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陈赞善致仕还京口

和陈赞善致仕还京口

宋代 徐铉

海门山下一渔舟,中有高人未白头。已驾安车高故里,
尚通闺籍在龙楼。泉声漱玉窗前落,江色和烟槛外流。
今日君臣厚终始,不须辛苦画双牛。

诗人徐铉的古诗

春日紫岩山期客不至

宋代 徐铉

郊外春华好,人家带碧溪。浅莎藏鸭戏,轻霭隔鸡啼。
掩映红桃谷,夤缘翠柳堤。王孙竟不至,芳草自萋萋。

正初答钟郎中见招

宋代 徐铉

高斋迟景雪初晴,风拂乔枝待早莺。南省郎官名籍籍,
东邻妓女字英英。流年倏忽成陈事,春物依稀有旧情。
新岁相思自过访,不烦虚左远相迎。

代钟答

宋代 徐铉

一幅轻绡寄海滨,越姑长感昔时恩。
欲知别后情多少,点点凭君看泪痕。

送高起居之泾县

宋代 徐铉

右史罢朝归,之官句水湄。别我行千里,送君倾一卮。
酒罢长叹息,此叹君应悲。乱中吾道薄,卿族旧人稀。
胡为佩铜墨,去此白玉墀。吏事岂所堪,民病何可医。
藏用清其心,此外慎勿为。县郭有佳境,千峰溪水西。
云树杳回合,岩峦互蔽亏。弹琴坐其中,世事吾不知。
时时寄书札,以慰长相思。

和方泰州见寄

宋代 徐铉

逐客凄凄重入京,旧愁新恨两难胜。云收楚塞千山雪,
风结秦淮一尺冰。置醴筵空情岂尽,投湘文就思如凝。
更残月落知孤坐,遥望船窗一点星。

和李太保寄刁秘书

宋代 徐铉

名位虽卑道自光,讼庭无事俗平康。帘间尚觉琴床暖,院静偏闻酒瓮香。

养性已知无病染,持廉唯恐有名彰。主人莫讶暌违远,千仞由来有凤翔。

送蒯司录归京

宋代 徐铉

早年闻有蒯先生,二十余年道不行。
抵掌曾论天下事,折腰犹悟俗人情。
老还上国欢娱少,贫聚归资结束轻。
迁客临流倍惆怅,冷风黄叶满山城。

赠浙西雇推官

宋代 徐铉

盛府宾寮八十余,闭门高卧兴无如。
梁王苑里相逢早,涧浦城中得信疏。
狼藉杯盘重会面,风流才调一如初。
愿君百岁犹强健,他日相寻隐士庐。

送乐学

宋代 徐铉

忆在同安郡,谁知是胜游。仙山常独往,骚客自忘忧。

暂别经多难,劳生已白头。羡君驱茜旆,兼得漱清流。

民俗常如古,风光最称秋。短歌聊抒意,为我谢沙鸥。

御筵送邓王

宋代 徐铉

禁里秋光似水清,林烟池影共离情。暂移黄阁只三载,
却望紫垣都数程。满座清风天子送。随车甘雨郡人迎。
绮霞阁上诗题在,从此还应有颂声。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其一

宋代 徐铉

旧国荒凉成黍稷,故交危脆似琉璃。高人独喜汤师在,手把新文数道碑。

奉和御制早春

宋代 徐铉

群生遂性得天真,阳景无私发秀匀。
尧历永从无律正,皇恩散作万方春。
华林日丽红苞拆,太液冰消绿浪无。
天意分明启昌运。岱宗即看报群神。

送高先辈南归

宋代 徐铉

乡国悲前事,风光属后生。名从天上得,身入故都行。

草色初裁绶,鹏飞不算程。自怜枯朽思,相送剩含情。

玉笥山留题

宋代 徐铉

仙乡会应远,王事知何极。征传莫辞劳,玉峰聊一息。
形骸已销散,心想都凝寂。真气自清虚,非关好松石。
九仙皆积学,洞壑多遗迹。游子归去来,胡为但征役。

送曾直馆归宁泉州

宋代 徐铉

常怜客子倦征岐,谁似曾郎得意归。
厅琐石渠曾简册,手持仙桂拜庭闱。
舯横剑浦凌清濑,马过猿岩点翠微。
却笑辽东千岁鹤,下来空叹昔人非。

蒙恩赐酒旨令醉,进诗以谢

宋代 徐铉

明光殿里夜迢迢,多病逢秋自寂寥。蜡炬乍传丹凤诏,
御题初认白云谣。今宵幸识衢尊味,明日知停入閤朝。
为感君恩判一醉,不烦辛苦解金貂。

赠王贞素先生

宋代 徐铉

先生尝已佩真形,绀发朱颜骨气清。道秘未传朱宝术,
院深时听步虚声。辽东几度悲城郭,吴市终应变姓名。
三十六天皆有籍,他年何处问归程。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其五

宋代 徐铉

只有閒情搜景物,不将客鬓惜流光。京华才子多文会,众许清词每擅场。

和明道人宿山寺

宋代 徐铉

闻道经行处,山前与水阳。磬声深小院,灯影迥高房。
落宿依楼角,归云拥殿廊。羡师闲未得,早起逐班行。

表弟包颖见寄(此子侍亲在饶州,累年卧疾)

宋代 徐铉

常思帝里奉交亲,别后光阴屈指频。兰佩却归纶阁下,
荆枝犹寄楚江滨。十程山水劳幽梦,满院烟花醉别人。
料得此生强健在,会须重赏昔年春。
徐铉

徐铉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 29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