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萧立之
君家作妇三日强,锦衾未暖鸳鸯床。阿郎遽作远游别,三载菽水空襦裳。
采桑忽忽春风陌,郎归相逢不相识。拦囊赠妾双黄金,妾心如冰介如石。
阿郎归来坐堂前,低头相视默不言。郎心如此不易保,丑君一死沧波寒。
棱棱劲节秋霜句,断简风流映千古。后来一种可怜人,却遣江津名妒妇。
读文山诗
退未能休进未前,英雄到此亦堪怜。此心耿耿到如日,吾道悠悠苍若天。
顾我尚堪输九死,观公端可愧诸贤。新诗读罢无谁语,欲折梅花意不传。
赠陈子正造墨
昔人论墨陈为贵,子姓为陈业更专。问子去玄知几世,童乌有艺亦能玄。
郴幕得告归桂东
濯枝雨乾溪水碧,西南天高月斜白。谁家醉竹生莓墙,一本风烟三十尺。
去时箫鼓红梅灯,青秧白水蝌蚪鸣。梦寻北湖弄素月,一叶醉度琉璃城。
残编断砚烟雨湿,短衣小冠尘土涩。回头不敢望前程,九十九峰如笋立。
一翠亭二首 其一
隔水山青欲染衣,一檐云影树高低。白鸥似笑客尘土,飞过亭前却下溪。
送吕秘书中归清凉二首
曾剔寒灯读奏篇,先生有胆大如天。忠言流落古无此,佳士行藏今偶然。
诸老与公扶一世,十图为世作千年。向来魂梦江闽隔,信有三生问字缘。
病起行散
分得红腰半日晴,苍苔蜡屐竹间亭。平畴白水斜阳外,都在黄梅雨里青。
九月十日府委撞点巡铺马上得四绝 其一
更阑持檄走乌衣,立马阶除月上时。急唤睡魔君且去,天街聊作看灯嬉。
送人之常德
开元天宝杂咏 灯婢
风流看尽当时事,夜夜擎灯绣帐前。野草荒田自他日,断无外传与伶玄。
和周平洲韵
此日旧无灵运屐,参差今有盖头茅。自怜后死今兵革,枉有闲愁上鬓毛。
泪尽不堪怀故国,诗来端喜得同袍。梅花夹雪无饶景,惜许吟情与病遭。
次韵答徐毅斋
文印诗灯自正宗,不忘生死访衰翁。樽前谈笑有此客,眼底轮囷亡是公。
两世交游明月共,百年人物大江东。吾生荣悴乖逢尔,昨夜春风梅信中。
九月以檄至九江杂赋
转枕移书就晚风,晴窗云掩树重重。如何客里无诗得,日听鸣蝉夜听蛩。
毛竹山四首 其四
道傍虎迹大如盌,落日平林客子惊。问宿转湾知有店,山根一路笕泉声。
次刘苍涯见访
山里清怀人得知,地炉灰冷雪来时。七年有别君仍壮,一事无成我自悲。
履豨应为天下计,缚鸡曾见故人诗。欲谈世事难相就,不为冲寒脚力疲。
次曾渔矶贺得士赟音问韵
时危多难合驱除,安见娇儿竞挽须。支厦可能扶绪汉,誓江犹欲活全吴。
疑从马革无还璧,忽得蝇头似串珠。君有诗来逾骨肉,为君吟罢酒三呼。
寄杨隐岩二首 其一
终日垂帷一卷书,隐岩名字满江湖。何时见子华阴道,拍手西风下蹇驴。
题危定之芳洲吟卷
篝灯细读芳洲卷,清似江南雪外枝。吟到蛾灯最奇崛,猩毛笔后有君诗。
寄罗涧谷 其二
诗去诗来只月馀,渴心顿解沃心如。居然咫尺有万里,如此乱离无一书。
山里黄齑犹可饱,天涯白草更堪居。汉宫旧日烟花绕,造化胡宁亦忍予。
又答前人二首 其二
水气收荷影,阑干出榭身。可怜秋月下,不著夜吟人。
花冷侵衣薄,茶甘汲井新。满怀黄叶梦,正堕九街尘。
邀季竹堂过崖下
君是寻诗是探梅,柴门几日为君开。崖前路近行春好,只为梅花直一来。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225篇诗文
请兵道中作
题陈广文苏山小草
县圃白莲
寄题邹氏观梅亭二首 其二
题黎泉山吟卷二首 其一
和曾楚山忆苍山韵五首 其五
次黎宰并柬曾楚山二首 其二
一翠亭二首 其二
寄杨隐岩二首 其二
赠谈阴阳者二首 其二
题玉庭观二首 其二
雪夜作
寄曾牧庵
琵琶亭二首 其二
勉友人归庐陵
第四桥
与刘两峰
和曾楚山忆苍山韵五首 其一
壬午九日士资自广运铁南雄归途过家士贽士赟有诗因用韵
代同官送方蛟峰二首 其一
送黄仲与之崆峒任
使长初约客观文殊寺牡丹忽有走数种自小洛阳来者觞于东山堂席上赋
和黄立轩梅诗十首 其五
题揭梅窗诗卷二首 其一
题修水黄公端梅溪二首 其二
垂虹桥三首 其一
太平寺元罗寇故基
送雪溪徐高士之越三首 其二
开元天宝杂咏 红冰
食蟹九首 其三
开元天宝杂咏 移春槛
邓梅臞雪篱图
校文京庠呈黄立轩朱南湖十首 其十
九日拉管西窗诸丈游凤石洞天酒边用草堂韵
和黄立轩梅诗十首 其四
送易斋何倅官满归括苍
题梅友吟稿二首 其一
谢周平洲花粢雪饼之贶
春寒叹
游苏仙山
和曾楚山忆苍山韵五首 其三
代同官送方蛟峰二首 其二
次赵东林韵
姑苏台五首 其一
题仇仁近山村图
和黄立轩梅诗十首 其九
再韵贺得阙
次楚山见寄
食蟹九首 其六
食蟹九首 其七
赠谈星数谢秀才
七月十五夜云心邀泛北湖
李鹤林田惠诗有孤山探梅之句用韵为谢
题杨达可梅楼二首 其一
和曾楚山忆苍山韵五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