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许国佐
高深积气浮,水石怒相求。胜绝频宜顾,奇情不易收。
苍凉难久立,浩荡复谁留。诗思江天涌,春云满益州。
喜公自北归携饮阿房有赠 其二
万有皆成泡,惟情不可删。蹉跎随白发,勉强劝朱颜。
世路邀君识,荒园伴我闲。应知畴昔意,说到总班班。
平声四韵 其二十五
我来何太晚,午月避炎蒸。鹏息垂天在,蝉音聒耳能。
繁缨愁给谏,捷足笑中丞。如此风波际,招魂不可听。
平声四韵 其二十九
庾郎鲑菜好,昧是水晶盐。列传知谁附,参军似我髯。
有怀终浩浩,一水久厌厌。极目烟波外,多承雨意添。
平声四韵 其六
长安人贵介,念我赠双鱼。相忆情何限,加餐字有馀。
言官勤荐草,圣主寄军储。旧约应全未,还劳长者车。
平声四韵 其二十六
希圣亦常事,天人泯怨尤。一经风雅颂,三代夏殷周。
自有南薰意,兼辞北阙忧。先秦不足道,何肯并应刘。
梦馀
一梦燕潮两故乡,萧萧风雨透窗凉。醒来空忆归飞雁,岁岁逢秋喜欲狂。
喜公自北归携饮阿房有赠 其一
乐府书相得,惟多行路难。呼心夜半出,并影醉中看。
错料一生事,深惭范叔寒。笑啼俱不必,种种托和盘。
初至太平有作
匹马太平州,烟波入涕眸。江湖心易远,橘柚气如秋。
采石杯中意,青山郭外丘。绝无相与处,正好集群鸥。
有送予至贵阳者诗令之回
文君一作白头吟,不由相如不断心。聘女茂陵相休矣,不记垆前意思深。
亦知穷愁相守好,悔得当年作赋金。文字市金已可耻,况与妇人媚天子。
一贫一富见交情,夫妇之间波浪生。
平声四韵 其十七
最爱南昌尉,蹉跎白发萧。滕王空有赋,逐客自无聊。
笑我悬弧日,烦君载酒招。水操亭意好,携去向山樵。
望鹦鹉洲吊祢衡有怀太白
正平二十六,少年气太矜。魏武鼠雀之,而且以为能。
孔杨大小儿,何又不自胜。大约名鹦鹉,难避弋者矰。
杀之而又悔,不及刘景升。挝鼓色不变,一座尽嗟称。
赋才不赋命,可杀不可陵。芳草何萋萋,生意何淩淩。
供奉有识人,高踞第一层。
平声四韵 其十
杨子悲歧路,韩公叹死灰。亡羊何处问,旧管到春催。
弟姊行相见,兵戈莫漫哀。虚名不可作,无俟隐徂徕。
平声四韵 其二十八
休文分韵后,最险孰拈覃。雨过吟刚就,风来赋自南。
怜君何草草,笑我已三三。近日巫咸意,还输去荔庵。
平声四韵 其三
枞川楚水接,滚滚又西江。节度初开府,军书半受降。
何缘吟泽畔,且复去他邦。横吹邻舟夜,应劳酒一缸。
薛涛墓井墓碑苔倒甚多中有一曰呜呼唐薛洪度之墓
浣花溪十里,遂到薛涛坟。未了骚人债,相偎薄暮云。
校书称太史,荒井秘奇文。一涕呜呼字,何年寄与君。
戊辰生日时将入山去矣 其二
负心二十载,解佩漫言归。身既遂初服,年将半古稀。
故乡梅正发,塞上马犹肥。收拾从来意,于今便息机。
平声四韵 其二
乡关何处是,舟楫自秋冬。亦有趋庭礼,兼之令节逢。
别筵犹昨日,贫信漫催侬。愁恨无多少,将诗取次供。
过巫峡
郎州行
郎州郎,郎州何事不飞觞。桃花洞里会仙脱脚走,明月潭中神蛟亘夜吼,横眼戏之拍双手。
又孰直插鼠须峰,草草不平固天封,夷罗携去龙山钟。
更有翰林杨梅李,野鹿骑芳呼名氏。官家帝王肯唯唯,帽带秀才横戈起。
越石折轮永安里,五百赐金浮烟视,五侯七贵今已矣。
君不见木天之署老先生,孰是夜来郎州城。愿把笛声付诗声,如侬亦是一步兵。
喊啸敌台气英英,骨头自秤轻复轻。为何亦欲惹世情,既无翰林二字来使村落惊。
自嘲自笑郎州行正事,弗象司户夫子不歌亦不赓。
依之寸田又怦怦,郎州郎,何时杯酒歌太康,指屈人世何者不茫茫。
荒寺老僧禅坐郁休而攘攘,侬眠危楼无所痒。
平声四韵 其二十三
美人南海去,矫首望长庚。采石犹天上,青莲作地行。
谁留双剑影,依旧一江清。忆昨艰难际,深惭伏四明。
许国佐
许国佐(一六〇五 — 一六四六),字班王,一字钦翼,号旧庵。揭阳人。性豪宕不羁,嗜酒,工诗。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授富顺县知县,升兵部主事,累官郎中。遣戍,乞归养。清世祖顺治三年,刘公显破揭阳,母被拘。国佐自缚前往,请以身代,并系之,拷掠无完肤,厉声大骂而死。时以为死孝云。有《百洲堂集》、《蜀弦集》、《旧庵拙稿》、《班斋数句话》。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80篇诗文
平声四韵 其二十二
舟次维扬
平声四韵 其十八
平声四韵 其十二
留都别友二首 其一
病酒观酒
留别姜卿野
过三山
平声四韵 其三十
次郭初槐
补张衡四愁诗
辞夜郎
定远行
九日采石舟中
平声四韵 其二十一
千斤行
和升庵夜郎曲 其一
永安门
和仲尝之和坡公
留都别友二首 其二
戊辰生日时将入山去矣 其一
南行舟中 其二
平声四韵 其七
赠喜公北上诗
白塔寺
平声四韵 其二十七
平声四韵 其四
平声四韵 其十六
即事有赋
庄园午日偶成 其一
自夜郎行三日至乌江驿
春初有游 其一
观奕者而为此诗
邸报二首
往芜湖迎石生师江上早行
春初有游 其二
平声四韵 其十九
秋来李贺自题
舟过安庆有作
南行舟中 其一
别刘实林于郁孤
饮王参军甘泉亭大书吐诗二字
和升庵夜郎曲 其二
平声四韵 其八
贵阳道中
平声四韵 其十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