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灵峰寺洞

灵峰寺洞

宋代 徐玑

洞在寺之右,昔存罗汉从。
石峰排似笋,山势裂因龙。
自有泉甘美,无愁路叠重。
圣灯云照夜,宿客间曾逢。

诗人徐玑的古诗

自觉

宋代 徐玑

自觉中年后,惟能半夕眠。
寒窗微带月,山郡远闻泉。
行乐人同尚,迟留我未然。
题书寄朋旧,归日是春边。

登信州灵山阁跨鹤台

宋代 徐玑

清游吾有分,浑似昔曾来。
野屋凭高住,青山到水回。
欲看数岫远,须待晓云开。
渐渐生愁思,乡心上古台。

赠赵师秀

宋代 徐玑

游宦归来隔几春,清赢还是旧时身。
养成心性方能静,化得妻儿不说贫。
竹长新阴深似洞,梅添怪相老于人。
亦知曾见高人了,近作文章气力匀。

夏日閒坐

宋代 徐玑

无数山蝉噪夕阳,高峰影裹坐阴凉。
石边偶看清泉滴,风过微闻松叶香。

移官南浦作

宋代 徐玑

簿领初为建水栖,移官南浦又沈迷。
溪山转处人烟隔,惟有黄鹂一样啼。

上叶侍郎十二韵

宋代 徐玑

侍从西湖宅,安闲近水心。
门开春郭静,桥度野心深。
山翠连龙起,云楼学虎临。
芙蓉通远者,槐柳步回阴。
盛业时宗匠,斯文并古今。
典谟存大雅,金石振馀音。
畴昔留藩管,江淮拥带襟。
雍容平宇宙,潇洒在园林。
玉富难渊测,仙癯鹤可召。
步趋垂杂组,言笑响鸣琴。
补衮心无替,弹冠迹未觉。
于今幽兴极,正可辩清吟。

送太守傅尚书易镇当涂二十韵

宋代 徐玑

帝业江淮表,丕承七十年。太平南北共,内禅子孙传。

弓矢深櫜橐,桑麻郁垄阡。江河春混混,雨露夜涓涓。

治久情多纵,才卑气或偏。穹苍宜予弼,渊默正思贤。

四世忠勋积,三朝节概全。威仪新禹服,光彩旧星躔。

本以文为治,尤知政有权。粟红初穰穰,榆散亦翩翩。

国似传东鲁,名能躐颍川。殊恩方锡马,盛美又临轩。

易镇旌旗远,趋朝剑履便。想知环去旆,咸似渴思泉。

典诰黄麻出,衣冠紫禁联。安危看去就,扶掖赖精专。

江岸梅花小,山城桂影圆。歌思惟两地,动化及无边。

相复中兴旧,书重说命篇。元勋列青史,焜耀祖宗前。

题养拙轩

宋代 徐玑

混沌分来便至今,纷纷巧事日成林。
月明未免巧蟆食,秋至依然蟋蟀吟。
自欢一身全是幻,谁能万事不容心。
到君斋舍清如水,应使凡机尽弗侵。

寿權漕大卿

宋代 徐玑

接物温温笑满眉,步趋登降亦委蛇。
非关饰貌邀人誉,祗是存心不自欺。
王导果能恢德业,谢公端可镇浇漓。
圣明天子崇恭俭,合向中朝正羽仪。

奉酬翁松庐见寄

宋代 徐玑

客路归时雨似烟,归来还近菊花天。寸心不到青云上,一事难成白发前。

风外松声如昨夕,竹间梅蕊接新年。閒来得句频相送,自有高人住屋边。

送戴文子赴定海主簿

宋代 徐玑

江天经雨后,秋意转新高。
远棹送行客,凉颸生细涛。
高人初禄仕,判语亦风骚。
若到海西岸,佛光盘翠袍。

孤坐

宋代 徐玑

晨起犹孤坐,瓶泉待煮茶。寒烟添竹色,疏雪乱梅花。

独喜忘时事,谁知改岁华。多君能过此,人里似山家。

净光山四首·会景轩

宋代 徐玑

屋自与山背,西原景最清。
凉风从下起,新月向前明。
林静闻僧语,四虚见鹭行。
此方多积翠,略似镇南城。

净光山四首 其一 宿觉庵

宋代 徐玑

欲问庵中事,无论后与先。还因一宿觉,不用再参禅。

门远青山曲,檐依古木边。谁当秋夜静,来看月孤圆。

谢刘明远华亭惠书

宋代 徐玑

别远心常记,书归亦到吾。
离家非失计,有子已为儒。
海浅编鱼扈,人清养鹤雏。
礼优宾馆暇,赋咏几欢娱。

访湖友

宋代 徐玑

城中日日望南湖,乞得閒来访隐居。
渐有秋霖篱菊长,才无暑气渚莲疏。
壁间古画多贤像,案上尘编半佛书。
未见主人逢稚子,不通姓字独踟躇。

夏夜同灵晖有作奉寄翁赵二友

宋代 徐玑

斋居惟少睡,露坐得论文。
凉夜如清水,明河似白云。
宿禽翻树觉,幽磐度溪闻。
欲识他乡思,斯时共忆君。

送钱省元赴太安州教授

宋代 徐玑

王国重熙洽,邦基百世安。
深源混清浊,进道阐安宽。
学术知同贵,师儒颇异观。
修名褎兰省,旧格别蝉冠。
十载田庐隐,三年客授官。
括溪方水涨,江左尚春寒。
论议何时一,行藏此日难。
宿醒江柳绿,风物强加餐。

新春书事

宋代 徐玑

出门閒步草萋萋,桑柘阴中亦有蹊。
几树晴烟阴啭早,一塘春水燕飞低。
空如陶亮官为令,难学岩陵住近溪。
圣世幸时沾薄禄,不能辛苦又攀跻。

舟过水口作

宋代 徐玑

舟行遥指福城关,天宇开时地势宽。
二百里溪平似掌,一帆风色到怀安。
徐玑

徐玑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 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 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 9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