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张户部道卿还省中

送张户部道卿还省中

明代 谢榛

离筵歌罢动清飙,直北关河入望遥。日暮飞帆向天际,不知暗度海门潮。

诗人谢榛的古诗

大伾山夜约李子庚不至

明代 谢榛

凉月照青萝,山亭坐深夕。放歌聊一杯,待我同怀客。

卧病张肖甫枉顾时奉使还蜀

明代 谢榛

蜀客来千里,相看慰病颜。心驰消息后,义重死生间。

飞梦通秦塞,缄书度汉关。登高不同赋,秋色满河山。

信夫宅

明代 谢榛

白首狂歌几故知,蓟门风物正归迟。偶来一醉同今夕,老去相看异往时。

上国久虚鸿雁信,东山还结薜萝期。因思绝代刘伶颂,莫遣高秋宋玉悲。

大梁怀古

明代 谢榛

策马夷门道,高城带暮云。至今豪侠士,犹说信陵君。

送顾尚书惟贤之南都

明代 谢榛

灵气钟吴会,全才际圣明。管生知数早,顾凯赋诗清。

大策闻标柱,雄谈见用兵。功高海上战,威重日南声。

听履犹霄汉,移官岂帝情。中原愁里断,北斗望边横。

月白三江水,山青六代城。矶看燕子在,台忆凤凰鸣。

杂佩兼兰芷,孤怀寄杜蘅。酬恩心转切,飞梦到燕京。

立秋夜有感

明代 谢榛

秋生一叶初,摇落重愁予。宋玉悲何晚,嵇康计亦疏。

星明孤剑动,月白小楼虚。为忆同心者,天涯未报书。

同潭公登望湖亭

明代 谢榛

孤亭缥缈碧天空,岩壑长鸣万树风。湖色微茫秋草外,山光黯澹暮烟中。

静缘老去逢禅侣,生计年来拟钓翁。莫讶疏狂词赋客,沧洲白鸟自相同。

雪中感怀 其一

明代 谢榛

客怀无定几晴阴,晋俗那知半古今。孤馆劲风那积雪,千松寒色隐危岑。

镜垂鹤发嗟年老,剑养龙精动夜深。昨向庭前驱斗雀,解纷还似鲁连心。

人日过吴郎中峻伯第时将使豫章得西字

明代 谢榛

馀寒薄暮重凄凄,城上青山望欲迷。人日正逢燕雪后,使星遥动楚天西。

宁辞取醉留官舍,更约寻春过御堤。何限柳条萦别思,江城南去乱莺啼。

青龙桥上有感

明代 谢榛

落落狂歌一阮公,旗亭把酒送归鸿。湖光不定春风里,山气偏多夕照中。

满眼莺花双鬓改,百年愁思几人同。边庭李牧空遗迹,此日谁论定远功。

夜集陆道函官舍同丁子学张肖甫漫赋

明代 谢榛

乌鹊翻飞月满城,可堪漂泊旅魂惊。三秋共赋漂吾老,四海论心见友生。

天转明河分夜色,风摧落木乱寒声。醉来击筑高台上,燕赵悲歌自古情。

送莫宪副子良督学贵洲

明代 谢榛

芳草都亭尽酒卮,别来春夜重相思。我怜华月孤舟远,人讶文星万里迟。

巴国地连诸葛寨,湘江云度伏波祠。江山自此增颜色,漫向高秋独赋诗。

送陈驾部锡卿还钱塘省亲 其一

明代 谢榛

司马旌旗下九重,三江秋色上芙蓉。故乡南去四千里,云外遥看天柱峰。

蜀中行赠李仲白

明代 谢榛

蚕丛之国千山阻,漂泊西南尔何苦。客子畏人浇俗间,孔融不见谁为主。

出门感慨非中原,黄叶几凋乌桕树。玉垒悲歌万里云,锦江卧病三秋雨。

久罹患难何所营,物色萧条有环堵。九口流离半死生,儿女遗骸寄兹土。

梦绕高都身未归,泪洒春风啼杜宇。十年亡命聊定居,当道其如有豺虎。

浮云忽散青天回,灵剑方弹紫气吐。去时三峡逐惊涛,直犯蛟龙荡双橹。

归时栈阁下知难,秦塞桑村闻社鼓。田园第宅属他人,衰白相怜独邻父。

上书北阙心事明,莫恋西山旧茅宇。话尽艰虞殊惨然,樽前促膝更千古。

古来豪贵何足论,名臣屈指对君数。

姜宗孝应辟过邺赋此用赠

明代 谢榛

当年雪月醉宵分,十度梅花始见君。巴蜀胜游偏有赋,东南多事岂堪闻。

江涛夕荡金陵月,山气寒生剑阁云。此去乘秋应上疏,三吴好练水犀军。

徐仪宾世鸣彤管纪贤题赠长歌

明代 谢榛

宫花玉叶丽且鲜,广庭日煖横瑞烟。琴瑟能调正声协,双鸾对舞何翩翩。

翠帘绣阁春相连,有女窈窕侍琼筵。仙桃结子钟仙气,红芳萎落回风前。

朱弦变调入悽惨,漳水呜咽流溅溅。郡君含悽心更悬,明珠掌中殊可怜。

朝亲盥栉出枣栗,眼看长大垂髫年。恨不仰摘星辰助文字,青云悠悠上在天。

苞凤祥麟俱世网,徐卿国琛得永传,拟标彤管闺中贤。

自古佳人几愁绝,不妒蛾眉汉宫月。

送曹太史一呈归金坛

明代 谢榛

双阙归心春草后,三吴回首夕阳西。石头树隐回鲸浪,京口帆飞转鹤溪。

天许碧山聊著述,地邻丹洞几攀跻。茅君有约秋将暮,月白枫林路不迷。

冬夜同徐比部子与吴舍人明可听张肖甫鼓琴得声字

明代 谢榛

夜过成都客,风流羡长卿。壶觞移烛影,山水入琴声。

庭敞风初断,天寒月更明。他时轩冕会,应记薜萝情。

题何柏斋侍郎山居

明代 谢榛

茅宇依泉石,游心自太空。檐垂松叶露,门掩稻花风。

世故端居外,天真独卧中。平生爱疏广,今古几人同。

梁武选公济孝思歌 其四

明代 谢榛

望望蒿里门,白云最深处。泉声咽不休,流下空山去。

谢榛

谢榛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5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