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徐灿
春到眉端,还怕愁无著处。问年华、为谁为主。怨香零粉,待春来怜护。
被东风、霎时吹去。
日望南云,难道梦归无据。遍天涯、乱红如许。丝丝垂柳,带恨舒千缕。
者番又、一帘梅雨。
满江红 感事
过眼韶华,凄凄又、凉秋时节。听是处、捣衣声急,阵鸿凄切。
往事堪悲闻玉树,采莲歌杳啼鹃血。叹当年、富贵已东流,金瓯缺。
风共雨,何曾歇。翘首望,乡关月。看金戈满地,万山云叠。
斧钺行边遗恨在,楼船横海随波灭。到而今、空有断肠碑,英雄业。
风中柳 春闺
少年游 有感
衰杨霜遍灞陵桥。何物似前朝。夜来明月,依然相照,还认楚宫腰。
金尊半掩琵琶恨,旧谙为谁调。翡翠楼前,胭脂井畔,魂与落花飘。
虞美人 春闺
杨花独解随风去。无奈廉纤雨。为春茫未点离愁。且向辛夷花底、听軥辀。
不知惊起双飞燕。偷入帘前见。休将红泪晕香腮。正是春波带日、晚潮来。
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
送方太夫人西还
木兰花 秋夜
夜寒不耐西风劲。多情却是无情病。月痕依约却南楼,楼头鼓角三更尽。
蝉残韵咽魂难定。百般烦恼千般恨。起来点检露华深,秋蛩四壁声相竞。
西江月 水仙
素女乍离绮阁,水晶帘动微霜。幽情未肯便分动。
怕见桃花红浪。
粉蕊含嗔抱喜,怕它蝶乱蜂忙。一枝清瘦玉初妆。
不许何郎窥望。
忆秦娥 感旧
春风院。花前曾见如花面。如花面。浅斟低语,画面春晏。
闻来已作新巢燕。看花人在花如霰。花如霰。梦中王谢,那时愁见。
风流子 同素庵感旧
只如昨日事,回头想、早已十经秋。向洗墨池边,已成书屋,蛮笺象管,别样风流。
残红院、几番春欲去,却为个人留。宿雨低花,轻风侧蝶,水晶帘卷,恰好梳头。
西山依然在,知何意、凭槛怕举双眸。便把红萱酿酒。
只动人愁。谢前度桃花,休开碧沼,旧时燕子,莫过朱楼。
悔煞双飞新翼,误到瀛洲。
采桑子 春宵
一春风雨和愁滴,珊枕寒时。玉漏迟迟。浪语灯花泪暗垂。
惜花未许春归去,香锁葳蕤。绿遍天涯。凭得阑干暖为谁。
武陵春 春怨
昨夜杨花飞几许,冷暖在心头。萍踪浪影且随流。
切莫近红楼。
未尽生前愁与闷,烟水古杭州。春魂黯黯绕兰舟。
却是梦中游。
南乡子 秋雨
秋风试寒初。一片乡心点滴闲。滴到湘江多是泪,珊珊。
染得无情竹也斑。
百和夜烧残。唤起征鸿行路难。梦里江南秋尚好,般般。
皎月黄花次第看。
忆秦娥 春归
东风老。起来点检残红少。残红少。一帘疏雨,半庭烟草。
燕莺故故将人恼。千声万语春归了。春归了。双蛾谁遣,镜痕愁小。
水龙吟 春闺
隔花深处闻莺,小阁锁愁风雨骤。浓阴侵幔,飞愁堆砌,殿春时候。
送晚微寒,将归双燕,去来迤逗。想冰弦凄鹤,宝钗分凤,别时语、无还有。
怕听玉壶催漏,满珠帘、月和烟瘦。微云卷恨,春波酿泪,为谁眉皱。
梦里怜香,灯前颅影,一番消受。恰无聊、问取花枝,人长闷、花愁否。
卜算子 春愁
小雨做春愁,愁到眉边住。道是愁心春带来,春又来何处。
屈指数花期,转眼花归去。也拟花前学惜春,春去花无据。
永遇乐·舟中感旧
南唐浣溪沙 十五夜
暖浅寒轻夜气和。踏春红袂试纤罗。月似美人慵欲睡,晕横波。
懒逐香尘看火树,自笺新调当笙歌。半侧流霞三两爵,不须多。
南唐浣溪沙 十六夜
玉乱香忙午夜天。氍毹红暖正初筵。佳月怜人浑不减,昨宵圆。
绛蜡消风欢未足,踏灯须又待明年。好倩凤箫吹到晓,怕花瞑。
锦堂春 感怀
回首旧游劳梦,离亭几度飞花。绿窗新燕周遮语,如向我咨嗟。
宝镜泪痕微晕,起来红日初斜。归云未整春光去,只是在天涯。
徐灿
徐灿(约1618-1698),字湘苹,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85篇诗文
满庭芳 姑苏午日次素庵韵
菩萨蛮·春闺
满庭芳 丙戍立春,是日除夕
永遇乐 秋夜
南唐浣溪沙 十四夜
捣练子 春怨
踏莎行·初春
鹊桥仙 梅花
长相思 别意
青玉案 春晚
卷中临江仙 闺情
青玉案·吊古
苏幕遮 秋老
蝶恋花 咏事
满江红 闻雁
念奴娇 己丑冬,寿梁大夫人。夫人姓桂氏
卷中临江仙 病中寄素庵
西江月 十五夜雨
永遇乐 病中
浪淘沙 底树
木兰花 秋暮
一斛珠 有怀故园
虞美人 感兴
醉花阴 风雨
唐多令 感旧
诉衷情 暮春
忆秦娥 初晓
惜分钗 旅怀
谒金门 闻雁
一剪梅 送春
青玉案 吊古
千秋岁 感怀
满江红 将至京寄素庵
踏莎行 饯春
忆秦娥·春感次素庵韵
蝶恋花 每寄书素庵不到有感
如梦令 和韵
西江月 感旧
满江红 示四妹
满庭芳 寄素庵
醉花阴 春闺
永遇乐 寄索庵
满庭芳 丁丑春,贺素庵及第,时中丞翁抚蓟奏捷。 先太翁举万历 ...
点绛唇 偶成
河满子 闺情
唐多令 感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