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见燕营巢感而有作

见燕营巢感而有作

清代 徐大镛

檐前紫燕双飞鸣,衔泥啄草经且营,自晨至午巢已成。

燕燕成功何其速,千里关山聊托足,瞻乌知是谁之屋。

旧时栖息王谢堂,珠帘画栋春风香,喃喃絮语心悲伤。

诗人徐大镛的古诗

病中遣兴作六言诗

清代 徐大镛

水田十亩五亩,竹溪三湾两湾。猿鹤不能久待,问君何日买山。

挽张船山太守 其四

清代 徐大镛

未遂担簦谒大贤,予生也晚恨无缘。廿年每苦也张绪,三绝真堪继郑虔。

姜被自多春草得,和衣又许老梅传。不须伯道悲身后,身已千秋泽岂堙。

锦屏山歌

清代 徐大镛

叠翠苍苍密无缝,老龙气夺丹山凤。杏花橘柳无一株,万千松柏排岩洞。

后凋但觉四时青,武后临轩始得名。七襄织出天孙锦,百宝装成云母屏。

游人先自西麓上,香山寺宇何清爽。红阑干倚碧嵯峨,表里山河犹运掌。

召伯留侯思叔祠,三祠各占一峰奇。巍然鼎峙白云里,蜡屐未登齿折矣。

东峰绝顶洞宾楼,楼在老君堂上头。陶公洞又居其下,烟霞亭是仙游者。

仙人踪,造化工,看来都在此山中。不然万千松柏灵气钟,何以前山后山无一丛。

读香山送愁还闹处移老入间中句深有味乎其言因赋此诗

清代 徐大镛

愁本生于闹,老须偿以间。不难移以入,所赖送之还。

为此诗者其知道,我今读之恨不早。可以大欢喜,无地著烦恼。

可作小神仙,有生博寿考。君不见市上红尘热于火,炙手焚身无处躲。

山中白云懒欲眠,栖松巢鹤皆千年。

见燕营巢感而有作

清代 徐大镛

檐前紫燕双飞鸣,衔泥啄草经且营,自晨至午巢已成。

燕燕成功何其速,千里关山聊托足,瞻乌知是谁之屋。

旧时栖息王谢堂,珠帘画栋春风香,喃喃絮语心悲伤。

挽张船山太守 其一

清代 徐大镛

天遣蓬莱作谪居,陶山转世定非虚。英年射策转名早,中岁辞官宦兴疏。

足迹几穷天下路,眼光不泥古人书。诗坛酒垒坚无敌,一气如云自卷舒。

挽张船山太守 其三

清代 徐大镛

出山泉似在山清,入世入多避世情。穷到昌黎文送鬼,痛深工部笔谈兵。

万千著作传须福,五十年华梦太轻。料得西方千佛引,止余魂途锦官城。

挽张船山太守 其二

清代 徐大镛

芸馆兰台阅廿春,常留乡梦在峨岷。官居清秘才原称,诗到空灵性最真。

出领三山仍旧籍,归辞五马亦前因。神仙不惯风尘住,东海难回勇退身。

过洛阳留别汪东初

清代 徐大镛

三月春光信欲残,雨余犹怯晓来寒。轻装重整归原易,好友初逢别转难。

伊阙林峦诗境远,香山烟雨画图宽。洛阳纸价从今贵,博得公卿刮目看。

和自解原韵

清代 徐大镛

自学诗来五十载,久将白傅奉为师。一千年后怜同病,病里依然日咏诗。

有句直须早倾吐,夕阳红影不多时。

月夜偕高寄泉访树君先生不遇

清代 徐大镛

满地月明夜,携行高达夫。幽人不可即,顾影生踟蹰。

霜鹤一声唳,寒梅花著芜。归来眠未稳,梦已到林逋。

读白乐天览镜喜老诗欣然有作

清代 徐大镛

行年六十四,衰羸已如此。心为境所役,多忧少欢喜。

如木已成灰,焦劳伊胡底。忽读乐天诗,不觉恍然矣。

硁硁小人哉,所见何其鄙。试观同气中,皆无逾我齿。

地下已三人,生存仅半耳。更观同游辈,不必远为指。

即以今年论,两作故人诔。春日亦吾亡,夏月虞卿死。

年皆少于我,忽焉成新鬼。彼独胡为然,我又何所恃。

略无灾害侵,岁岁筹增纪。所以白乐天,恬然安杖履。

无恋亦无厌,知足乃知止。览镜自喜老,胸襟此何似。

一编《长庆集》,吟玩日无已。可化褊急心,可悟盈虚理。

始知我一生,亦既受帝祉。自问何德能,恐尚不称是。

行将开七秩,未尝勤四体。不用守庚申,又免呼庚癸。

虽无少傅尊,亦曾忝禄仕。虽无履道居,亦粗营宅第。

乐天况无儿,我已有孙子。当喜不当叹,欢娱从此始。

寄和梅树君先生见怀原韵

清代 徐大镛

吟到怀人句,怜才独有君。光阴残岭雪,心思乱山云。

浪迹成何事,羁愁不可闻。北风吹断梦,离绪触缤纷。

徐大镛

徐大镛

徐大镛,字序东,号兰生,天津人。道光壬午举人,官杞县知县。有《见真吾斋集》。► 1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