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许及之
身閒城市即郊坰,况是秋高气倍清。酬唱篇章惊句眼,往来节物见交情。
重阳槛菊明朝摘,细雨檐花昨夜鸣。晚霁嘉宾不重赏,灵山空自爱嘉明。
老婆娑
不怕沙头纳纳行,男儿报国一身轻。斩可拟变黄河水,却挽天河洗甲兵。
适庵
庵居奚以适为名,痒处能爬是适情。社后有谁能去燕,春来何处不迁莺。
物情雅与閒相会,酒兴酣时句自成。要识适庵同一切,客来不用举深觥。
为转庵寿二首 其一
却喜漳南解秩归,天教慰藉老朋知。巷南巷北游从旧,浙右浙东赓唱诗。
上阁有题皆得和,西湖无路可陪时。年颜相去追随得,难老如公寿更颐。
游南明山
路上崔嵬断复连,危亭却立虎溪边。石梁架厂疑无地,岩窦梯云欲近天。
客子诗情专物色,老僧禅悦解行缠。亦知太与尘凡隔,时遣钟声落市廛。
次韵才叔和陈大用七夕绝句 其三
宁少公荣莫少车,良辰僧坐笑砖磨。诗翁不至惟诗至,好句虽多恨亦多。
怀德久仍调爽约 其三
得句宁如餐玉秘,食言可似雨梅肥。暑中纵爱持竿手,夜后何如载月归。
闻转庵游西湖奉寄
马上春光过若驰,不须纪历校花时。青于前日长街柳,白似去年双鬓丝。
强学后生须藉酒,苦邀同社索题诗。朝回要便西湖去,输与安仁尚黑髭。
玉堂宿直次高内翰九日前一日草妃子麻毕题案上韵
岁稔时和庶事康,未央称寿捧瑶觞。宣将銮殿金为炬,草就麻词玉作堂。
自是关雎思淑女,不同飞燕在昭阳。儒臣信得文章力,捧赐看花一样黄。
鹅梨
大谷固绝品,鹅梨亦遗味。名园见似人,神皋花溅泪。
题洪子恂所画盘洲图三首 其二
摩挲指点经行处,尽和诗篇二百馀。已是步趋瞠若后,或看晚节在归欤。
浮槎亭
浮图立处认槎峰,曾记浮槎是醉翁。亦似平山堂上看,阴晴山色有无中。
呈张功甫 其一
乞得云台散吏归,园亭物物有光辉。临湖更要波光阔,付与沙鸥自在飞。
王弱翁同年以多病故人疏韵五诗为惠次韵奉酬 其一
王君圭璋姿,宜在条理科。妙语天发成,莹彻非砻磨。
宗庙要琬琰,世岂无卞和。顾恐太分明,颇觉瓦砾多。
净慈致斋侍者求三教赞
休问船来与陆来,桃源到处即天台。双林做底须知会,认著形骸亦苦哉。
次木 其二
蜂薰脾蜜麝薰脐,香染蔷薇色染栀。大似幽兰怀隐操,有心闻处得香迟。
次韵王宣甫催梅
摇落驱驰自岁年,今年惭愧得身安。小园亦有先春意,短思惟知著句难。
看水看山从昔好,爱风爱雪待今寒。故人远寄催梅作,唤起新愁有万端。
题惠崇小景 其二
崔嵬吾肺腑,面目似庐山。江上风涛稳,扁舟得往还。
次韵才叔初春绝句 其二
带围过膝杖过眉,曲庑寻诗得步迟。旧日春风应笑我,鬓边残雪没消时。
次常之韵
次韵毛漳州遣价为寿二首 其一
漳州远为故人东,问讯深怜臭味同。喜可寒冬耕灞浐,吟堪小麦熟崆峒。
贱生已觉年骎暮,远祝应难日再中。愿老洞霄香火吏,馀龄犹得效呼嵩。
许及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明日欲对通夕不成寐枕上赋墨梅诗还契师宿逋 其一
直舍紫薇花身可以题字因作一绝书其上
德久和韵以予请外之力预为怅然再用前韵
酬翁常之和媚川图上观江心寺诗
太上閤端午帖子 其三
喻工部追和王詹事游东坡十一绝亦次韵 其十
酬刘孝若二首 其二
题画卷 其六
次韵才叔赋菊屏
山房 其三
题北山轩
山房 其四
庆都县
题惠崇小景 其三
冬至早起 其二
题可止亭
车行诗
送郑南秀解秩东归
刘知监端午前一日以诗送甜苦笋末章有谢绝香蒲与酒壶之句以五绝句 ...
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十
次韵留守刘观文鹿鸣之什
次韵宣甫约元宵入城不至
挽故丈母莱国夫人沈氏三首 其二
林珍亭
次韵谢傅公谋贺雪
次韵古梅二首 其一
题画卷 其三
题索笑亭 其一
袁同年过扬州递书并诗再次韵约同留维扬观春色
望平山堂
明日欲对通夕不成寐枕上赋墨梅诗还契师宿逋 其二
次韵才叔闻笛试灯二绝 其一
园丁以菊为屏为船转庵竹院谛赏不足分题得塔字
子仪侍郎欲携家泛湖不及践旬休之约再次韵
信笔戒子种花木 其八
乞补外出江皋待命泊伟观二首 其二
午暑睡起忽怀范武子走笔当简 其一
次韵转庵步城南有卜居依壑意乃古巽吉庵之旁
梦窟
题车盘图
挽故丈母莱国夫人沈氏三首 其三
次韵才叔闻笛试灯二绝 其二
雅师求阁名既为作扁榜仍赋娱客杂句
次韵饯振之之行
破核李
见提刑巩大监寒十韵
柞林
德友惠竹栽甚富而又得佳篇既种复喜雨次韵谢之
题浯溪图
劝农口号十首 其九
刘和州挽词
又上梁丞相寿口号十首 其八
次韵诚斋醉卧海棠图之什
再次王宣甫韵
劝农口号十首 其二
次韵常之用前人韵赋梅花十绝 其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