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谢翱
岭上有神僧,风吹竖两耳。云昔垂至肩,手提忽然起。
游方得至术,来此制蛇虺。衣缝独茧丝,裂缝蛇尽死。
至今山下草,食之蛊可已。客去勿复言,海隅多幻诡。
宋铙歌鼓吹曲 其一
日离海,青曈昽。沃以积水,涵苍穹。神光隐,豹雾空。
气呼吸,为蛇龙。赤云衣,紫霓从。吹白众宿,歌大风。
天吴遁,清海宫。
岛上曲二首 其一
皮带墨鳞身卉衣,晚随鬼渡水灯微。石门犬吠闻人语,知在海南种蛤归。
野霞观瀑
他年疏上浮,早日此中投。汲饮当鱼入,垂纶即
食荠歌送别方安道
山中荠发烧馀地,与君为客同食荠。荠长故君收烬馀,君归食荠如食荼。
我家瓯越草应出,土湿烟青归不得。相逢举酒复为别,对君盘中不忍食。
虞美人草词
髑髅起语鸱叫啸,山精夜啼楚王庙。渡淮风雨夜千人,叱咤向天成白道。身经百战转危亡,狼籍悲歌出汉堡。 夜帐天寒抱玉泣,血变草青烟晓湿。他年辟仇春草生,吴中草死无妾名。自从为草生西楚,得到吴中犹楚舞。
用韵酬友人忆寄
麻衣拂市尘,外事不干贫。野气生寒井,天阴压莫春。
闲身分楚鞠,白发作吴人。已斸蘼芜径,青鞋忆寄频。
元旦舟中听潮
东望拜潮水,无家在客船。一来仍一往,今日又今年。
有信从天外,缘声到枕边。海门春树暖,吹浪起晴烟。
因北游者寄峨眉家先生先生曾宰建之浦城故末章及之二首 其二
江淹所治县,粤王曾种树。山人雨后来,空台唯树莽。
故人出端平,子孙今不武。寥寥南峰寺,枯禅尚灵雨。
犹记桐乡祠,影前及僧语。
寄朱仁中
闻君经乱后,居处畏山颠。家在聚如客,粮馀食带烟。
戍鸦分落日,烧草共残年。因忆先丘垄,于今是极边。
宋铙歌鼓吹曲 其八
象之奔斯,惟迹蹶蹶。鱼丽驾空,云鸟溃。南草浮浮,顺于貔貅。
焚其帑,实弃厥陬。皇风播,平
登西台作楚歌招文丞相魂
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
除夜闻雷
牢落长为客,残年独拥衾。灯分寒夜火,雨过震馀阴。
捣药滋玄发,书符狷黑祲。相看故乡泪,不敢效吴音。
雪榻瀑布
漱石清尘暑,云深畏解携。寒岩萧寺下,县水薜阴西。
鸟浴湿栖树,花流晴下溪。谪龙闻咒起,奇服反初笄。
因北游者寄峨眉家先生先生曾宰建之浦城故末章及之二首 其一
灵关高缥缈,缥缈出曾城。其上盘紫云,倏忽牛马形。
交青不栖树,浴彼清泠泓。唯有孤鸑鷟,衔命此山灵。
迎风溯寥廓,杳杳西北征。羽毛中道折,六月霜霰零。
回首灵关云,泪下如悬缨。
莲叶舟
湿云冉冉依芳芷,楚女神弦迎帝子。天人种莲露染根,一片碧花秋堕水。
笙箫闻声影如梦,浮花漠漠船来重。神蛟蜕肠江水湄,化为五色光陆离。
中有玉人跨蛟舞,藕根断丝罥人衣。碧瞳秋发眠清夜,按肌不粟清露下。
西台哭所思
残年哭知己,白日下荒台。泪落吴江水,随潮到海回。
故衣犹染碧,后土不怜才。未老山中客,唯应赋八哀。
夏夜山房会宿赋得竹禽
入竹云初翳,馀更警露禽。羁雌迷故侣,凉意满西林。
雨宿移枝暗,明翻下箨深。微吟触幽兴,离思不能任。
雨饮玲珑岩下
垂云起嵚嵌,衣被松与桂。夜含星斗光,隐若金桂气。
雨来辄阻之,不得抚苍翠。下有桑门子,饮用陶匏器。
盆中蓄海桂,左顾如牡砺。疑此碛上来,不知几年岁。
桑门却问客,所居何姓氏。回指南海峰,苍茫倘一至。
哭肯斋李先生
落日梦江海,呼天野水涯。百年唯此死,孤剑托全家。
血染楚花碧,魂归蜀日斜。能令感恩者,狼籍慰荒遐。
山阴道中呈郑正朴翁
杨柳远天色,野风来水涯。异乡同梦客,今雨故人家。
越树夜啼鸟,禹陵冬落花。悠悠江海意,为尔鬓先华。
谢翱
(1249—1295)福建长溪(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人),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163篇诗文
霅女吟
山寺送翁景芳归觐
雨后海棠
桂花引
赋得北府酒
鸿门旆
九日韶卿子善有约不至子静亦归桐庐与景云饮瀑下作
书文山卷后
故园秋日曲四首 其三
五日观潇湘图
寺南小池
江上别友
元日枕流亭听雨
忆湖上
送袁太初归剡原袁来杭宿传法寺寺在德寿宫北今行路及园即宫旧址
奉和毛益乱后经太白坟
送残暑
送张士达游黄山歌
冬青树引别玉潜
叠山
僧房疥壁
秋日忆过秦国公主园
故园秋日曲四首 其二
送汪十
宋骑吹曲 其三 回銮曲第二
忆梁礼部皋
花卿冢行
琼花引
秋暑饮僧舍分韵得界字
往姑苏与友人别杭州
雪度
韶卿往乌伤
拟古寄何大卿六首 其四
赠写照唐子良
佽飞庙迎神引
元日读老子望瀑作
拟古寄何大卿六首 其五
虎石
立春日同陈有之步至贺家湖
玉麈尾
至日忆山中客
画秦宫人
己丑除夜
十日菊寄所思
送毛耳翁之湘南
过杭州故宫二首 其二
怀峨眉家先生
二月十日
宋铙歌鼓吹曲 其五
鲁国图诗
僧池青蛙
宋骑吹曲 其一 遣将曲第三
秋日拟塞上曲
送道士归赤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