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谢翱
逢春忆旧时,爱著旧春衣。雨别如知处,天涯应共归。
驿花留客尽,帆日聚鸦微。岁岁子规鸟,寄巢于此飞。
画秦宫人
结草为衣类鹤翎,初来一味服黄精。宫莺几处衔花出,犹向山中认得声。
送毛耳翁之湘南
湘草碧于水,王孙尚此留。一身行万里,双鬓集诸愁。
月落岳云曙,龙逃海雨秋。可能无事业,相见竟悠悠。
九日前子善来会山中
朝寻寒露枝,莫摘不盈把。风吹西南云,幽情谁与写。
有客来缙州,遗我古盏斝。中有鸳鸯文,色如铜雀瓦。
浮以郁金蕤,苍藓藉其下。此物宁足感,聊用助歌者。
但怀郢曲悲,岂计所知寡。
立春日同陈有之步至贺家湖
风烟回首失,岁月但寻常。忠义行衰世,凄凉在异乡。
春流荒禹迹,天泪湿句芒。拟剪园中韭,携篮有跛臧。
烟萝洞
山人挂绿萝,乱后到人多。夜久积空翠,天深闻棹歌。
祷龙疑井厌,看鹤值仙过。搔首愁纷白,无穷奈此何。
西台哭所思
残年哭知己,白日下荒台。泪落吴江水,随潮到海回。
故衣犹染碧,后土不怜才。未老山中客,唯应赋八哀。
虎石
寺深留片石,山雨长苔新。昔日栖禅处,遗风想至人。
锡前行虎独,钟后到猿频。越客因逃暑,于兹喜挂巾。
山寺送翁景芳归觐
弱云竹水湄,叶影碧离离。野别如秋梦,他宵独尔思。
林残西域果,钟动下方棋。可得朝还莫,相看长在兹。
重过二首 其一
复道垂杨草欲交,武林无树著凌霄。野猿引子移来住,覆尽花枝翡翠巢。
青箬亭
青山何处似,疑是剡溪傍。采箬无人到,生莎满径荒。
水交难辨色,花和不同香。归路逢樵子,麻衣草结裳。
寄题山阴徐氏林亭三首 其一 见南亭
青林见危构,南山覆其陲。林居何为此,所爱烟雾姿。
上有鹧鸪鸟,来从溟海湄。飞止不他乡,畏与宿愿违。
违此顷刻间,万死莫赎之。而忧中夜露,辛苦湿毛衣。
毛衣岂愿湿,即湿非所辞。莓苔与薏苡,含弄寄相思。
早春寄岭海流人
短褐随南贾,衰年异壮游。龙旂虚左个,鸿影别中州。
晚避高丽使,春乘百济舟。王孙与芳草,相忆可能留。
过孙君文旧避地处
相逢还自失,相见尽天涯。邻壤初移戍,空山此寄家。
剪茸春过鹿,伐竹旧烧畬。去后馀荒槿,依沟结影斜。
佽飞庙迎神引
剑歌兮击筑,茭青兮蓼绿,夕济甬兮沉玉。步巫兮禹孙,葺神藩兮楚军,神之乘兮海云。
噀芳兮越咒,斩将兮神祐。秋零露兮为醑,春集鸦兮神语。
风萧萧兮满旗,云之车兮来思。
中秋龙井玩月
逢秋月再圆,不与复休眠。脑满鱼龙夜,精藏树石年。
嗅衣腥在水,窥户影疑禅。长啸望参伐,行来精舍边。
阅方史君登行状
九江黥王所理州,衰年仗箠作诸侯。唐人旧隐衣冠尽,归闯宫潮不得觐。
天吴舞罢尘土飞,廿载腥云寄空殡。
当年电隙岂所问,生死身名惟转瞬。睦人共说方饶州,番人作庙祠唐震。
重过二首 其二
隔江风雨动诸陵,无主园池草自春。闻说就中谁最泣,女冠犹有旧宫人。
宋铙歌鼓吹曲 其五
军澧南,溃飞鸟。鹰隼北来,龙蛇夭矫。帝有初命,奉致讨。
临于荆,妖孽既扫。胡驱而孕雉,入苍莽以保。王旅长驱,飒振槁。
以仁易暴,戒击剽。惟荆衡及郴,士如林,磔其节蟊。
春葩秋阴,我有造于南。式敷德音。
哭肯斋李先生
落日梦江海,呼天野水涯。百年唯此死,孤剑托全家。
血染楚花碧,魂归蜀日斜。能令感恩者,狼籍慰荒遐。
芳草怨
湘云离离沉晓月,疏麻夏死白水发。传芭楚女辞帐中,夜逐霓旌南过越。
荆岑越峤殊百草,恨结柔丝香不老。红英捣盐实斧创,青子满地枝如扫。
刺桐树朽猩猩在,佩杂芳蕤散秋海。乡来青凤食花去,瞻望灵均涕零雨。
谢翱
(1249—1295)福建长溪(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人),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163篇诗文
忆过徐偃王祠下作
楚女谣
宋骑吹曲 其一 归朝曲第四
拟古寄何大卿六首 其五
宋骑吹曲 其三 回銮曲第二
宋骑吹曲 邸吏谒故主曲第十
宋铙歌鼓吹曲 其十
怀峨眉家先生
花卿冢行
寄育王贤上人
万松道中望南太白
夜宿江山寺
馀杭樵歌
岁月
寄题山阴徐氏林亭三首 其三 小华阳亭
效孟郊体七首 其三
故园秋日曲四首 其三
叠山
忆湖上
赠山中友
海亭夜坐
效孟郊体
书文山卷后
江上别友
至日忆山中客
送汪十
秋风海上曲
山驿送春
故园秋日曲四首 其二
莫春感兴
除夜闻雷
秋日拟塞上曲
哭正节徐先生
雨宿太白
赠写照唐子良
莲叶舟
飞仙引游沃州水帘谷作
因北游者寄峨眉家先生先生曾宰建之浦城故末章及之二首 其二
悼南上人
虞美人草词
后桂花引
冬青树引别玉潜
答烟萝隐者
岛上曲二首 其二
翠锁亭避雨
二月十日
往姑苏与友人别杭州
岛上曲二首 其一
侠客吴歌立秋日海上作
拟古寄何大卿六首 其四
赋得北府酒
己丑除夜
宋铙歌鼓吹曲 其九
春日迟子芳游乌龙山
雪中方四隐君访宿有诗忆鹿田风雨旧游奉和并呈吴六赞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