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赵持志出先公文炳所藏芦雁

赵持志出先公文炳所藏芦雁

宋代 许景衡

当年公子身通侯,锦衣玉食天上游。骑龙日日朝北斗,岂识万里江湖秋。

但闻人说芦苇傍,枯荷翻倒风飕飕。四天墨黑雪欲落,群雁上下声咿呦。

坐嗟上界足官府,十年高阁空双眸。岂无诗句强模写,晓梦不到寒江头。

何人笔墨得能巧,活脱所见来神州。高堂素壁试披拂,已觉身在芦花洲。

嗟嗟江海人,兀兀一叶舟。烟蓑雨笠不自好,风雪横来翻百忧。

岂知公子曾未见,缣素髣髴千金酬。人生万事适意耳,过眼起灭皆浮沤。

玉函置璧誇谨密,流落道路知谁收。公子好画岂云尔,要使万物供冥搜。

至今好句在人口,泰华突兀黄河流。嗟我后来亦作诗,辞悭意鄙劳雕锼。

愿起公子已死中,论诗观画一洗千古愁。

诗人许景衡的古诗

马首石诗

宋代 许景衡

世俗亦知千里远,却将凡马被雕鞍。何人欲识真龙种,好向岩头子细看。

戴夫人挽词

宋代 许景衡

诗书历历教乡邻,甘旨熙熙八十春。尽道先生真孝子,故知贤行属夫人。

穗帷一诀三年后,柏垄孤坟数尺新。剪綵种萱今已矣,多应处处有遗尘。

访唐尉

宋代 许景衡

郭外青山带势斜,松篁深处子真家。年来钲鼓浑无事,卧看残阳映落霞。

寄邱觉

宋代 许景衡

每欲扁舟老江海,不堪五斗尚尘埃。烦君且觅天台纸,待取横塘居士来。

晚晴 其二

宋代 许景衡

天街经暑雨,乌府绝尘氛。跃马人皆散,新蝉我独闻。

风生初罢扇,日转渐无云。寄语同时客,清凉尚可分。

乙巳五月十八日沈元鼎招饭昭庆登白莲望湖楼汎舟过灵芝少憩孤山下 ...

宋代 许景衡

鸣琴馀暇即湖山,飞鹢传觞缥缈间。只恐双凫朝帝所,不容长伴老人閒。

贾村三首 其三

宋代 许景衡

涨河秋水日浑浑,独放扁舟过贾村。记得尘沙厌为客,初浮清汴出都门。

李彦益过景城以诗寄之

宋代 许景衡

闻说安仁过东县,却撩梅福欲归心。画船长是半日到,秋水而今几尺深。

人散渡头飞鹭下,月明波底老龙吟。一杯相属知何日,驿路蝉声急暮林。

送韩存中学士二首 其一

宋代 许景衡

郡国棠阴日日浓,乘轺衣绣惜匆匆。秋天雕鹗衣云外,春草池塘梦寐中。

闻道蓬瀛才有素,肯教江海乐无穷。斯民未作北亭别,使节时时过浙东。

旧有诗寄左与言兼呈刘元礼今因寓此仍用前韵寄刘

宋代 许景衡

东行长忆过新楼,衣綵题诗赠李舟。千里尚歌题惠政,十年谁念我重游。

雨馀三洞云俱散,水落双溪月自留。莫恋城南好泉石,斯民属意富民侯。

孔颜画像

宋代 许景衡

亭亭一气自浑沦,蔼蔼和风与庆云。画手千年聊写似,岂知天未丧斯文。

焚香蓝帐中酷似梅花

宋代 许景衡

江南腊雪不到地,六出枝头也逼真。万里塞垣枝簿领,五年驿使绝音尘。

谁知斗帐回残梦,却有炉烟作早春。草木无情聊假合,谢他知有个中人。

过西湖怀詹致一

宋代 许景衡

忆昨篮舆出城郭,灵芝轩槛共徘徊。故人短棹今天末,斜日湖山我独来。

乙巳五月十八日沈元鼎招饭昭庆登白莲望湖楼汎舟过灵芝少憩孤山下 ...

宋代 许景衡

蘋末浑无向晚风,湖光湛湛磨青铜。平生个处要如许,尘垢从今一洗空。

和时可醇酎二首 其一

宋代 许景衡

圣贤须千钟,我岂个中人。焦枯展馀沥,好我已十分。

元戎镇河朔,怜此贱与贫。不羡彼瀛州,已有玉膏醇。

小槽滴真珠,沾饷无疏亲。但有坐上客,谁问甑中尘。

岂学梁父吟,何时见阳春。

寄行之 其一

宋代 许景衡

城南城北长嫌远,卜得甘泉坊里居。笑语不愁甘去晚,往还可似向来疏。

二毛自觉身将老,一别谁怜岁又除。定是乌银正忙里,怪生没个寄来书。

和张子寿二首 其一

宋代 许景衡

红紫纷纷尽斗妍,游蜂舞蝶亦翩翩。一年纯是愁閒事,三月过来几醉眠。

生怕杨花飞似雪,忽惊荷叶大如钱。诗人只解寻佳句,分付春愁与少年。

行之见招观画

宋代 许景衡

唤我来看访戴图,溪山惨淡雪模糊。扁舟也待江湖去,更有王维妙手无。

寄宋国宝 其一

宋代 许景衡

问君何日过留都,想见初寒尚在涂。一去尘埃事奔走,归来门巷更荒芜。

声名尽欲倾时辈,贫贱今方见丈夫。勉矣此生忠与孝,扁舟未好问江湖。

乐寿驿诗

宋代 许景衡

迢迢古驿倚城隈,使者当年几往来。慨慷谁无致君意,急难方见济时才。

自知敌气终须慑,更觉天书不浪开。堂上遗尘何处去,太平父老独徘徊。

许景衡

许景衡

许景衡(1072-1128),字少伊,人称横塘先生,温州瑞安白门人。生平奉公廉洁,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忧国忧民,这些崇高节行一直为后人所赞赏,早在明末清初就被乡人尊崇为“瑞安四贤”之一。许景衡不仅是一代名臣和杰出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个学识渊博、精通古今的学者和诗人,是温州“元丰太学九先生”之一。著作有《横塘集》、《横山阁》、《池上》等。
► 27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