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萍间稚荷效王司马体

萍间稚荷效王司马体

宋代 谢翱

初萍半含絮,顷刻开数亩。荷生浮其间,风雨足解后。

百年游子心,欲作千岁久。昔为浮萍根,今为稚荷藕。

荷高刺已生,鱼游触其首。离离荷下萍,吹向白鱼口。

诗人谢翱的古诗

寄育王贤上人

宋代 谢翱

于今祇老身,从昔少埃尘。失蜀年为客,居山石作邻。

南游宗竺法,西语问巴人。开户藤花落,多浮茗椀春。

重过二首 其二

宋代 谢翱

隔江风雨动诸陵,无主园池草自春。闻说就中谁最泣,女冠犹有旧宫人。

春日迟子芳游乌龙山

宋代 谢翱

乌龙烟霭北,君去为亲留。綵舞初离席,音书缺寄邮。

雨登人日冢,槎别客星洲。应有他宵约,相从及此游。

宋骑吹曲 其二 归朝曲第四

宋代 谢翱

勾吴月令牵牛中,翟茀乘风来閟宫。随王剑履朝上殿,黄门夜趣长春宴。

昭容引班入内朝,龙衮当中开雉扇。宴罢朝辞生局促,诏赐离宫作汤沐。

先王烝尝泽有差,上恩许歌陌上花。

虎石

宋代 谢翱

寺深留片石,山雨长苔新。昔日栖禅处,遗风想至人。

锡前行虎独,钟后到猿频。越客因逃暑,于兹喜挂巾。

宋铙歌鼓吹曲 其十

宋代 谢翱

版图归,归职方。昔服跗注,备戎行。帝锡之旆,龙鸟章。

酬献命与胥,今上及秦王。外臣拜稽首,笑颔帝色康。

毕同轨,来于梁。晔灵奕奕,敷重光。愿止剑履,觐带裳。

四海臣妾,配虞唐。

舣舟江心寺

宋代 谢翱

数声清磬出晴暮,落木人家散烟雾。风送年年江上潮,白云生根吹不去。

僧池青蛙

宋代 谢翱

隐见多无定,时开一道萍。瘿分荷背白,身带藓文青。

吐雹收寒井,随僧入净瓶。柏坛祠后稷,应想作龙灵。

故园秋日曲四首 其二

宋代 谢翱

茅茨竹外烟火青,杉鸡啁哳向田鸣。家家红盐殷新杵,绿树裹创子如雨。

秋风海上曲

宋代 谢翱

秋风吹水龙上天,龙女抱珠海底眠。水花生云起如葑,神龙下宿藕丝孔。

巨鳌赑屃鼍鼓随,赤鱼鳞鬣陈旌旗。海人见此失操纲,归对妻儿月下纺。

自言移家来碛中,十载秋风潮不上。老夫一人语门前,见此已是开皇年。

效孟郊体七首 其三

宋代 谢翱

閒庭生柏影,荇藻交行路。忽忽如有人,起视不见处。

牵牛秋正中,海白夜疑曙。野风吹空巢,波涛在孤树。

寄题何氏绿绮楼

宋代 谢翱

北岸有高楼,其南多药树。仙人昼采之,遗佩乡江渚。

化为绿绮琴,轸徽微已具。有客来南方,振衣坐其处。

风吹朱鸟巢,欲落鸣至曙。山分地肺云,水流天目雨。

别去重所思,别时不能去。

莲叶舟

宋代 谢翱

湿云冉冉依芳芷,楚女神弦迎帝子。天人种莲露染根,一片碧花秋堕水。

笙箫闻声影如梦,浮花漠漠船来重。神蛟蜕肠江水湄,化为五色光陆离。

中有玉人跨蛟舞,藕根断丝罥人衣。碧瞳秋发眠清夜,按肌不粟清露下。

宋骑吹曲 其一 遣将曲第三

宋代 谢翱

天门雷动开风云,内前尽给羽林军。圣人神武尽方略,斩将搴旗各骏奔。

王师所过如时雨,洗濯焦枯向荆楚。重宣德意吊遗黎,素服军前释俘虏。

全家到阙拜上恩,诏书为筑先臣墓。

己丑除夜

宋代 谢翱

鬓丝残雪影,况复在尘埃。暮色随钟尽,年光逐水来。

邻逋灯下索,乡梦戍边回。明日听春雨,渡江登越台。

往姑苏与友人别杭州

宋代 谢翱

北关到吴会,烟草亦诗情。饮少但知价,行疏数问程。

天阴月不死,江阔水能生。别后不得寐,相思还二更。

中秋龙井玩月

宋代 谢翱

逢秋月再圆,不与复休眠。脑满鱼龙夜,精藏树石年。

嗅衣腥在水,窥户影疑禅。长啸望参伐,行来精舍边。

寄题山阴徐氏林亭三首 其一 见南亭

宋代 谢翱

青林见危构,南山覆其陲。林居何为此,所爱烟雾姿。

上有鹧鸪鸟,来从溟海湄。飞止不他乡,畏与宿愿违。

违此顷刻间,万死莫赎之。而忧中夜露,辛苦湿毛衣。

毛衣岂愿湿,即湿非所辞。莓苔与薏苡,含弄寄相思。

元日读老子望瀑作

宋代 谢翱

空山无辙迹,悬水下分洪。醉醒听犹在,寒暄色不同。

异书天姥秘,灵物乳池空。祇忆残年雨,先流到海中。

沙岸登舟

宋代 谢翱

五里儿女步,虚沙映断筇。云支半山石,帆席上溪风。

数雁怜身只,闻鹃愿耳聋。市桥东半榻,侧影夕阳中。

谢翱

谢翱

(1249—1295)福建长溪(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人),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16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