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江文韵 其四

次江文韵 其四

宋代 许景衡

请公早早泛虚舟,多少行人在渡头。看取清风起蘋末,片帆歘过五湖秋。

诗人许景衡的古诗

行之席上送忠彦

宋代 许景衡

客里相看常草草,酒边一笑莫匆匆。明朝各自东西去,回首江山宿雾中。

寄笔墨纸兄长绝句三首 其三

宋代 许景衡

刑名去取漫忉忉,惭愧官家五色毫。老矣弟兄无用处,只应警锐属儿曹。

剡溪桥

宋代 许景衡

去去来来今几秋,霜毛渐渐满人头。束书匣剑平生事,斜日江山独倚楼。

酬卢行之

宋代 许景衡

绿分冰片碎,金拂柳丝长。腊雪犹含冻,春风何太忙。

会看莺出谷,不羡雁随阳。谁忆江梅发,风流八米郎。

翁老过邑

宋代 许景衡

百里弦歌地,别来俄至今。江山已陈迹,桃李漫馀阴。

白发心犹壮,清歌酒屡斟。何妨镇还往,眷眷吏民心。

过天姥见敏叔留题

宋代 许景衡

尊酒都门昔解携,绣衣持节大江西。却寻十载经行地,半壁新诗手自题。

再次江左司韵四绝句 其一

宋代 许景衡

平生学道竟何知,不觉垂垂两鬓丝。六义赖公多比兴,一言犹足慰朝饥。

赵持志出先公文炳所藏芦雁

宋代 许景衡

当年公子身通侯,锦衣玉食天上游。骑龙日日朝北斗,岂识万里江湖秋。

但闻人说芦苇傍,枯荷翻倒风飕飕。四天墨黑雪欲落,群雁上下声咿呦。

坐嗟上界足官府,十年高阁空双眸。岂无诗句强模写,晓梦不到寒江头。

何人笔墨得能巧,活脱所见来神州。高堂素壁试披拂,已觉身在芦花洲。

嗟嗟江海人,兀兀一叶舟。烟蓑雨笠不自好,风雪横来翻百忧。

岂知公子曾未见,缣素髣髴千金酬。人生万事适意耳,过眼起灭皆浮沤。

玉函置璧誇谨密,流落道路知谁收。公子好画岂云尔,要使万物供冥搜。

至今好句在人口,泰华突兀黄河流。嗟我后来亦作诗,辞悭意鄙劳雕锼。

愿起公子已死中,论诗观画一洗千古愁。

和长门怨

宋代 许景衡

长门沉沉人悄悄,满庭红叶惊秋早。窗底银釭祗自明,却闻别院按歌声。

飞花满地君恩去,覆水返瓶君或悟。人生离合自有时,多应不在相如赋。

南监还宅

宋代 许景衡

野店饭童仆,驻马亦俄顷。寒曰不相贷,渐渐攲西岭。

挥鞭上马去,惊尘蒙四境。客衣已疏薄,霜风作凄冷。

极目去路长,回首烟村暝。鸟雀飞栖定,鸡犬啾喧静。

新月当马头,疏林乱人影。去去甘远役,迟迟复深省。

筋力疲往来,岁月磨簿领。虽云窃廪禄,乃是蹈机阱。

战栗当吏案,低回傍公屏。少年浪自重,事业期台鼎。

栖栖裁一命,泛泛惭飘梗。穷通宜有在,赋予定谁秉。

矢诗寄幽叹,寂寞寒夜永。

晚晴 其二

宋代 许景衡

天街经暑雨,乌府绝尘氛。跃马人皆散,新蝉我独闻。

风生初罢扇,日转渐无云。寄语同时客,清凉尚可分。

酬戴禹功闻蛙三绝诗 其二

宋代 许景衡

春来蛙黾满陂湖,勿为繁声便疾渠。万物尔时均长养,洒灰未可信前书。

过灵壁阻雨不得游张园二绝 其一

宋代 许景衡

云琐兰皋十亩园,苍官青士自应门。何须风雨遮来客,应怕莓苔有屐痕。

寄陈季衍父子二绝 其一

宋代 许景衡

珠霰瑶花糁暮天,乱侵酒盏洒吟笺。须知望雪亭前客,不学袁安闭户眠。

乙巳五月十八日沈元鼎招饭昭庆登白莲望湖楼汎舟过灵芝少憩孤山下 ...

宋代 许景衡

几年尘土客京华,梦到西湖佛子家。今日扁舟还似梦,不知流落在天涯。

甲辰春作

宋代 许景衡

香火祠庭即隐沦,谁知未许作閒人。一抛夜雨横塘宿,三见东风石液春。

当宁照临齐日月,馀生报效绝涓尘。尚宽九死怜多病,乞与江湖自在身。

聪师邀入山

宋代 许景衡

学道无成亦可怜,纷纷膏火自熬煎。似闻沽酒邀元亮,故敢移书问大颠。

州县徒劳输此日,云山高卧或他年。须知二老风流在,赏遍西枝月更圆。

行役诗

宋代 许景衡

行役无时节,春来又几时。柳条随处处,梅蕊亦枝枝。

弱质曾无取,斯文祇自宜。眼边新物色,驻马暮江湄。

次韵似之运使奉呈左经臣兄二首 其一

宋代 许景衡

江海閒来久,篇章老更新。蒿莱犹自饱,天地岂吾贫。

旧友今持节,诸郎亦可人。应怜未归客,白首尚红尘。

次韵张县丞贺三贡士

宋代 许景衡

贡籍初登郡学生,海隅草木也欣荣。一乡三秀草希阔,大笔千言岂猥并。

乐育从来推绛帐,作新何止换丹楹。会看腾跃如夫子,淡墨高高揭姓名。

许景衡

许景衡

许景衡(1072-1128),字少伊,人称横塘先生,温州瑞安白门人。生平奉公廉洁,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忧国忧民,这些崇高节行一直为后人所赞赏,早在明末清初就被乡人尊崇为“瑞安四贤”之一。许景衡不仅是一代名臣和杰出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个学识渊博、精通古今的学者和诗人,是温州“元丰太学九先生”之一。著作有《横塘集》、《横山阁》、《池上》等。
► 27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