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胡戢七首 其一

和胡戢七首 其一

宋代 晁补之

达则经纶隐著书,昔人于此孰亲疏。王通持底答杨素,汾曲先人有敝庐。

诗人晁补之的古诗

满庭芳(用东坡韵题自画莲社图)

宋代 晁补之

归去来兮,名山何处,梦中庐阜嵯峨。二林深处,幽士往来多。自画远公莲社,教儿诵、李白长歌。如重到,丹崖翠户,琼草秀金坡。
生绡,双幅上,诸贤中履,文彩天梭。社中客,禅心古井无波。我似渊明逃社,怡颜盼、百尺庭柯。牛闲放,溪童任懒,吾已废鞭蓑。

出城三首

宋代 晁补之

桃欲呈红柳弄阴,麦田青已没鞋深。
春堤细雨篮舆湿,婆饼焦声在竹林。

送外舅杜侍御使陕西自徐州移作

宋代 晁补之

建隆以来论人物,得士与古相低昂。
人才历数仁祖世,后生嵬琐无复望。
老成寂莫典刑在,杜公玉立映班行。
少时学问圣贤说,松柏岁寒观老节。
得官乌府不须臾,正色空闻动帷闼。
铄金众口未必然,天与名城慰萧屑。
王师顷缚山西酋,朝廷却怀西顾忧。
凉州旄钺何足恃,岐陇须公勤传邮。
平生经国有雅意,乘流得坎惟所值。
作官施设要近民,金马严徐等儿戏。
诏书宽大人乐生,吏安为弛威不行。
金城那可无粟守,尧舜与民宁并耕。
茶盐资国何必古,俗儒徇名不知务。
精神折冲在本强,要以雍容在苍遽。
知无不为公自期,岂弟君子神所私。
秦山渭水照车马,属城列县观威仪。
此行属任良不恶,金鱼新佩明光墀。
谁言直谏居内少,淮南盗铸烦抚绥。
时平王度日金玉,岁晚汲公还见思。

次韵苏翰林五日扬州石塔寺烹茶

宋代 晁补之

唐来木兰寺,遗迹今未灭。僧钟嘲饭后,语出饥客舌。

今公食方丈,玉茗摅噫噎。当年卧江湖,不泣逐臣玦。

中和似此茗,受水不易节。轻尘散罗曲,乱乳发瓯雪。

佳辰杂兰艾,共吊楚累洁。老谦三昧手,心得非口诀。

谁知此间妙,我欲希超绝。持誇淮北士,汤饼供朝啜。

感皇恩(海棠)

宋代 晁补之

常岁海棠时,偷闲须到。须病寻芳懒春老。偶来恰值,半谢妖饶犹好。便呼诗酒伴,同倾倒。
繁枝高荫,疏枝低绕。花底杯盘花影照。多情一片,恨我归来不早。断肠铺碎锦,门前道。

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

宋代 晁补之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次韵韩求仁南台朝请晚过南湖见寄

宋代 晁补之

浮花浪蕊信东西,何许寻芳去自迟。
流景不须惊石火,寸田应已长琼枝。
想君清兴聊堪发,遣我忧心久欲夷。
便作崔丞日临水,凫行擿尾不须知。

次韵王正甫马陵感事

宋代 晁补之

风雨关河浩荡愁,骚人憭栗对清秋。
追君旧事何堪听,投我新诗不易酬。
纸上安知百年后,酒中聊可一生浮。
言归款段谁能约,正有疏顽马少游。

守蒲过洛思十岁时侍先君寓居泣涕成诗二首一

宋代 晁补之

建春门外柳依依,迸泪当年彩服嬉。
穷子更无逢父日,匿王空记看河时。

永遇乐(同前)

宋代 晁补之

松菊堂深,芰荷池小,长夏清暑。燕引雏还,鸠呼妇往,人静暑原趣。麦天已过,薄衣轻扇,试起绕园徐步。听衡宇、欣欣童稚,共说夜来初雨。
苍菅径里,紫葳枝上,数点幽花垂露。东里催锄,西邻助饷,相戒清晨去。斜川归兴,翛然满目,回首帝乡何处。只愁恐、轻鞭犯夜,灞陵旧路。

谒岱祠即事

宋代 晁补之

泽南三百里,极望横天云。
云端色凝黛,谛视初可分。
峥嵘介丘像,澒洞元气屯。
顷刻有变化,惨澹殊明昏。
天行帝出震,其位生物元。
不周偾西北,川乃东南奔。
宁知六鳌死,竟使二山沦。
不有是难倾,孰维大块根。
尝闻周官说,实惟天帝孙。
神灵所镇守,民物斯芘存。
幽明吻一理,有道惟常尊。
不觉下马拜,僮奴亦蹲循。
乃知正直理,足使冥顽敦。
三王有损益,商人所尊神。
明法或不惧,夜行安得逡。
以此辅世教,庶几驱骜民。
暮宿太平驿,不眠虑丝棼。
明朝好天色,万象开胚浑。
势横恒碣尽,支压齐鲁蹲。
五色冒日观,一握通帝阍。
恢拓下嶊嶉,青苍上氤氲。
泉石竞沮洳,烟岚互纷纶。
高举躐风海,深蹯跆火轮。
涛波卷堆阜,一一溟渤吞。
棋枰视井邑,匕箸藏松椿。
碧瓦峙双阙,红墙缭长闉。
愿瞻岩閟客,内涤邪垢魂。
赐臣登绝顶,一览神秀原。
万壑射窈窕,三坛矗嶙峋。
莽不睹项领,何能穷髀跟。
稍稍指凫绎,依依数亭云。
松列大夫爵,鸁识将军坟。
琐屑涧花丽,霏微崖药熏。
广大良有以,奇险安足论。
瑰诡有形上,颓然德弥惇。
得无希夷子,傲世逃深蓁。
亦有黄冠士,相对如麖麏。
此曹啮草木,语道良未闻。
解榻坐中观,洗心驰大钧。
形气要得一,不然随物泯。
是事亦姑置,幽寻聊可勤。
初疑无字碑,莹洁谁敢文。
又怪玉女井,高绝何由奫。
俯穿斗仙岩,鸟下天壁垠。
侧度五贤堂,熊经背逡巡。
剑石危数履,女萝柔履扪。
挥斥八极远,风来袂轩轩。
寥廓自无梯,犹疑天可宾。
阴谷不敢视,恐落魑魅群。
安得遂独往,身如黄鹄翻。
周流遍五岳,采掇芝英繁。
即欲憩圆峤,或当止昆仑。
众真迎我语,一笑颜玉温。
是中差可乐,子胡恋尘樊。
答此太遗物,身闲犹事君。
重华迹已远,秦汉事方烦。
成功属吾宋,五礼垂后昆。
皇帝二载春,臣备太史员。
紬绎自帝典,颇识康哉言。
泥金白玉字,愿颂无前勋。
有志类韩愈,无书愧文园。
臣发将雪素,臣心犹日暾。
今此在林薮,跳身同玃猿。
徒观众山小,愁绝下天门。

次运都尉王晋卿天驷监邂逅作兼呈坐客

宋代 晁补之

平生杜元凯,学问光奕世。
戚联帝室未要论,烜赫功高羊叔子。
赤霄翔舞须威蕤,孔翠文章岂其累。
崇台作山池作湖,富贵所要声名俱。
酒樽诗句得过薄,小隐山城殊未疏。
曹侯词翰诸公客,惯听清歌耳倾侧。
天闲两骥看追风,晴轩忽下饮河虹。
拳毛妙画不可见,颜公笔精如对面。
邓张不醉无揽辔,烧烛林间鹊飞起。
第语曹侯继张燕,邻榼如渑不忧浅。

别关景晖二首二

宋代 晁补之

笔陈云横未易陪,雁门端见压城摧。
栎中麋出君搏饭,地压蛇成我夺杯。
好在田园心事懒,罢休簪组鬓毛催。
稽山为有知章否,欲泛扁舟定却回。

和文潜期饮大尹穆父家兼呈尹

宋代 晁补之

野人肮脏无与邻,世人共笑子独亲。
沛然有余不矜饰,我亦谓子诚可人。
万鱼噞喁困复却,看子撇捩黄金鳞。
人甘如醴饮者醉,我独蜇口如姜辛。
淮南归来两鬓雪,闭门自不羞甑尘。
无衣可换江头醉,有谁肯载樽中醇。
愧惭救渴京兆尹,空缸尚可供十巡。
放言与子一倾倒,非子畏人嫌我真。
府中贵人玉比德,堂下和气天回春。
醉人多忤贵人恕,来呼莫惮冲泥频。

玉溪归逢外甥李相如汴中

宋代 晁补之

蛮乡俟天形,畏蠚复惮暑。
梦甥来万里,竹响风动宇。
如今真似梦,相对别恨吐。
平生窘执辔,白面力如虎。
谁令斗指日,江使堕渔罟。
桃僵李为仆,遗佩满江渚。
常忧抱石死,无复脚踏土。
哪知徼时愿,起废遇明主。
旷调已远迹,未用矜杜举。
但忧世议隘,亡弓不亡楚。
吾甥学孔子,况乃父母鲁。
如闻四门闢,未信遡洄沮。
上书闵魃旱,膏以神灵雨。
北海自有人,高丘岂无女。
尔壮观尔能,吾归固吾所。
期甥二儿上,馀子不足数。
何以喻我心,酌此湘吴醑。

复用前韵遣怀呈鲁直唐公成季明略

宋代 晁补之

泾水为渠食万口,一石论功泥数斗。
嗟泾独不似渭闲,安流赴海又西还。
天下楩柟尽隆栋,何如栎社不材间。
无能饱食犹天上,巧智忧劳缘利赏。
我无懋功突厥名,横身为国作长城。
又非石堡将军勍,带刀夺取紫袍荣。
世上此身愚莫比,雾縠翻惭汉童子。
壮心虽欲强自挽,凫足元悭续非喜。
君不见西京对策济时难,羞死王嫱马上弹。
时平鸟雀须食尔,鸿羽可用高难攀。
从今识路窘捷径,求我莫傍终南山。

寄李成季

宋代 晁补之

闻驱传节向秦关,何日重来玉笋班。
犹胜谯都拙司马,苦无官况不教闲。

漫浪阁辞

宋代 晁补之

沛高皇之受嬴兮,刘别子曰楚元。
羌好诗而说羲兮,敬设醴于穆生。
戊始怠而穆去兮,申白笑而钳市。
冨传孙而失国兮,派辟强之支子。
爰清净而少欲兮,以身悟乎霍光。
蹇孙向之洽闻兮,至耆老而弥良。
曰众贤和于朝兮,万物和于野。
粤百世而能调兮,民胥来而凤下。
惟刘有后于楚兮,千岁发夫道原。
流其芳以益远兮,伟壮舆之不愆。
厡惟博而好直兮,向异世而复起。
舆惟进而未已兮,载向学亦不坠。
彼元结之信修兮,羌何为此漫浪也。
将履中而晦外兮,其徳固天之放也。
惟漫浪之为言兮,匪正则之嘉名。
岂其惩屈之死忠兮,欲猗移以保生。
结当易之一爻兮,幽人履而正吉。
舆方壮而恶书兮,弃尔辅欲谁赖。
吾语子漫浪之可兮,遗物往其庶几。
苟畏人而群于人兮,拭唾面其犹殆。
朝骋望乎紫霄兮,夕归次乎左蠡。
五老兮在上,星子兮在下。
垂瀑介于高丘兮,洞深林而北靡。
飞梁亘于三峡兮,倏异景而殊世。
青松屋兮桂宇,辛夷房兮梅户。
兰糗兮菊粻,荪体荐兮肴若芳。
云驷兮霓辀,岁将晏兮谁与游。
烟为衣兮水为佩,君谁须兮林之际。
吾以漫为旌兮,建彼太虚之上也。
吾以浪为乘兮,周彼八荒之外也。
羾万里厕不逢人兮,御谒我以宜止。
晻轟轟而旷汹汹兮,羌何以辩乎明晦。
弥高出于千仞兮,群凤过而北南。
弥幽径于雷室兮,列缺惊而后先。
求佺侨而不得兮,咸勃窣其在下。
乃山泽之臞兮,夫何足以跂而望我。
茫吾不知其所如兮,黔嬴告我以何舍。
出无阴兮入无阳,旋丹崖兮匝大荒。
忽临睨夫故居兮,羣梯危之蜂户。
伛白叟之扶童兮,迎谓我以良苦。
返吾稼兮复吾樵,山{山悤}{山悤}兮江滔滔。
舆先人之善俗兮,虽百世犹未攺。
彼鲁衰而龂龂兮,吾老穉以知耻。
匪礼失而求野兮,民固化于不恌。
舆克家而好常兮,庸谨行以毋慠。
怀向厡之遗直兮,念尔祖而履薄。
陈洪范之九畴兮,叙三统与七略。
以为博而弗考兮,蹇无用而束阁。
纷舆世之多贤兮,匪曲全而好修。
惟仁宅与羲路兮,羌可居而必由。
结信贤而自晦兮,忘其同物以迷世。
凫与波而上下兮,夫固非驹之所喜。
乱曰:接舆诡而悟圣兮,匪沮溺亦楚狂。
圣与言而莫顾兮,人以为知乎大方。
既不足用吾中兮,吾将从回宪之所臧。

谢王立之送蜡梅五首 其一

宋代 晁补之

未教落素混冰池,且看轻黄缀雪枝。越使可因千里致,春风元自未曾知。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三

宋代 晁补之

陶公群于人,而无人之情。
诗岂世外语,世语不可名。
东坡怜此翁,同调但隔生。
形光来户屦,真处人不惊。
得酒自醒醉,放意无亏成。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49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