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徐积
绛节排山仗,珠襦换玉衣。不乘黄鹄去,即御赤鸾飞。
受谥心无愧,朝真德有辉。太元庭上客,闻义亦歔欷。
夜赏春寄敦复
莫道山阳官苦辛,大夫未是不閒人。昼来琴上披寻曲,夜入花閒点检春。
拖袂带归香满袖,回灯引去蝶随身。高才自有风流格,吟作吴谣事最新。
雪 其四
诸少逸驾追无前,我乘驽马持短鞭。更添一老爱白雪,但开两眼寻青天。
诗中戈矛欲挥我,君家伯仲空忘年。
摇笔吟哦有裂管,倒囊抖擞无遗笺。谁知群形消即露,却还本质污与鲜。
田庐有蓬尚塞户,樵衣无布堪补肩。群儿上垄刍且牧,孤戍曝日旗与旃。
人閒安得真洞府,空中失脚飞神仙。
明月随来会星弁,白云迎去升紫烟。溪湾留下断虹卧,山阴亦有玲珑田。
谢叶祖洽
叶公有高义,常叩茅茨居。不嫌杜微病,更附荆州书。
龚遂合驰传,郭伋方驻车。海人受公赐,约在秋风初。
淮之水示门人马存
君不见淮之水,春风吹,春雨洗。青薰衣,绿染指。
渔不来,鸥不起。潋潋滟滟天尽头,只见孤帆不见舟。
斜阳欲落未落处,尽是人间今古愁。今古愁兮将奈何,莫使骚人闻棹歌。
我曹自是浩歌客,笑声酒面春风和。
寄龚豫之
海角龚支使,平生无所苟。而今五十六,岂肯变所守。
岂独龚支使,古来无奈何。达人自知命,世俗徒悲歌。
睡 其一
睡入净域居,梦有殊方乐。不须汎海装,去采神仙药。
手辟黄金阙,足踏巨鳌壳。更作西方行,真到昆崙脚。
送慎彦邻赴举
天子诏多士,喜君为此行。美璞必三献,大禽终一鸣。
题扇 妆妇扇
妾貌非不奇,行坐自遮面。楼上晓妆成,楼下无人见。
复明经
上欲求稽古,天书下四溟。儒风久湮郁,诏意乃丁宁。
削剥因唐久,源流自汉庭。春秋披日月,易象炳丹青。
礼乐搜潜奥,诗书抉杳冥。今焉拘注疏,何谓复明经。
和路朝奉新居 其十五
西庵翁上北城隅,为望临川旧守居。所恨足无双翅舄,但将诗守一函书。
甥教洗游多沽酒,妻使磨刀细切鱼。洒扫待公来献寿,亲扶杖履醉升车。
赠王观文
一自西征登将坛,探其窟穴除其残。邻羌馀喘虽偷安,匈奴右臂殊不完。
闻公姓字摧胆肝,穹庐部落匿可汗。何当饮马朔海乾,雄文高勒燕然山。
古来从事多壮夫,凯歌得意更豪粗。共公谈笑观投壶,醉笔挥成露布书。
归来却佐神圣王,爱贤乐道不敢忘。德功甚盛谦尊光,始终一节郭汾阳。
华山 其三
华阳山仞五千馀,便是蓬莱亦未如。泉脉无声通渤澥,松梢有韵拂蟾蜍。
朝逢逋客谈仙箓,夜听真人习步虚。见说猿猱猛似虎,莫教山下养黔驴。
送李漕
淮上衰翁何所为,有人宽厚误相知。光华奉使方行部,款密成书更附诗。
在泮饮时常眷眷,乘轺过日倍迟迟。缘公礼义如斯重,好寄梅花近北枝。
赠钱思权 其三
有客怀刚义,无物能干抱。堂有白头亲,惟忧甘旨少。
其家十五口,行计亦草草。也须谋饘粥,不可使饥倒。
力仙 其一
崆峒道人良多识,易以真为难以力。岂无群圣可相师,亦有一篇言道德。
富仙
碧霞楼上常先晓,白玉宫中爱早寒。乱玉甃成池浴凤,浑金削就栋栖鸾。
乞留草赠路倅 其二
君看我家门外草,欲把烟姿慰吟老。谁知人静雨馀时,还似村深日斜好。
和路朝奉新居 其三
昔也闻名诵子虚,今来白颔隔城居。新诗解道论头句,旧客仍移把臂书。
北郭高风真隐豹,南州循政喻烹鱼。归时见说临川路,父老争留太守车。
戏答君锡酣战之句
檄书插羽来何速,铁骑成林势未分。北垒啖声雄似虎,南营杀未猛如云。
阵前剑客投犀袂,帐外歌姬曳绣裙。且待挥兵酣战罢,却行三舍避将军。
上林殿院次公 其四
老身如坐白云山,人日登高我自閒。莫道此心无乐事,未知何日有愁颜。
月将寒影投书幌,菊遣秋香过竹关。悔不醉时篱下卧,和花和蕊一时攀。
徐积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609篇诗文
赠卢鲁山 其一
赠郎朝散
寄王观文
送江倅
代人进太皇挽词 其四
早朝仙 其三
赠子瞻 其三
华阳山和查教授 其一
欢乐辞
渔者 其一
和蒋龙图
上林殿院次公 其一
和鲁山感春 其一
赠陈诚父
送诗僧严上人
昨日之夕和蒋颖叔
送倪敦复 其三
宁倅挽词 其一
蔡学士挽词 其四
和孙元规资政游园 其三
和杨掾月蚀篇
宿山馆 其六
答崔伯易白雪之句
双头芍药 其一
寡欲仙
不可知
送端叔 其二
有客何为者
一生多恨瘦纤纤
南山有奇木赠慎彦邻
武仙
酬传道
醉题友人诗后
赠刘閤使
送吕清叔 其四
阎博士挽词 其二
送乔司法
寄李道源
和杨守清容堂
宿山馆 其八
和吕秘校观梅 其一
宿山馆 其一
又水仙 其四
寄吴安中
答李昂长官富贵贫贱终篇之贶
白云先生
希夷仙 其一
赠慎叔良
送慎彦邻
谢张尉
奇仙
和吕秘校观梅 其二
鸾
钱塘江潮 其一
和路朝奉新居 其九
题扇 贞妇扇
召汝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