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荅崇道写怀二十咏 其二十

和荅崇道写怀二十咏 其二十

明代 夏良胜

青精饱饭更无求,丈席相期为探幽。愧我果为迂拙累,不知何以赞王猷。

诗人夏良胜的古诗

别金溪

明代 夏良胜

我家去君百里程,忆昔相别今几春。去年幸接同采好,不知俱是离乡人。

君今欲归归便得,北堂健母儿循循。我欲随君恨无翼,愿作江边飞渡云。

闻东征得捷

明代 夏良胜

将军驰露布,有喜上龙颜。破竹迎锋下,持斨未缺间。

天地若为大,鲸鲵秪自顽。论功书杰阁,欲拟燕然山。

郊行陪祀十首 其八

明代 夏良胜

何处寻云窦,泉凝雪满池。林端悬鲫鲙,山麓集江蓠。

貂帽寒绵卒,茅檐哭饿儿。为探幽兴出,番惹闷相随。

和荅崇道写怀二十咏 其二十

明代 夏良胜

青精饱饭更无求,丈席相期为探幽。愧我果为迂拙累,不知何以赞王猷。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十九

明代 夏良胜

南山真见北山移,莫怪名家擅两奇。好看畦蔬春雨足,许多滋味自家知。

夜别毛汝健集古一绝

明代 夏良胜

碧天如洗夜云轻,犹与殷勤唱渭城。莫道两京非远别,不如行路本无情。

再送程文光

明代 夏良胜

怀玉多年不易沽,价高留取作人模。胸中若使留生有,囊里何妨郑子无。

旴水源源明道派,闽山矗矗紫阳徒。蓝青以次须时用,方信须眉是丈夫。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四

明代 夏良胜

来时葛衣畏杲日,别去尽脱轻罗裳。喜根天性尽作怨,愁向人前却类狂。

加餐谩说长为客,饮水方知不似乡。故园花鸟如相候,时有青州来短墙。

写荣恩卷

明代 夏良胜

教子祈忠国,匡扶愿显亲。元非博富贵,终见荷丝纶。

乌帽新笼发,霞绡稳称身。焚香开玉轴,举目是枫宸。

春郊杂咏七首 其三

明代 夏良胜

袍笏瞻天近,衙筹坐日移。偶随安石屐,忘却习家池。

野店当垆媪,长途弛担儿。淡烟桃杏坞,春色有人知。

北行泊昶口

明代 夏良胜

船到昶溪溪上泊,夔夔故老送新茶。却将往迹闲敲博,谁是当年十万家。

作室三章为李成章作

明代 夏良胜

爰作斯室,习卜之吉。基之构之,以燕以翼。君子之居,以食以息。

彼后也贤思,弗坠之绩。

爰作斯堂,抡木之良。曰梓曰楠,曰百其章,斯工斯臧。

君子之居,咏笑且扬。彼后也昌思,有缉之光。

爰作斯门,之河之坟。有焕其文,有岸其枨。车也斯屯,马也斯奔。

君子之德之存,彼后也蕃。之公之子,之公之孙。

送陈幕府之建宁

明代 夏良胜

仕国知君有蕙心,青丝五两拜恩深。作宾若愧风开帐,案令休猜土化金。

衙鼓鼕鼕公座晓,籧腔切切故乡音。行舟落雁芦花岸,先把官箴次第寻。

过沣沛

明代 夏良胜

刺船逆水正趋北,开窗放山却忆南。排排列戟见崷崒,个个堆螺披黯参。

南人与山自为伍,北地忽见成癖耽。吊古感慨访故事,惯路剧谈沣沛间。

蜿蜒上腾作王气,清淑下结钟龙颜。白晢亭长一剑士,胡敢抉睫窥函关。

秪缘项益嬴氏毒,顿教约法能胜残。鸿门示玦过鸟道,平城脱马蹲虎崟。

遂鹿翼明画犄角,大业立就亡艰难。衣锦昼行话乡曲,放歌树石深深镵。

几欲磨苔认蝌蚪,便觉笔底波澜翻。谁里无桑更无梓,白头竟未图生还。

白头竟未图生还。

又和忆西湖十绝 其七

明代 夏良胜

六桥人卖浊醪香,斜带疏篱花半黄。见说西湖好风景,不如秋叶过江忙。

赠傅生宗会归南城

明代 夏良胜

傅生姻家子,少独事一室。野气薄城郭,大朴浑室失。

长途买棹夫,抱难纷如质。质之者为谁,王子我所密。

入口即禹穴,雅室伸佔毕。忽来告我归,四方志了一。

居然改大观,逾望已六七。为告我故人,作器须树漆。

我行与王子,摩厉方自弼。遽曰前人车,飞骞杳无匹。

和品士亭玩竹

明代 夏良胜

亭覆春云竹几竿,未教无主客来看。补林药起儒生俗,当户驱回炎吏难。

万卷昼帘清入幌,十年夜雨碧馀寒。元功可是谁忘得,欲作秦箫和去鸾。

敬和堂尊洪先生西征二首 其一

明代 夏良胜

将星垂曜烛西南,江汉师行惯解骖。鸟道层空千里阁,旌头划破半江岚。

雪深淮蔡须成算,夜宴宾僚未易参。露布驰功报天子,脱衣沽酒壮歌酣。

和荅云山塔寺小憩 其二

明代 夏良胜

野寺寻真处,凭高望眼遥。天心留胜槩,人语在层霄。

俗气从前避,清歌取次饶。明朝南北梦,嘉会惜寥寥。

洪都和胡副郎赴召二首 其一

明代 夏良胜

脚根不避路,到处便为家。醉过十年梦,风抟一望沙。

闲情诗入画,生意草方芽。长者须投辖,清清一味茶。

夏良胜

夏良胜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18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