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谢翱
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
寄题山阴徐氏林亭三首 其三 小华阳亭
句越山中长木莲,华阳仙女此餐烟。松花飘落无寻处,都在徐君剑树边。
寄朱仁中
闻君经乱后,居处畏山颠。家在聚如客,粮馀食带烟。
戍鸦分落日,烧草共残年。因忆先丘垄,于今是极边。
铁蛇岭长耳僧
岭上有神僧,风吹竖两耳。云昔垂至肩,手提忽然起。
游方得至术,来此制蛇虺。衣缝独茧丝,裂缝蛇尽死。
至今山下草,食之蛊可已。客去勿复言,海隅多幻诡。
五日观潇湘图
五日泣江蓠,骚人沉佩褋。年深吊古客,满门垂艾叶。
既垂青艾叶,复竞画舟楫。明时内阁子,供奉进瑶帖。
岂复怀沅湘,历舜愬往牒。江流物色改,看画泪承睫。
彷佛旧居人,指点失故业。三户空鸟啼,九疑列如堞。
雨宿太白
城中家斧冰,此地绝炎蒸。天食青童捧,龙居白气升。
暗灯犹宿火,寝服尚衷缯。客话从前事,书传入内僧。
风流今独尽,云物老相仍。净榻搜凉卧,危阑入醉凭。
雨师行下界,鸟梦识中乘。明发甬南去,他山逢智弘。
秋社寄山中故人
燕子来时人送客,不堪离别泪沾衣。如今为客秋风里,更向人家送燕归。
往姑苏与友人别杭州
北关到吴会,烟草亦诗情。饮少但知价,行疏数问程。
天阴月不死,江阔水能生。别后不得寐,相思还二更。
送道士归赤松
閒身可得仙,诸妄觉他年。夜气浮秋井,阴花冷碧田。
礼星逢鹤下,咒食待人眠。叩齿通悬解,祠堂山影边。
莫春感兴
天涯芳草梦,此意未应泯。独对风烟老,虚为江海人。
渔樵分落日,樱笋过残春。举世无知己,他生应逐臣。
虞美人草词
髑髅起语鸱叫啸,山精夜啼楚王庙。渡淮风雨夜千人,叱咤向天成白道。身经百战转危亡,狼籍悲歌出汉堡。 夜帐天寒抱玉泣,血变草青烟晓湿。他年辟仇春草生,吴中草死无妾名。自从为草生西楚,得到吴中犹楚舞。
寄赠王佥判龙泽新之官广陵
多君孝子里,云物尚依然。岁晏木叶下,月明湖水边。
看图须女分,对策亮阴年。到此若为别,犹言赠马鞭。
书画梅花水仙卷
风吹袜露明微照,芳云弱植仙姝庙。髻鬟零乱在枕函,月里罗浮梦中到。
鲛绡拂尘蝉翼隔,窗雾凝寒唯影入。晓来坐对残空标,翠翎不见额黄湿。
拟古寄何大卿六首 其五
流来山中花,绀碧三百里。漪漪歙砚云,含风入里水。
五芝与八石,往往产其沚。岂独秘灵文,亦复隐奇士。
不见施家郎,诗词独清泚。一朝控白鸾,吹笙洗尘滓。
中秋龙井玩月
逢秋月再圆,不与复休眠。脑满鱼龙夜,精藏树石年。
嗅衣腥在水,窥户影疑禅。长啸望参伐,行来精舍边。
故园秋日曲四首 其四
粤王山下雾如雨,吹入罗襟楚女啼。身逐千艘落南去,惟有樯乌飞向西。
怀峨眉家先生
露下湿百草,病思生积愁。窟泉春洗屐,毡雪莫过楼。
魂梦来巴峡,衣冠老代州。平生仗忠信,心自与身仇。
鲁国图诗
秋风岳下城,海客见图新。树入舞雩里,水来浮磬滨。
东封馀辇路,西狩问虞人。被发逢夫子,狂歌作放民。
宋铙歌鼓吹曲 其三
黎之野,弥苍莽。迤壶关,属上党。有雄矫健,曰馀属将。
于故之思,泣示厥像。倚孽狐,势方张。辨臣献议,劝下太行。
趋怀孟虎牢,计之上。争洛邑,以东乡。王师奄至,扼其吭。
帝授方略,中厥状。兽穷骇突,死卒以炀。胁从已逮,孥肆放。
凯歌回,皇威畅。
乌栖曲拟张司业
吴宫草深四五月,破楚门开乌啼歇。美人军装门在船,归来把弓堕弓弦。
越罗如粟越王献,宫中养蚕不作线。辘轳出屋井水浅,栀树花萎子如茧。
乌栖乌啼宫烛秋,越女入宫吴女愁。
青箬亭
青山何处似,疑是剡溪傍。采箬无人到,生莎满径荒。
水交难辨色,花和不同香。归路逢樵子,麻衣草结裳。
谢翱
(1249—1295)福建长溪(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人),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163篇诗文
悼南上人
舣舟江心寺
阅方史君登行状
霅女吟
馀杭樵歌
杂言送郑主簿炎之官昌化
叠山
呈王尚书应麟
赋得北府酒
萍间稚荷效王司马体
哭广信谢公
赵安天北游求诗安天韶王孙作诗送之
十日菊寄所思
送汪十
社前
雪霁有感
除夜闻雷
宋骑吹曲 其二 归朝曲第四
佽飞庙迎神引
江上别友
宋铙歌鼓吹曲 其一
岛上曲二首 其一
过孙君文旧避地处
沙岸登舟
故园秋日曲四首 其二
花卿冢行
故园秋日曲四首 其三
重过二首 其二
夜宿雪窦上方
雨中观海棠
鸿门旆
忆湖上
咄咄复咄咄
玉麈尾
夏夜山房会宿赋得竹禽
宋铙歌鼓吹曲 其八
元日枕流亭听雨
画秦宫人
后桂花引
中秋忆山中人
宋骑吹曲 其二 回銮曲第二
韶卿往乌伤
山驿送春
五日山中
句章见月食
夜宿江山寺
早春寄岭海流人
哭肯斋李先生
秋日忆过秦国公主园
重过二首 其一
送张士达游黄山歌
过杭州故宫二首 其二
宋铙歌鼓吹曲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