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夏良胜
故乡茶叶异乡烹,添得吟肠一味清。水凿冰崖凝碧椀,火翻雪浪覆青瓶。
含鎗谩说呈新品,带脚从今减旧声。愧我相知无谏议,也须三椀坐严更。
除夕和石江韵 其四
守岁翻便睡,思兄来梦边。有官非肉食,无吏索租钱。
漉酒问燕市,烹鱼见楚天。相思愿相见,相共祝长年。
又和忆西湖十绝 其七
六桥人卖浊醪香,斜带疏篱花半黄。见说西湖好风景,不如秋叶过江忙。
宿中方寺三首 其一
永夜便僧话,茶膏一味真。破墙通月色,空阁接云亲。
切切笛中雨,浮浮瓮底春。五更清梦晓,门放欲来人。
为胡全之写椿萱图
杨契丹画菽与桑,寒足为衣饥为粮。郑广文画松与柏,铁骨棱棱雪霜魄。
何如更画椿与萱,冰绡一幅天根全。青柯八百未云老,丹花岁岁儿孙联。
海波扬尘话长喙,垂垂景莫日方曙。饥寒无恙雪霜丝,孝子有心难得绘。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其一
老树摩崖风壑秋,似添哀思泣松楸。一函已了三生事,杯土难教万虑休。
命锸且当今日务,摇鞭却忆去年游。荒亭展目云飞处,目到云飞泪已流。
归途值雨二首 其二
短蓑破盖风力弱,从官归骑如行云。楚客不厌归宵雨,燕市虚过三月春。
牧笛远远牛饭去,村鼓逢逢鸡啄群。茅檐野老社公语,何日炙背还曛曛。
宿中方寺三首 其二
绝巘冯虚望大江,江花似浴白鸥双。自家适意闲藜杖,隔岸愁声老木梆。
吊古岂无刍比玉,崇文直有笔如杠。村深寂寂无人到,山月茅檐照睡厖。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八
烂菊垂枝傍竹叉,清芬绝胜弄春花。洗觥绕径酣吟赏,为惜西风老岁华。
对雪二首 其二
夜雪密于昼,春寒忽过秋。忙搊东郭履,不见子猷舟。
枝压鸟争啄,花浓蝶怕游。望中浑一色,何处认琼楼。
和荅崇道写怀二十咏 其十八
谋国吁筹开布泉,涓涓滴滴涴眉然。明农若为匡时策,自把犁锄望有年。
春郊杂咏七首 其七
春睡苦不熟,何事来相关。浅莎没深渚,白鸟飞青山。
典绂桑麻主,扶犁虎豹间。无家酿新酒,社日乐风悭。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四
来时葛衣畏杲日,别去尽脱轻罗裳。喜根天性尽作怨,愁向人前却类狂。
加餐谩说长为客,饮水方知不似乡。故园花鸟如相候,时有青州来短墙。
雨中闲叙荅和崇道二首 其一
闭门深寂寂,有待为君开。书笥元无底,酒乡羞未醅。
鸣鸠雨不歇,惊燕夜方回。飒飒清凉足,明朝秋气来。
当祀遇雨有感
山麓春云覆黄屋,雨丝脉脉送衰颜。忽来归鹤坐松滴,却换野猿啼莫殷。
几处陵原开别殿,长留弓剑在人间。妙香隐隐祠官祝,萧索微臣掩袖还。
郊行五首 其三
恼人春思欲葱芊,野寺愁看碧玉椽。社散不知谁是醉,几回搔首晚风前。
坐亭有感与友清话二首 其二
送归春事已阑珊,雨惹云衣万叠峦。愧我无诗虚好景,多君有力障狂澜。
水心亭子论心会,虚白堂中袖手观。击缶浩歌箕踞稳,自家风味欲无官。
郊行陪祀十首 其八
何处寻云窦,泉凝雪满池。林端悬鲫鲙,山麓集江蓠。
貂帽寒绵卒,茅檐哭饿儿。为探幽兴出,番惹闷相随。
又和忆西湖十绝 其四
镜痕风静露纹平,万点寒山落影清。见说西湖好风景,杖藜何日傍湖行。
又和忆西湖十绝 其三
管弦声拂柳堤通,双颊微微带酒红。见说西湖好风景,昔年曾认画图中。
题闽蜀抡材卷为司训王廷表作
紫气入斗肇闽学,苏文趾美眉山童。真才一出动天地,不知谁任为罗功。
夏良胜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189篇诗文
和荅云山塔寺小憩 其二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其三
挽饶惠徵
坐亭有感与友清话二首 其一
晚眺联句
郊行陪祀十首 其五
送王廷表内补分得细字韵
过沣沛
得乡茶有感
和荅崇道写怀二十咏 其二十
归途值雨二首 其一
郊行陪祀十首 其七
次谢家埠用前韵 其一
和孔殷邦宪麻姑胜游二首 其二
午日观舟
乐府二首题曾时进双挽卷 其一
拟骚赠崇道归寿鸣皋先生
寓汝川和高宪伯先生赏牡丹诗
次韵寄王青崖给舍
叹石崇废宅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十三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三
郊行陪祀十首 其二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十七
宿崇梵寺二首 其一
野寺寻春二首 其一
和平麓秋夜作
寿周天德母七十
与凌伯远联句 其二
郊游 其三
作室三章为李成章作
北行泊昶口
送泉斋先生归省二首 其二
太学生潘子春归寿其母谒予请颂为之赋采衣三章俾归以庆焉 其二
看看数尽今年历漫说明年差可立从头检点一年愁焚香告天在今夕
和荅崇道写怀二十咏 其十
次谢家埠用前韵 其二
除夕和石江韵 其三
和孔殷邦宪麻姑胜游二首 其一
得阳明先生教归赋白马三章章四句
春郊杂咏七首 其四
春郊杂兴五首 其四
春郊杂咏七首 其六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三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一
春雨散衙后用杜公韵写怀三首 其一
郊行陪祀十首 其六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六
写荣恩卷
对月书怀
挽林节妇
夜别毛汝健集古一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