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日紫岩山期客不至

春日紫岩山期客不至

宋代 徐铉

郊外春华好,人家带碧溪。浅莎藏鸭戏,轻霭隔鸡啼。
掩映红桃谷,夤缘翠柳堤。王孙竟不至,芳草自萋萋。

诗人徐铉的古诗

送李补阙知韶州

宋代 徐铉

南国求良牧,中朝辍谏官。
君思偏念远,臣节岂辞难。
骑影过梅岭,溪声上赣滩。
曲江宜访古,韶石好凭栏。
诗影缘情远,民心逐政宽。
衰翁寻旧分,为致葛洪丹。

送秘阁朱员外知复州

宋代 徐铉

景陵山水旧知名,珍重诗人建隼行。
未免簿书劳利刃,省贪烟月纵高情。
扬雄阁下诸生送,陆羽门前百吏迎。
圣代群贤皆得路,三年倾首望鹏程。

和李太保寄刁秘书

宋代 徐铉

名位虽卑道自光,讼庭无事俗平康。帘间尚觉琴床暖,院静偏闻酒瓮香。

养性已知无病染,持廉唯恐有名彰。主人莫讶暌违远,千仞由来有凤翔。

送彭秀才南游

宋代 徐铉

问君孤棹去何之,玉笥春风楚水西。山上断云分翠霭,
林间晴雪入澄溪。琴心酒趣神相会,道士仙童手共携。
他日时清更随计,莫如刘阮洞中迷。

走笔送义兴令赵宣辅

宋代 徐铉

闻君孤棹汎荆溪,陇首云随别恨飞。杜牧旧居凭买取,他年藜杖愿同归。

寄饶州王郎中效李白体

宋代 徐铉

珍重王光嗣,交情尚在不。芜城连宅住,楚塞并车游。
别后官三改,年来岁六周。银钩无一字,何以缓离愁。

奉和御制雪

宋代 徐铉

丰登盈尺瑞,物象九门深。璧照环丹砌,梅花满上林。

茶香偏自得,酒力讵难禁。别有寒郊外,银河映玉岑。

邺都行在刁和秘书见寄

宋代 徐铉

征袍结束从宸游,边上尘清见戍楼。
柏殿赋诗尘是幸,茂陵多病自堪愁。
清漳幽咽长流恨,铜雀荒凉几换秋。
深羡高眠全道气,姓名应已在丹丘。

七绝·苏醒

宋代 徐铉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和王明府见寄

宋代 徐铉

时情世难消吾道,薄宦流年危此身。莫叹京华同寂寞,
曾经兵革共漂沦。对山开户唯求静,贳酒留宾不道贫。
善政空多尚淹屈,不知谁是解忧民。

送写真成处士入京

宋代 徐铉

传神踪迹本来高,泽畔形容愧彩毫。
京邑功臣多伫望,凌烟阁上莫辞劳。

送许郎中歙州判官兼黟县

宋代 徐铉

尝闻黟县似桃源,况是优游冠玳筵。遗爱非遥应卧理,
祖风犹在好寻仙。朝衣旧识熏香史,禄米初营种秫田。
大抵宦游须自适,莫辞离别二三年。

十日和张少监

宋代 徐铉

重阳高会古平台,吟遍秋光始下来。黄菊后期香未减,
新诗捧得眼还开。每因佳节知身老,却忆前欢似梦回。
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

送陈使君之同州

宋代 徐铉

太守驱征旆,翩翩西过关。
冰容先腊至,膏雨逐春还。
绿树游沙苑,高楼看华山。
从来京辅地,出入尽崇班。

赠王贞素先生

宋代 徐铉

先生尝已佩真形,绀发朱颜骨气清。道秘未传朱宝术,
院深时听步虚声。辽东几度悲城郭,吴市终应变姓名。
三十六天皆有籍,他年何处问归程。

晚憩白鹤庙寄句容张少府

宋代 徐铉

日入林初静,山空暑更寒。泉鸣细岩窦,鹤唳眇云端。
拂榻安棋局,焚香戴道冠。望君殊不见,终夕凭栏干。

送南华张主簿改承县

宋代 徐铉

适去庄生邑,还临孔父乡。
仍闻旧隐处,近在武夷傍。
道气年长度,儒风日以光。
何时看解组,归去事仙方。

送欧阳太监游庐山

宋代 徐铉

家家门外庐山路,唯有夫君乞假游。案牍乍抛公署晚,
林泉已近暑天秋。海潮尽处逢陶石,江月圆时上庾楼。
此去萧然好长往,人间何事不悠悠。

依韵和令公大王蔷薇诗

宋代 徐铉

绿树成阴后,群芳稍歇时。谁将新濯锦,挂向最长枝。
卷箔香先入,凭栏影任移。赏频嫌酒渴,吟苦怕霜髭。
架迥笼云幄,庭虚展绣帷。有情萦舞袖,无力罥游丝。
嫩蕊莺偷采,柔条柳伴垂。荀池波自照,梁苑客尝窥。
玉李寻皆谢,金桃亦暗衰。花中应独贵,庭下故开迟。
委艳妆苔砌,分华借槿篱。低昂匀灼烁,浓淡叠参差。
幸植王宫里,仍逢宰府知。芳心向谁许,醉态不能支。
芍药天教避,玫瑰众共嗤。光明烘昼景,润腻裛轻rG.
丽似期神女,珍如重卫姬。君王偏属咏,七子尽搜奇。

送高舍人使岭南

宋代 徐铉

西掖官曹近,南溟道路遥。使星将渡汉,仙棹乍乘潮。
柳映灵和折,梅依大庾飘。江帆风淅淅,山馆雨萧萧。
陆贾真迂阔,终童久寂寥。送君何限意,把酒一长谣。
徐铉

徐铉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 29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