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巫山一段云

巫山一段云

明代 杨慎

星的妆金靥,云梳挽宝鬘。长蛾新月斗弯环。风度佩珊珊。

小玉香煤烬,飞琼扇影闲,鳞霞练霭锦班班。画出晚来山。

诗人杨慎的古诗

山花子 其二 咏红边分心小山茶

明代 杨慎

瑞雪晴林暮霭消。锦云香坞彩霞飘。绝代佳人空谷里,路彩彩。

鹤顶研砂添赤髓,猩唇滞酒晕红潮。小朵分心堪采掇,当琼瑶。

木兰花慢 春日闲居,寄简西峃

明代 杨慎

重三今日是,寒食过,又清明。念故国关心,归期难卜,望远愁生。

天留烟霞胜处,汇平湖、列岫碧纵横。花里笔床茶灶,松间渔影樵声。

可人咫尺喜逢迎,来往片云轻。看柳埧长绡,交塘归棹,双塔高城。

长安水边不记,想绿朱碧玉、事堪惊。笑弄豚儿犬子,饱餐燕麦鱼羹。

梅花落四首 其二

明代 杨慎

古梅飘古香,新梅缀新妆。那枝传妾恨,何树近君乡。

望江南 其三

明代 杨慎

晴雪好,万瓦玉鳞浮。照夜不随青女去,羞明应为素娥留。

只欠剡溪舟。

定风波 沾益冬至

明代 杨慎

客中冬至夜偏长。寒炉坐拥待晨光。心似死灰飞不起。

愁里。路迷心折望吾乡。

玉几由来天北极。曾直。五更三点入鹓行。何事白头犹道路。

谁诉。天高难问只苍苍。

白莲 其一

明代 杨慎

凌波仙子白霓裳,风助精神露洗妆。曾向蕊珠宫里见,人间何处有红芳。

寄承冰壶

明代 杨慎

紫翠隐丹房,仙人在上方。欲往疑无路,白云封点苍。

南乡子 其六 荆州元夕

明代 杨慎

枉渚与回蹊。楚雾秦烟望转迷。相伴王孙千里去,东西。

蝴蝶成团杜宇啼。

题夏仲昭竹寄陶良伯

明代 杨慎

大常胸次潇湘宽,少年爱写生琅玕。白头蓺苑更入妙,笔法远追王孟端。

两家名藻雄吴下,品题未觉风流亚。一纸能令百世传,两竿不啻双金价。

人言画竹非画工,草书结构将无同。谁家高堂名宝绘,徐熙花鸟迷青红。

玉人佳兴松江东,寄图索赋随长风。遥知把玩清香里,正是相思明月中。

酒泉子 避暑江山平远亭,招简西峃不至

明代 杨慎

西峃不来。负却红墙垂手。懒当歌,慵对酒。倦登台。

石城艇子又空回。溪

天净沙 其四 弄花香满衣

明代 杨慎

晓风香露楼台。长红小白齐开。笑整鲛绡双带。拈来慵戴。

满怀蜂蝶争来。

徐及泉相送至斜堰河 其一

明代 杨慎

滇隅流落鬓成丝,为忆家林恼梦思。沃野喜看平似掌,春郊载酒正花时。

天净沙 其三 掬水月在手

明代 杨慎

桂花影里金波。瑶池倒映银河。玉臂清辉无那。纤纤摊破。

分明掌上嫦娥。

阻风曲罐子矶作 其一

明代 杨慎

峭石惊矶横浦口,朔风半夜蛟龙吼。一枕波涛万里心,江水客愁谁浅深。

贵竹杂咏 其三

明代 杨慎

铜鼓声中夜赛神,敲钗击钏斗金银。煚郎起舞姎徒唱,恼杀长征久戍人。

菩萨蛮 其一

明代 杨慎

袅袅腰肢浑似柳。碧花茗椀劳纤手。清昼小横陈。阳台梦未真。

一声鶗鴂暮。两浆催人去。新月曲如眉。黄昏怅望时。

冬晴三章寄彭幸庵 其一

明代 杨慎

冬晴连月岁欲阑,比陆脩景回南峦。行人喜舞农人欢。

负耒杖策各自返,过涉不愁溪水寒。

幡幡中林叶别内兄黄峻卿

明代 杨慎

幡幡中林叶,迢迢语离别。离别不可亲,相思隔南津。

南津首北路,莽莽入烟雾。夙昔欣芝兰,痾体成欢颜。

只恋携手好,岂知行路难。前有一樽酒,弦歌清商曲。

行子唱骊驹,主人弹别鹄。别鹄影悠悠,寄音下西州。

一言展契阔,再言申绸缪。

青蛉行寄内 其二

明代 杨慎

燕子伯劳相寺眠,牵牛织女别经年。珊瑚宝树生海底,明星白石在天边。

沁园春 其一 己丑新正

明代 杨慎

甚矣吾衰,叹天涯岁月,何苦频催。奈霜毫种种,三千盈丈,丹心炯炯,一寸成灰。

三径秋荒,五湖天远,儒术于吾何有哉。君知否,盼行云不住,流水难回。

寂寥谁与徘徊。好事者、惟输曲秀才。恁昏花老眼,底须窥牖,支离病脚,最怯登台。

思发花前,人归雁后,百感中来强自裁。狂歌好,只清风和我,明月休猜。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7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