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集贤钟郎中

和集贤钟郎中

宋代 徐铉

石渠册府神仙署,当用明朝第一人。腰下别悬新印绶,
座中皆是故交亲。龙池树色供清景,浴殿香风接近邻。
从此翻飞应更远,遍寻三十六天春。

诗人徐铉的古诗

又和寄光山徐员外

宋代 徐铉

早年南国日追随,冠剑日荧佩陆离。
匪石心诚徒自许,浮云踪迹信难知。
官闲从饮扶头酒,地僻谁同敌手棋。
门馆旧恩今更重,高斋遥枉谢公诗。

和陈洗马山庄新泉

宋代 徐铉

已开山馆待抽簪,更要岩泉欲洗心。常被松声迷细韵,
忽流花片落高岑。便疏浅濑穿莎径,始有清光映竹林。
何日煎茶酝香酒,沙边同听暝猿吟。

送陈秘监归泉州

宋代 徐铉

风满潮沟木叶飞,水边行客驻骖騑.三朝恩行冯唐老,
万里乡关贺监归。世路穷通前事远,半生谈笑此心违。
离歌不识高堂庆,特地令人泪满衣。

赋得有所思

宋代 徐铉

所思何在杳难寻,路远山长水复深。衰草满庭空伫立,
清风吹袂更长吟。忘情好醉青田酒,寄恨宜调绿绮琴。
落日鲜云偏聚散,可能知我独伤心。

京口江际弄水

宋代 徐铉

退公求静独临川,扬子江南二月天。百尺翠屏甘露阁,
数帆晴日海门船。波澄濑石寒如玉,草接汀蘋绿似烟。
安得乘槎更东去,十洲风外弄潺湲。

从驾东幸呈诸公

宋代 徐铉

吴公台下旧京城,曾掩衡门过十春。别后不知新景象,
信来空问故交亲。宦游京口无高兴,习隐钟山限俗尘。
今日喜为华表鹤,况陪鹓鹭免迷津。

表弟包颖见寄(此子侍亲在饶州,累年卧疾)

宋代 徐铉

常思帝里奉交亲,别后光阴屈指频。兰佩却归纶阁下,
荆枝犹寄楚江滨。十程山水劳幽梦,满院烟花醉别人。
料得此生强健在,会须重赏昔年春。

江舍人宅筵上有妓唱和州韩舍人歌辞因以寄

宋代 徐铉

良宵竹丝偶成欢,中有佳人俯翠鬓。
白雪飘颻传乐府,阮郎憔悴在人间。
清风朗月长相忆,佩蕙纫兰早晚还。
深夜酒空筵欲散,向隅惆怅鬓堪斑。

寄江州萧给事

宋代 徐铉

夕郎忧国不忧身,今向天涯作逐臣。魂梦暗驰龙阙曙,
啸吟闲绕虎谿春。朝车载酒过山寺,谏纸题诗寄野人。
惆怅懦夫何足道,自离群后已同尘。

送德迈道人之豫章

宋代 徐铉

禅灵桥畔落残花,桥上离情对日斜。顾我乘轩惭组绶,
羡师飞锡指烟霞。楼中西岭真君宅,门外南州处士家。
莫道空谈便无事,碧云诗思更无涯。

回至瓜洲献侍中

宋代 徐铉

紫微垣里旧宾从,来向吴门谒府公。奉使谬持严助节,
登门初识鲁王宫。笙歌隐隐违离后,烟水茫茫怅望中。
日暮瓜洲江北岸,两行清泪滴西风。

和无少卿雪

宋代 徐铉

朔风飞雪遍遥天,为瑞偏宜在腊前。
有客棹舟将命友,何人高卧共称贤。
瑶花散乱纷临席,玉树晶荧烂满川。
间想冰容比君子,始知姑射有神仙。

常州驿中喜雨

宋代 徐铉

飒飒旱天雨,凉风一夕回。远寻南亩去,细入驿亭来。
蓑唱牛初牧,渔歌棹正开。盈庭顿无事,归思酌金罍。

九日落星山登高

宋代 徐铉

秋暮天高稻穟成,落星山上会诸宾。黄花泛酒依流俗,
白发满头思古人。岩影晚看云出岫,湖光遥见客垂纶。
风烟不改年长度,终待林泉老此身。

天阙山绝句

宋代 徐铉

散诞爱山客,凄凉怀古心。寒风天阙晚,尽日倚轩吟。

寄钟谟

宋代 徐铉

看看潘鬓二毛生,昨日林梢又转莺。欲对春风忘世虑,
敢言尊酒召时英。假中西阁应无事,筵上南威幸有情。
不得车公终不乐,已教红袖出门迎。

奉命南使经彭泽(值王明府不在,留此)

宋代 徐铉

远使程途未一分,离心常要醉醺醺。
那堪彭泽门前立,黄菊萧疏不见君。

陈觉放还至泰州,以诗见寄,作此答之

宋代 徐铉

朱云曾为汉家忧,不怕交亲作世仇。壮气未平空咄咄,
狂言无验信悠悠。今朝我作伤弓鸟,却羡君为不系舟。
劳寄新诗平宿憾,此生心气贯清秋。

离歌辞五首

宋代 徐铉

莫折红芳树,但知尽意看。狂风幸无意,那忍折教残。
朝日城南路,旌旗照绿芜。使君何处去,桑下觅罗敷。
事与年俱往,情将分共深。莫惊容鬓改,只是旧时心。
暂别劳相送,佳期愿莫违。朱颜不须老,留取待郎归。
拂匣收珠佩,回灯拭薄妆。莫嫌春夜短,匹似楚襄王。

送周员外之达

宋代 徐铉

之子敷王泽,迢迢蜀栈东。
颁条有馀刃,对酒与谁同。
身占贤良籍,家传道德风。
远民思静理,即此是阴功。
徐铉

徐铉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 29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