁云莫矣趁归忙。笋舆傲兀长须困,蓑笠欹危度野塘。
寄题戴氏水竹居
胜日来良朋,相招出茅屋。壮观穷名山,所历清心目。
山人白云端,苍翠罗脩竹。鹤发笑相逢,坐谈此君熟。
苔径递幽阴,轩楹净如玉。尘虑蝉已蜕,道心露新沐。
主宾偶一契,题诗惬素欲。徘徊话别迟,夤缘看未足。
归卧梅窗云,馀兴犹可掬。何当载酒来,重寻咏淇澳。
道中口占授饶烈饶岳 其二
仲父前程日见功,远追祖德尔宜同。从今好笃男儿志,莫负皇天降此衷。
题黻丘
何处云岚是黻丘,中山近在屋西头。五峰风月谙来久,谁道乡关日在眸。
万石渡舟中
抄书曾作豫章行,记得扁舟夜此停。异日重来头尽雪,不堪惆怅忆平生。
和康节清风吟
长短高词播大篇,谁知妙处在无言。微凉一动烦歊外,流水桃花共杳然。
铅山道中 其一
乱石丛中一轿过,水源穷处感人多。高踪邈矣乾坤古,白雪阳春奈若何。
石桥感兴
石桥小立感怀多,借问当年事若何。不识天人相胜理,朔风凄烈漫长歌。
宿池港
卧病衡茅久自私,懒心只与白云宜。那知风雨江湖夜,恍似平生涉历时。
亲农归途中次旧放水诗韵
迎恩桥畔独经过,课仆西畴事早禾。却忆去年今夜兴,淮阴去棹好风多。
赠王九鼎丹成还郡兼柬任郡博
归骑翩翩大药成,野花啼鸟踏新晴。绣衣时问衡门旧,老鬓萧疏学养生。
次集庆亭诗韵
偶共朋游话五峰,乃知世上有豪雄。但怜南北云泥迥,徒向青霄仰下风。
题新斋壁
莫怀端合惜年华,莫枉閒工事算沙。收敛寸心归寂寞,芸编堆里是生涯。
天使游山归旌旆暂停戴禄氏
喧天笳鼓踏新晴,踏遍春山几处亭。旌节暂停归兴好,梅花溪上问诸生。
弋阳道中望圭峰诸山
峭拔立云端,能生逆旅欢。但惜世无摩诘手,不能移向画图看。
宿北泽庙
当年歇雨暂栖迟,千里琴书适楚时。此日重经来问宿,双峰对罢夜谈诗。
观语类后作
平生朱训不离绅,舟上微言月夜亲。又喜朱乡山水近,幸哉亦是及门人。
界牌铺道中
前途急急意迟迟,宁忍名邦别所思。记得岭头惆怅处,濛濛细雨湿征衣。
吴与弼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709篇诗文
奉陪天使金陵王侯游山十首 其一 皇华亭
宿太白店中
铅山道中 其三
寄傅裘
题程希善梅月
重宿宝应寺彝公房
午爨玉湾
晓窗偶成
重宿通州驿馆 其一
午爨壁邪寺
赠何生潜还番禺
小儿初度
古城舟中
题弋阳吴茂宰双白轩
迎恩桥诗
次桂林渡宿江岸吴氏
江头叙别口占
宿种湖
坐东门外樟树根
重宿经舍寺
题黄氏花萼楼
写诗后又题
次湖莽
寄上饶汪秀才郡中诸俊彦
长湖章氏绝句
寄严州刘太守
题潘氏潭江先址
戊寅此日
宿白云庵感怀
独坐偶成
慈明寺即事
分枇杷丝头柑归种
宿曹溪感兴寺
客夜即事
雨后神岭晚眺
西塘道中赠二周生
偶过北院
孙氏更造八里桥
宁寿同日同时生
宿西廨彭氏 其一
大司成颐庵先生二郎君怀珠玉下顾次韵奉酬
赠别周圻
拟钱塘怀古 其一
重宿白杨寺
别戈英
景德舟中
赠程李二生赴京
离太平寺 其二
梦中题画龙
东坑幽谷
舟次打石港感怀
游罗山
承判簿戴侯掌教陈君下顾
宿沙河
游綵云山
诸生助移大门诗以劳焉
橙
小儿鸣琴
寒夜有怀九韶同不肖奔丧金陵
重经晚港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