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隐居即事有怀潮州三首 其一

隐居即事有怀潮州三首 其一

宋代 许及之

屋后如屏拥碧岑,爱山叠石尚同心。肩舆不解劳人力,振策惟便助足音。

未掷裹巾行晓色,不眠乘月坐秋阴。幽忧莫道都无景,十月移春要满林。

诗人许及之的古诗

题瑞宁草虫

宋代 许及之

候虫微细欲何为,却与鹏抟共一机。须信人心关造化,蜻蜓能点蝶能飞。

范湘潭岸花楼

宋代 许及之

杜若青青湘水深,长官为政见瑶琴。飞花几度为来去,行客自如人古今。

天池百年供旅寓,江山一色费登临。楚峰驿伴湘中馆,更有高楼待赏心。

访旧隐

宋代 许及之

自知樗栎任天材,閒爱浮萍静爱苔。归有幽栖邻佛住,时因佳客下山来。

青云乳酒聊倾尾,白雪形盐旋摘梅。有月有琴君勿去,百年怀抱待君开。

茉莉菊

宋代 许及之

皎皎凌三夏,阇城第二花。秋魂凭楚些,黄额访仙家。

次韵卢康伯别家塾后示惠二诗 其二

宋代 许及之

如君摸索不难知,匡鼎来时解说诗。莫作瓜分甜后蒂,已拚樗散鬓成丝。

闻閒岁月壶中永,取静光阴隙外驰。莫道广文心似铁,知心犹有赋梅诗。

题云起亭

宋代 许及之

云起有真意,水穷无尽心。盘洲宁涸泽,天下要甘霖。

容膝斋

宋代 许及之

心胸包天地,人亦天地物。莫笑容膝斋,空洞足伸屈。

过赵州石桥

宋代 许及之

桥梁显刻认中朝,仙迹遗风不可招。唤作沃州人不识,今朝只过赵州桥。

杨丈既惠丹砂数种再用韵敬酬

宋代 许及之

鹊鹊飞来动林碧,喜声楂楂鸦颈白。宗伯怜予反哺情,遣赠金丹光五色。

先生上医已医国,敌国长城贤季剧。胸次经纶有准绳,壶中消息有端的。

地行在在即神仙,世上营营自蟊贼。一编黄石岂容窥,九籥丹经应默识。

未许骑鲸游汗漫,已约据龟论夙昔。嗟予闻道了无功,粗识事亲惟竭力。

苦乏大药从人觅,数溷宁能无厌斁。先生乐施微少靳,变化丹砂犹米掷。

得陇望蜀安敢料,和章更枉圭璋特。名臣奏议得精本,并与寒窗资省臆。

有亲可娱书可读,归养可期非怵迫。愧无好语酬少分,昨夜春官长阴德。

次韵刘孝若二首 其二

宋代 许及之

宜男草长欲忘忧,含笑花开却似羞。转蕙有风花意动,重梅过雨涨痕留。

幽閒岁月难消受,香火朝昏未答酬。珍重友朋相慰藉,鼎来赓和得因由。

对花果子

宋代 许及之

野华复结实,同在一枝上。了知色即空,聊作因果相。

题边鲁生花木翎毛四首 其三

宋代 许及之

小树生荆棘,棠梨结子幽。白头双野鸟,相对菊花愁。

游道林岳麓寺 其二

宋代 许及之

道林访幽栖,羁怀惬所尚。岳麓振前策,盘纡得夷旷。

向来北山移,无物辞嘲谤。见此意豁然,泉声助悲壮。

茧瓮亭

宋代 许及之

有家堪作茧,学圃甘抱瓮。此生足三眠,以外均一梦。

听刘念九丈二姬歌所和醉时歌明日亦次韵送似时已三鼓

宋代 许及之

边头幕府文书省,功名之心灰似冷。老去英雄之生肉,功名之心死未足。

中原有土尚沦金,中原有民惟戴宋。天开地辟会有日,竹头木屑宁无用。

男儿信命人见嗤,命轻于山重于丝。未肯身同草木腐,径欲名与天壤期。

行藏我何有,交友勿复疑。躬行即吾道,归求有馀师。

和气冲融自斟酌,荣枯不逐花开落。物理天时信有终,云虽出岫终归壑。

未须高卧百尺楼,未须紧束春秋阁。夫子适去还适来,无波古井生青苔。

我独不归何为哉,渴心已觉飞黄埃。长鲸未骑且扪虱,不妨随意芬浮杯。

楚望楼

宋代 许及之

楚东雄地望,胜槩属名流。共俟谢安石,难追马少游。

题漕司涉斋

宋代 许及之

涉世浑如涉大川,风波过却愈拳拳。朱帘画舫非吾事,只合扁舟听雨眠。

和袁同年接伴赓从客霍希文过楚州韵

宋代 许及之

一水分流西复东,画船随水去匆匆。晚风鼓角随悲壮,高垒营屯足长雄。

粮道已无清口应,舟师会把朔庭空。眼中方略全图在,未肯轻将属画工。

和袁同年接伴谒洪泽镇龙祠韵

宋代 许及之

鬼神为德著冥冥,不在牲牷只在诚。护客往来今九度,感神昭假等三成。

长安妥帖平于席,画舫夷犹稳作程。应鉴微衷有孤愤,中原却隔泗州城。

喻工部追和王詹事游东坡十一绝亦次韵 其十

宋代 许及之

归来宣室恰新年,笔下生成又补天。唤作玉堂堂唤雪,不知若佞若为贤。

许及之

许及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 55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