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席上次刘振之贤良韵

席上次刘振之贤良韵

宋代 许及之

眼底扶疏绿渐稠,傍林轩槛转清幽。空餐敢拟过僧夏,闵雨犹怜近麦秋。

客有好怀廑夙驾,袖将佳句豁牢愁。焚香饷客无多景,静听呼雏鸟雀啁。

诗人许及之的古诗

杨丈既惠丹砂数种再用韵敬酬

宋代 许及之

鹊鹊飞来动林碧,喜声楂楂鸦颈白。宗伯怜予反哺情,遣赠金丹光五色。

先生上医已医国,敌国长城贤季剧。胸次经纶有准绳,壶中消息有端的。

地行在在即神仙,世上营营自蟊贼。一编黄石岂容窥,九籥丹经应默识。

未许骑鲸游汗漫,已约据龟论夙昔。嗟予闻道了无功,粗识事亲惟竭力。

苦乏大药从人觅,数溷宁能无厌斁。先生乐施微少靳,变化丹砂犹米掷。

得陇望蜀安敢料,和章更枉圭璋特。名臣奏议得精本,并与寒窗资省臆。

有亲可娱书可读,归养可期非怵迫。愧无好语酬少分,昨夜春官长阴德。

射鹰行

宋代 许及之

圣作桑弧男子志,矢人伤人岂吾事。五陵少年伤斜游,柘弹金丸矜垩鼻。

一朝折节臂良弓,腰身不动马如风。背弯团月无留意,秃鸧老鹰应弦坠。

书生忍饥犹努力,夜夜孤灯腕寒石。等閒拓手石五馀,真是无心事书策。

诗书岂不关时须,寄语悠悠年少儿。一鹰一兔寻常事,正要尺箠鞭羌夷。

次韵何起岩喜雨

宋代 许及之

龟坼高田畦渴雨,何取尸臣守兹土。抽毫擢发尸深衷,羽衣拜章夜当午。

天门岧峣洞九重,玉几哀矜迥三拊。守臣有罪固合诛,农夫在勤亦良苦。

去年旱荒有积仓,今年饥歉将空庾。通宵洒润祇若丝,明发屯云俨安堵。

初惊大点来莫当,俄即翻盆流孰禦。旧雨相过忆去年,坐视排檐亦如许。

我惭历历洗心源,君喜津津见眉宇。瑰章杰句助欢呼,石燕商羊俱鼓舞。

急须似吸举深杯,莫负如渑写甘㴻。

明日欲对通夕不成寐枕上赋墨梅诗还契师宿逋 其一

宋代 许及之

师住一庵几何年,山深更过灵隐前。遗我江南几张纸,中有寒枝真契禅。

次韵卢康伯别家塾后示惠二诗 其二

宋代 许及之

如君摸索不难知,匡鼎来时解说诗。莫作瓜分甜后蒂,已拚樗散鬓成丝。

闻閒岁月壶中永,取静光阴隙外驰。莫道广文心似铁,知心犹有赋梅诗。

次谏长韵赠严处士

宋代 许及之

鸢在青天鱼在川,马牛谁络更谁穿。过求敢问君平卜,只问皇家一统年。

题萧相国庙

宋代 许及之

古庙凄凉古镇边,酂阳户口更凄然。封侯当日如今日,越使萧公剩买田。

午暑睡起忽怀范武子走笔当简 其五

宋代 许及之

睡来只有茶一碗,共啜何人眼暂明。忽忆都钱范监库,种来脩竹似渠清。

乞补外出江皋待命泊伟观二首 其一

宋代 许及之

经年充拾遗,一字无所补。岂不怀故乡,念方事补主。

一朝冒超迁,循墙不遑处。宁离人间世,亦恋行在所。

有亲方赖禄,有子方应举。守道在守官,奈当事斯语。

又上梁丞相寿口号十首 其六

宋代 许及之

真人得道自崆峒,万国同归寿域中。致却升平更何事,朱颜绿发侍重瞳。

题惠崇小景 其二

宋代 许及之

崔嵬吾肺腑,面目似庐山。江上风涛稳,扁舟得往还。

为季和弟作溪堂扁榜赋唐律一首纪实

宋代 许及之

鸰原分派住松山,溪绕山围屋数间。今少蓬成今宅相,旧将军写旧堂颜。

移来城市真堪贵,才混嚣尘便等閒。教子教孙风月夜,琴书声里水潺潺。

上黄参政寿七首 其二

宋代 许及之

谁识金仙抱送时,年年惟有早梅知。只今不负调羹信,造化工深物自私。

上黄参政寿七首 其三

宋代 许及之

谏纸台评字字温,补天勋业妙谁论。风霜却是为霖手,桃李恩深更不言。

送黄元章秘书还馀杭待次荆门

宋代 许及之

蓬莱云色正飞浮,猛乞分符向玉州。抵鹊信嫌三献辱,如虹肯要万金酬。

勋名不朽山为砺,轩冕随缘芥作舟。却憾渥洼求汗血,不如天厩出骅骝。

喜闻转庵新结暖阁因赋

宋代 许及之

老来百事一无能,寒燠随宜护寝兴。小院回廊慵勃窣,围炉暖阁便瞢腾。

向阳挟策明开牖,隐几听歌厚覆凭。闻道转庵新结束,宛同臭味我良朋。

次韵刘孝若二首 其一

宋代 许及之

每思忝窃长知愧,何有行藏可待明。壮不如人祇录录,老将及耄更平平。

故交契予情文厚,佳句驰来格律清。拟策疲驽追逸步,却愁重趼趣脩程。

三赓许令侄砚之什

宋代 许及之

转庵蓄砚有奇材,受墨逡巡落海苔。异品已堪相甲乙,馀波足可畀云来。

许分阮侄邀金竹,预想将军慰渴梅。尤物匪珍才可惜,芝兰正要满庭开。

郑通判同年挽词 其二

宋代 许及之

惊心同榜渺参辰,回首龙飞四十春。不慭此翁天实惜,欲论心事我谁亲。

百年风月归吟笔,一代仪型落后尘。正尔棘心吹泪苦,石塘东望更沾巾。

次韵留守刘观文鹿鸣之什

宋代 许及之

一时天府姓名登,三载文翁礼俗型。已著衮衣亲劝驾,更施燕席共谈经。

杏园路逐三春暖,星汉槎通八月灵。圣策若询黄发老,为言轻重系朝廷。

许及之

许及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 55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