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卖花声 别金治卿

卖花声 别金治卿

明代 杨慎

骤雨打新荷。绿涨清波。风蒲猎猎映金沙。池上玉尊移晚兴,共倚林柯。

莫惜醉颜酡。听我离歌。长亭回首碧云多。千里怀人思命驾,何日重过。

诗人杨慎的古诗

渔家傲 其七 滇南月节

明代 杨慎

七月滇南秋已透。碧鸡金马山新瘦。摆渡村西南坝口。

船放溜。松花水发黄昏后。

七夕人家衣襮绣。巧云新月佳期又。院院烧灯如白昼。

风弄袖。刺桐花底仙裙皱。

闰七夕

明代 杨慎

闰月新秋重七日,金风玉露夜如何。似怜天上佳期少,特遣仙姬再渡河。

华烛引

明代 杨慎

六螭税驾眠虞渊,三爵行栖珠树烟。云毋疏窗花作地,茱萸绣帐锦为天。

铜芝抱蒂复缠柯,金藕相萦共吐荷。虹贯彩翚迎雨歇,蜜催香焰送风过。

桂华漏促频销麝,兰烬天寒不畏蛾。徐吾东壁机丝少,郢相南方书误多。

菖蒲传酒座欲阑,碧玉舞罢罗裳单。留云影射荆王枕,泫一光摇汉帝盘。

揽带盈盈君不见,脱缨脉脉两相看。

咏堠子

明代 杨慎

鼍记轩辕鼓,龟升夏禹图。兜零清紫塞,寓望拱皇都。

水隔零烟直,山遮落照孤。遒人春振铎,亭长晚吹菰。

原树遥分荠,城荒远辨芜。淋铃蜀栈雨,疲旆楚江舻。

客思虚悲梗,吾零实射弧。骖騑逵自达,兔鹿径休迂。

望江南 其二

明代 杨慎

明月好,流影浸亭台。金界三千随望远,雕阑十二逐人来。

只是欠传杯。

雪关绝粒谕从者

明代 杨慎

仆痡马病漫兴嗟,戎旅华封本一家。我骨巳仙元不馁,何须食柏与餐霞。

蝶恋花 足范文正公遗句

明代 杨慎

香颈垂云眉倒晕。珠翠丛中,没个他风韵。浪蝶狂蜂遍有分。

为谁偷把红销印。

锦字花笺难问讯。一寸相思,只与黄昏近。薄倖负人终不忿。

何时枕上分明问。

浣溪沙 其一 高峣晚晴招简西峃

明代 杨慎

云露山尖水见沙。生烟漠漠树横斜。晚来晴景属诗家。

天碧远粘千里草,霞红低缀一丛花。谪仙桥上望仙槎。

狼山凯歌 其十

明代 杨慎

无定河边望旆旃,居延城外候烽烟。家家喜语占乌鹊,不用金钗当卜钱。

扶南曲 其三

明代 杨慎

清歌发皓齿,良夜足欢娱。誓好同心结,迎祥百子图。

千金当一刻,城上莫啼乌。

存殁绝句 其六 江景孚

明代 杨慎

近有钱塘信,斯人亦可伤。更怜新特在,犹唤旧江郎。

续百一诗 其二

明代 杨慎

佽飞佩宝剑,涉江遇阳侯。风涛起连山,双蛟夹行舟。

舟人涛朽骨,壮士故不忧。解衣谢行侣,拔剑探灵湫。

剌蛟同剸蚓,怒浪成安流。名垂千载誉,位取三圭酬。

嗤彼越王孙,榜歌戏中流。

松谷歌

明代 杨慎

桂山漫招隐,桃源何渺茫。何如徂徕松,明堂充栋梁。

君材本是明堂质,昂霄耸壑寥天一。九皋瑞露饶声闻,三径岁寒偕胶漆。

顾我轻尘弱草同,神交万里尺书通。何时九顶南岷下,共听陶家一枕风。

竹浪词为刘珥江赋 其四

明代 杨慎

锦箨花绷护笋根,龙孙蛇祖启风门。对青好续涪翁赋,滴露研朱挂月村。

酒泉子 其一 雨中凉甚独酌

明代 杨慎

为喜新凉入酒杯。自斟自劝自徘徊。暑才溽处云先合,诗欲成时雨早催。

吟草阁,赴兰台。江山金碧画图开。天教一片滇南景,逐我多情万里来。

犯星歌 其二

明代 杨慎

馀甘结子草交头,暮霭朝岚似蜃楼。飞鸟不飞愁羽堕,行人何事远来游。

人月圆 泛大理海子

明代 杨慎

好风雨日相迎送,渺渺碧波平。玉几云凭,金梭烟织,宝刹平明。

邀散神仙,寻闲洲岛,上小蓬瀛。海流东逝,海天南望,海月西生。

雪关见梅六言

明代 杨慎

自甘蛮方瘴疠,谁怜姑射肌肤。肠断何郎东阁,魂销林叟西湖。

送刘少邻北上

明代 杨慎

春物荿华滋,花宫携手时。行行伤远别,恨恨不能辞。

岁月甘衰矣,山川若间之。嘉游才旧约,良宴即生离。

南浦江淹赋,北梁苏武诗。挐音悽去枻,行色惨征旗。

浊酒临风把,清尘何日追。惟应托宵梦,万里逐心知。

笠泽弄三解为潘参藩父寿 其二

明代 杨慎

五津东下仙舟轻。三泖凉波秋水平。景丁南极中宵明。

中宵明,玄景焕。展国容,拜家宴。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7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