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谢张先生出示铁笛

谢张先生出示铁笛

宋代 徐积

南阳张老本仙才,铁笛其形亦怪哉。辄莫片时吹便已,凤凰非独待箫来。

诗人徐积的古诗

送吕掾归扬州

宋代 徐积

年年二月春色稠,今年二月寒未收。路上无花空酒瓯,清吟清啸到扬州。

到扬州后登高城,绿波芳草连江津。吟哦若望江南春,梅花便是江头云。

水仙 其二

宋代 徐积

天上瑶池为别馆,海閒金阙是离宫。徐行按尽烟波国,高步却来云汉中。

答范君锡 其一

宋代 徐积

醉中吟问风流掾,酒价太高何日贱。如何使我典衣沽,诗人未有春衫绢。

诗人有酒不须歌,自有春风四面多。山阳才吏倪大夫,烦君为我特致书。

正月腊寒犹未去,诸君吟坐待围炉。

閒仙

宋代 徐积

先生坐时云满裳,先生卧时云满床。白云终日自来去,若比先生云尚忙。

与熊熊作策写诗

宋代 徐积

此是熊熊策,先题吴季诗。季自题学书,如此怜吾儿。

季有古人风,怜儿心可知。

谢田守

宋代 徐积

前日李山阳,说公安且裕。精神健复初,决遣敏如故。

吏复畏其明,民复爱其恕。可保长康宁,但更勉将护。

寻闻车马出,州人喜可知。或出车前望,或走车后随。

南郭有贱叟,虽愚亦更喜。不敢问公者,恐烦答数纸。

贱叟固自讼,太守谦愈劳。即以出之日,折简亲挥毫。

送之上尊酒,副以黄巨苞。情意专如此,礼义积已高。

贱叟不能报,自恨如时辈。所以作诗者,欲公重自爱。

自爱以为国,为国斯为民。慰我之乡党,悦公之慈亲。

送赵守

宋代 徐积

齐有高密,有沂有沐。旁有泰山,莒鲁郊关。

粤有人焉,气清神耸。立节以高,处义而重。维节维义,肇自布衣。

根本渊源,所养可知。以义为文,洪畅精微。以义持守,隐如坚城。

以义作为,动如精兵。面有正色,口无谀声。赤心可割,肝胆可倾。

以义接物,不矜不骄。以义临民,实庇汝曹。实康实济,实恺实悌。

民实宜之,实受其惠。方今天下,虽曰治安。正在所恤,民有饥寒。

公所往居,岂肯草草。戒吏侵渔,欲民温饱。言者为准,行者为表。

维恕维平,除烦去扰。狼摧其牙,虎缩其爪。父子室家,足以相保。

作此诗者,岂徒然乎。庶使其民,传告欢呼。

和蒋颖叔 其二

宋代 徐积

盛德尊光不召宾,玉环星弁自迂身。北窗卧者陶元亮,大使车迂陆子真。

自道老来心逾壮,若论兵后气弥真。所惭旧学非精义,仰负高风如古人。

妾薄命 其二

宋代 徐积

春深江浦流还涨,雨后山花落更多。举目未言先有泪,当樽欲更不成歌。

心知自古皆如此,事到如今不奈何。莫向夕阳楼上望,几人遗恨满烟波。

和张文潜晚春 其三

宋代 徐积

麦颖未黄乾,桑实半红湿。恰得一犁雨,田事正火急。

乞留草赠路倅 其一

宋代 徐积

膝上已无三尺桐,门前更少两株柳。唯有庭芜似野风,告留且伴东皋叟。

求仙

宋代 徐积

神仙不知真有无,其术可图不可图。得之不得存乎命,躁不以命良可吁。

愚夫忘欲弃所爱,父母无子妻无夫。本求长生不死术,夭厥所寿残厥躯。

寄吕帅 其二

宋代 徐积

师屯十万建牙旗,大纛森森重使威。燕颔将军宜绣帽,龙骧战士爱犀衣。

银鎗作队行春去,蜡炬成林校猎归。更看铃斋凭几处,文如布阵翰如飞。

过望思台

宋代 徐积

昔日奸邪事可哀,如今空筑望思台。冥冥恨魄何之去,唯有南山暮雨来。

奉酬守道

宋代 徐积

教官昨自江南来,但有清风无尘埃。曾遇芙蓉池上客,仍过方家旧钓台。

赠至几 其四

宋代 徐积

南州本是诸儒秀,上国宜从大隐居。别我好留仙竹杖,送君欲献野芹蔬。

所惭下士文章陋,未报诸公礼义馀。若见汝阴前太守,为言迂阔正谈书。

寄林虙

宋代 徐积

昔者淮南使,刚中辅以和。生前无所苟,身后事如何。

有子泣枯草,无人诵蓼莪。林公为不死,下客谩悲歌。

赈饥篇赠程守 其二

宋代 徐积

乞得诸仓粟,流民获所依。已燃薪禦冻,仍用楮为衣。

病骨蒙新暖,羸肌复旧肥。故乡虽有屋,此处可忘归。

和潘朝奉邹国公配飨

宋代 徐积

丹书一下人神庆,美矣先朝贵孟公。能与百王兴漏典,长令万国仰遗风。

躬为独行生无禄,道配弥高祭有宫。孰谓阔迂穷至死,正而穷胜枉而通。

送曾子开

宋代 徐积

扬子江头风正寒,行人莫叹渡头难。江头杨柳岂常在,但向江头洗眼看。

徐积

徐积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60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