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如梦令(七夕)

如梦令(七夕)

宋代 张元干

雨洗青冥风露。云外双星初度。乞巧夜楼空,月妒回廊私语。凝伫。凝伫。不似去年情绪。

诗人张元干的古诗

走笔次廷藻韵二绝

宋代 张元干

风雨声中过半春,泥深郊水阻游人。
老夫不出浑闲事,但觉年来白发新。

跋米元晖瀑布横轴

宋代 张元干

老懒天教脱世纷,山川到眼失尘昏。
绝怜千仞鸣飞瀑,一洒风中八表云。

子立昆仲垂和游天宫诗既工且敏义不虚辱再此

宋代 张元干

华裾绿发等青春,诗似机云定后身。
家学乃翁真具眼,祖风当代岂凡人。
字中仙爪便搔痒,句里灵犀解辟尘。
万壑争流君看取,西兴从此是通津。

十月桃(为富枢密)

宋代 张元干

蟠桃三熟,正清霜吹冷,爱日烘香。小试芳菲,时候无限风光。洛滨老人星见,□少室、云物开祥。丹青万江,熊兆昆台,凤举朝阳。
向元枢曾辅岩廊。记名著金瓯,位入中堂。梦熟钧天,屡惊颠倒衣裳。黄发更宜补衮,归去定、军国平章。管弦珠翠,兰玉簪缨,岁岁称觞。

漫兴

宋代 张元干

老答书题懒,贫营口腹忙。
未能忘壮志,讵肯变刚肠。
晷短催寒急,灯明伴漏长。
床头褚衾在,不怕满檐霜。

春光好

宋代 张元干

疏雨洗,细风吹。淡黄时。不分小亭芳草绿,映檐低。
楼下十二层梯。日长影里莺啼。倚遍阑干看尽柳,忆腰肢。

水调歌头(丁丑春与钟离少翁、张元鉴登垂虹)

宋代 张元干

拄策松江上,举酒酹三高。此生飘荡,往来身世两徒劳。长羡五湖烟艇,好是秋风鲈鲙,笠泽久蓬蒿。想像英灵在,千古傲云涛。
俯沧浪,舌空旷,恍神交。解衣盘礴,政须一笑属吾曹。洗尽人间尘土,扫去胸中冰炭,痛饮读离骚。纵有垂天翼,何用钓连鳌。

再和李丞相游山

宋代 张元干

海山幻出化人宫,楼观新崇万指容。
云雾入檐银色界,藤萝昏雨妙高峰。
放怀久已参黄檗,雅志无疑伴赤松。
欲去更闻狮子吼,忘归桥下兴犹浓。

醉蓬莱(寿)

宋代 张元干

对小春桃艳,曲室炉红,乍寒天气。七叶蓂开,应金章通贵。天草银钩,灿花珠唾,是素来风味。满腹经纶,回天议论,昆台仙裔。
秘殿升华,紫枢勋旧,退步真祠,简心端扆。迎日天元,听正衙宣制。尽洗中原,遍为霖雨,宴后堂歌吹。柏子千秋,丹砂九转,今宵长醉。

楼上曲

宋代 张元干

清夜灯前花报喜。心随社燕凉风起。云路修成宝月时。东楼怅望君先归。
沆瀣秋香生玉井。画檐深转梧桐影。看君西去侍明光。杯中丹桂一枝芳。

次韵唐彦猷所题顾野王祠与霍子孟庙对

宋代 张元干

兰若黄门像,相望博陆居。
衣冠尘亦暗,箫鼓祭全疏。
草色侵荒迳,潮声过夕墟。
遗风犹可想,吊古一觞余。

青玉案(筠翁生朝)

宋代 张元干

水芝香远摇红影。泛瑞霭、横山顶。缥缈笙歌云不定。玉钩斜挂,素蟾初满,醉惬浮瓜冷。
庭兰戏彩传金鼎。小袖青衫更辉映。谁道筠溪归计近。秋风催去,凤池难老,长把中书印。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宋代 张元干

血洒三城渡,心寒粘罕兵。
洛师闻已破,陵邑得无惊。
愤切吞妖孽,悲凉托圣明。
本朝仁泽厚,会复见承平。

福帅生朝二首 其二

宋代 张元干

金貂赫奕照来仍,雅意诸郎以寿称。矍铄仪形千岁鹤,扶摇风力九霄鹏。

黄云䆉稏人皆醉,丹荔芳敷俎正登。请看君侯高阁宴,层梯无用一枝藤。

丙午春京城围解口号

宋代 张元干

戎马来何速,春壕绿自深。
要知龙虎踞,不受犬羊侵。
九庙安全日,三军死守心。
傥为襄汉幸,按堵见於今。

范才元道中杂兴 其一

宋代 张元干

遐想吴门人姓梅,高踪千古共徘徊。橘中傥有商山乐,不必胡僧问劫灰。

瑞鹧鸪 其一

宋代 张元干

雏莺初啭斗尖新。双蕊花娇掌上身。总解满斟偏劝客,多生俱是绮罗人。

回波偷顾轻招拍,方响底敲更合

虞美人·菊坡九日登高路

宋代 张元干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处。陵迁谷变总成空。回首十年秋思、吹台东。
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觉来依旧画楼钟。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风。

雍熙堂

宋代 张元干

鼎彝勋业推元老,文采风流及后昆。
家世从来耐官职,百年犹见典刑存。

冬夜书怀呈富枢密

宋代 张元干

耳聋无用问新闻,矫首何妨目作昏。
痴绝已甘投老境,背驰宁受乞怜恩。
难陪年少从渠薄,赖得春回为我温。
京洛交游频检校,渡江今有几人存。
张元干

张元干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32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