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南乡子 廿一史弹词第二段说三代开场词

南乡子 廿一史弹词第二段说三代开场词

明代 杨慎

携酒上吟亭。满目江山列画屏。赚得英雄头似雪,功名。

虎啸龙吟几战争。

一枕梦魂惊。落叶西风别换声。谁弱谁强多罢手,伤情。

打入渔樵话里听。

诗人杨慎的古诗

临江仙 送刘珥江洎杨许二子

明代 杨慎

官柳野梅西郭路,昆桥直接丰桥。相思百里不辞遥。

春山同载酒,月地共联鏕。

南去北来人自老,怜予心旆摇摇。短亭暂别亦魂销。

生烟寒漠漠,飞霭晚潇潇。

西江月 其一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下场词

明代 杨慎

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

蓦地青滔过了。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

落得一场谈笑。

自滇归高峣留别胡在轩

明代 杨慎

乘风归吾庐,临水饮君酒。颠倒白接䍦,攀折青杨柳。

相望片帆程,相忆能来否。

毛园萃芳亭与沈中白丘月渚同赋 其二

明代 杨慎

哨声红雀语黄莺,知我名园赏杂英。远客应添今夕梦,海棠红湿锦官城。

园池春晚图

明代 杨慎

方塘含广漪,名园饶杂英。花虫丰茸戏,水鸟间关鸣。

捣练子 集句 其一 伤乱

明代 杨慎

花亚朵,柳垂丝。楼上风和玉漏迟。春困苦多无处卖,日长惟与睡相宜。

殿前欢 其一 感通寺赠承冰壶炼帅、董西羽徵君

明代 杨慎

问冰壶。洞天还似此中无。留春长在和春住。月冷山孤。

愿指瑶台路。好把朱颜住。不续玄都赋。吾今忘我,我亦忘吾。

感通 其四

明代 杨慎

流水高山唱咏,明月清风主宾。尘土不惊幽梦,乾坤自有间人。

河传 咏隋堤

明代 杨慎

东楚。南浦。隋堤游处。龙脑飞霙,明珠溅雨。彩女殿脚三千。

青娥吴绛仙。

梅黄雨细枫香老。江都好。忘却长安道。不堪回首,芳魂已断迷楼。

怨扬州。

题周昉琼枝夜醉图 其五

明代 杨慎

百子池头丽人,三花树下长春。襟解微闻香泽,帷褰想见横陈。

续百一诗 其五

明代 杨慎

许由轻九州,归休娱颖颜。共伯弃千乘,结隐巢首山。

渔钓性自适,轩冕忧相关。泽雉苦樊笼,神龙乐潺湲。

何事子牟心,犹存魏阙间。

瑞鹧鸪 集句 咏巫枫高

明代 杨慎

望中孤鸟入销沈。宿处津亭枫树林。江草江花岂终极,巫枫巫峡气萧森。

为云为雨襄王梦,愁水愁风商妇心。客去客来天地老,无朝无暮有猿吟。

殿前欢 其二 感通寺赠承冰壶炼帅、董西羽徵君

明代 杨慎

枕西阿。仙洲玉几对金梭。苍山九点空中堕。影蘸烟波。

避暑云端卧。爱月天边坐。沽酒墙头过。狂歌谁和,谁和狂歌。

罗甸曲贵州道中 其二

明代 杨慎

山围罗甸国,水绕的澄桥。桥下东流水,可惜无兰桡。

酒泉子 其二 以茉莉沙坪茶送少岷

明代 杨慎

灌口沙坪摘小春。素馨茉莉荐香尘。要知贮月金波味,只有餐霞玉洞人。

云叶嫩,乳花新。冰瓯雪瓯却杯巡。清风两腋诗千首,舌有悬河笔有神。

西江月 廿一史弹词第六段说十六国下场词

明代 杨慎

六代瓜分世界,五胡云扰中原。纵横三百有余年。

几度交锋索战。

马过生灵齑粉,血流河洛腥膻。耳闻犹自不堪言。

有眼休教看见。

一七令 其三

明代 杨慎

月。霜凝,冰洁。三五圆,二八缺。玉作乾坤,银为宫阙。

玉镜复玉钩,似环仍似玦。兰闺少妇添愁,榆塞征人怨别。

汉家今夕影娥池,穆穆金波歌未阕。

浣溪沙 其三

明代 杨慎

脚上鞋儿血色罗。掌上无力斗弯靴。月牙新样不争多。

芍药栏边穿窈窕,柘枝筵下舞婆娑。芙蓉帐里奈君何。

双节篇为参戎郭云屏二母

明代 杨慎

周南摽李兰,卫风咏柏舟。淑闻播三族,苦节传千秋。

郭门有双节,今古与同俦。千金护襁褓,九原安松楸。

保抱自黄口,相依到白头。仍云继阀阅,将星绍箕裘。

天道岂无知,世泽楚水流。丛桂既林森,慈竹还脩脩。

令伯陈情表,惓惓思报刘。圣代倚长城,岂容归林丘。

不日丝与纶,封章下冕旒。我歌双节篇,石室他年收。

沐五华送鸡㙡

明代 杨慎

海上天风吹玉芝,樵童睡熟不曾知。仙翁住近华阳洞,分得琼英一两枝。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7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