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萧立之
我耕枯旱不逢年,君解翻瓢涨九渊。道义相忘床上下,诗书有味蜜中边。
向来湖海鱼千里,此去功名马一鞭。坐想昼帘公事少,时将诗递破苍烟。
题曾菊居吟卷
苍翁宰柏今几尺,菊居诗来双眼明。金精夜半风雨过,竹石草木皆成声。
题陈广文苏山小草
学诗学仙将无同,昔闻此语求志翁。远孙青春文字工,九仙城里鞭游龙。
三年朗吟洞天白,湖光一区开醉墨。向来雪壁涴髯秦,未许斜阳今德色。
短韵急雨鸣瓦沟,大障沙场鼙鼓秋。苏君欲语道未得,山鬼叫啸江灵愁。
请君急与枣木刻,空明下有蜿蜒宅。升天倘要□朝词,夜半风雷留不得。
次曾渔矶贺得士赟音问韵
时危多难合驱除,安见娇儿竞挽须。支厦可能扶绪汉,誓江犹欲活全吴。
疑从马革无还璧,忽得蝇头似串珠。君有诗来逾骨肉,为君吟罢酒三呼。
寄罗涧谷 其二
诗去诗来只月馀,渴心顿解沃心如。居然咫尺有万里,如此乱离无一书。
山里黄齑犹可饱,天涯白草更堪居。汉宫旧日烟花绕,造化胡宁亦忍予。
谢周平洲花粢雪饼之贶
染鹦鹉粒作春华,霜粉熬成亦当家。崖下老翁今□□,誇张盘饤对梅花。
范蠡祠二首 其一
响屧廊空王气销,五湖烟雨送归桡。鸱夷出自吴宫里,却载沉胥起怒潮。
次陈府教喜晴古句且践苏山之韵
梅花树头春雪晴,长廊僧定客梦醒。蛾眉豆熟樱笋老,两月风雨云屏屏。
暄寒倏忽变气候,客衣单夹烦调停。移船避漏送白日,一根露草栖风蜓。
蛙衣陵屯分变化,苏山云中几秋夏。欲携吟卷相追随,呈佛不堪仙可嚇。
归期得请那可料,炊米僧厨犹欠贾。吞腥啄臭欲可为,快理红藤趁今暇。
食蟹九首 其二
横行颇有壮士气,黄中似是君子人。当年水底缘谁怒,此日樽前有许珍。
寄杨隐岩二首 其二
老去将诗替却愁,谁将此集落岩幽。鸡林增价君能德,夭阏溪藤我自羞。
题丁虚江诗卷二首 其一
江以一虚涵万象,人于方寸著千年。勿实所无空所有,亦知诗法似参禅。
次韵郑琴山并谢中书君之贶三首 其二
我屋梅花为客栽,吟梅君独未能来。山中欠了连床约,却对西湖笑口开。
邀季竹堂过崖下
君是寻诗是探梅,柴门几日为君开。崖前路近行春好,只为梅花直一来。
溪行见落梅为赋
玉龙轻软雪能乾,好在晴沙野水看。舞翠梦回仙袂远,射雕人去露檐寒。
连环骨冷香犹暖,如意痕轻补未完。花自年年人自老,春风满袖独凭阑。
食蟹九首 其七
霜前入市勿增价,斗拣团脐作席珍。知味□□□□□,□□□□□□□。
雪夜作
颓云不动天如醉,与夜为谋雪似羞。明日诗成春五鼓,一年甲子又从头。
次黄园漕幕韵
花如堕珥草遗簪,次第东风转作南。巢鷇欲飞看八八,径香不断胜三三。
著亭屈折谁心计,隔竹推敲客手谈。安得身闲携斗酒,趁他姚魏战红酣。
开元天宝杂咏 失题
六军难解驿门围,此日回头事事非。千炬摇红成底用,腥魂夜逐月明归。
和黄立轩梅诗十首 其五
读老子章花似道,不嫌雪恶与霜粗。能知其白守其黑,长入人间墨画图。
琵琶亭二首 其二
鲁男子事无人记,此地琵琶更结亭。独倚阑干成一笑,晚风低雁著寒汀。
七月十五夜云心邀泛北湖
凉透秋衣不忍眠,更何处觅蕊珠仙。水光夜气无三伏,人影花阴共一船。
菱藻有香风四合,地天无际月双圆。碧筒剩对青山吸,此乐人间几百年。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225篇诗文
代同官送方蛟峰二首 其二
送曾寺簿知南安二首 其一
题杨达可梅楼二首 其一
题剑江姚叔宏吟卷三首 其二
题黎泉山吟卷二首 其一
题修水黄公端梅溪二首 其一
茶陵道中
与刘两峰
邓梅臞雪篱图
送官出守平江二首 其一
九日拉管西窗诸丈游凤石洞天酒边用草堂韵
赠道士湖古澹
姑苏台五首 其四
开元天宝杂咏 风流阵
次楚山见寄
次李玉峰见寄
秋胡妇歌
再韵答周宰
赠熊古月
题危定之芳洲吟卷
代同官送方蛟峰二首 其一
同林城山杨学舟游虎丘
送雪溪徐高士之越三首 其二
和黄立轩梅诗十首 其六
赠庐陵张济夫陈子豪二首 其二
游凤石道院
范蠡祠二首 其二
己卯秋社
校文京庠呈黄立轩朱南湖十首 其八
至日次韵
观楚山关庙长篇记旧读史成唐律
东西林二首 其一
赠谈星数谢秀才
出船
次使长苍玉亭
寄题李叔谊莲峰书院
九月以檄至九江杂赋
江行得水压青天下小桥一句足成唐律
题黄立轩西湖百咏三首 其一
游苏仙山
和晏司法吴城山道中韵三首 其二
漕园古梅
次使长劝农喜晴韵
食蟹九首 其四
琵琶亭二首 其一
题傅德藻月湖小舟集
开元天宝杂咏 玉有太平字
次刘苍涯见访
画卷四虫 蛙
陈蒲塘送端砚用韵为谢 其二
开元天宝杂咏 灯婢
食蟹九首 其三
一翠亭二首 其二
题梅友吟稿二首 其二
赠陈子正造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