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上辛安抚二十韵

上辛安抚二十韵

宋代 许及之

开辟重华旦,胚胎间世贤。云龙时际会,星凤睹贤先。

天授归三杰,神谋效一编。宏谟驱固陋,馀论细雕镌。

诏旨倾胪句,山呼动奏篇。干霄须造化,惟月进班联。

有客占星次,逢人问日边。江湖烦镇抚,壤地屈盘旋。

谈笑潢池净,生成壁垒坚。丈夫真细事,馀子敢差肩。

黄屋深知切,青云宠渥骈。即归调鼎铉,少驻斸龙泉。

更治今冯翊,重归旧颍川。载涂明积雪,嗣岁卜丰年。

封殖棠阴盛,欢迎竹马鲜。恩波行处足,威誉向来传。

此独疮痍甚,方疑雨露偏。禁通邻邑粟,费减月桩钱。

斋戒逾三日,遭逢有二天。执鞭吾所慕,负弩敢驱前。

诗人许及之的古诗

某谬题媚川图江心寺晚荷仲归兄依韵宠和至再愈工勉酬厚意终惭辞费

宋代 许及之

孤亭面直海坛峰,真睹龙翔瑞应龙。长羡僧行图上境,不劳杯渡水边筇。

推移日月东西塔,透彻天渊昏晓钟。妙处难将声相见,吟摹终恐费形容。

题惠崇小景 其三

宋代 许及之

舒徐春昼永,取次小桃红。独爵把枝稳,矜呼立晚风。

戊申岁题玉牒所壁 其三

宋代 许及之

空餐无补愧侏儒,茗碗香炉细读书。还被梅花勾引破,又哦新句步庭除。

次韵酬王宣甫

宋代 许及之

老去才衰非曩时,如今何处有新诗。陶溪已过黄初作,漳浦曾同郑老期。

近喜高轩能肯顾,翻催归棹起相思。杖藜固有慇勤约,逸驾愁难十驾随。

简转庵

宋代 许及之

扣门有碍吾何适,排户顿疏君作难。不对桃花倾社酒,谁怜燕子怯春寒。

便过熟食过元巳,尚看酴醾看牡丹。却笑今年诗厄闰,略无好语入毫端。

次韵居甫六绝句 其六

宋代 许及之

西湖弭棹曲廊腰,休忆长桥复断桥。随意吾乡度寒食,登临不费酒旗招。

喻工部追和王詹事游东坡十一绝亦次韵 其五

宋代 许及之

海棠一树立山村,桃李场中合断魂。从我东坡三子在,休悲六客更谁存。

刘正言讲筵视职初直玉堂见案上所和高紫微阳字诗宠和二章见示因用 ...

宋代 许及之

措世规模岂小康,八荒寿域万年觞。谏行膏泽苕溪水,讲劝渊源养浩堂。

遇合共欣鱼纵壑,阔希真见凤朝阳。檐花细雨金銮直,预卜为霖喜色黄。

诸葛忠叟初逢家垫池中产双莲求予扁榜并作五言勉诸甥

宋代 许及之

我爱濂溪说,君能喜种莲。一经初建塾,双实遽呈川。

和气埙篪应,荣名棣萼联。勉旃成宅相,学也是家传。

题隐雾轩

宋代 许及之

豹变知非虎,磻溪若是班。当年谢安石,只合住东山。

别毛质夫省宣抚丘同知访都督张知院十韵代简

宋代 许及之

交契三生在,违离百念休。杜门烦枉驾,力疾喜休楼。

击节听高论,持杯散暮愁。诸公争屈致,故里可淹留。

科第休云晚,行藏却自由。安边须远略,造膝待前筹。

雨泊中川屿,风帆古括州。知津君已熟,惜别我何忧。

京口留青眼,澄江正白头。或纾知己问,已负杀身酬。

韩干四马诗戏赠世京

宋代 许及之

吾闻北马来西极,骧首蹑云无定姿。俯视双瞳蹑皎镜,遥怜一骨独权奇。

何年惨澹经营处,此日飞扬奔放时。把玩不须嗟岁晚,会看天厩著金羁。

悯牛行

宋代 许及之

牢牛得肉那忍吃,匪论阳报谈阴德。忆牛初生阳犊时,随母耕田眼先识。

茧栗渐长初胜犁,脱轭项间染能赤。一行错误随后鞭,习得犁行如界直。

耕来耕去禾稻阳,得閒放食行田塍。稻秫掠嘴不敢食,自齧枯草甘如饧。

马终蒙帷犬蒙盖,牛岂无功遭横害。

题廨舍壁二首 其一

宋代 许及之

明时有何遗,亦复许掇拾。大言得面陈,小言可封入。

有时效疏愚,岂是当务急。每蒙天下施,听之恐不及。

退思自生惭,黄卷常在执。旧田虽甚芜,新井尚可汲。

勉哉竞斯辰,万一如有立。

次韵孝若谢报谒二首 其二

宋代 许及之

如悬夜雨润冬晴,菜本朝来翠浪平。菊老容成宜退听,梅开真爱欲相迎。

拥炉静坐心非想,把笔题诗思过清。写寄城西老朋友,数能过访不无名。

戊申岁题玉牒所壁 其五

宋代 许及之

数日清寒不肯开,枝头阁雪冷皑皑。霜禽飞去花身动,一片清香在绿苔。

次韵常之用前人韵赋梅花十绝 其七

宋代 许及之

未点苍苔已点衣,遽辞脩竹翠相依。若教笛怨歌催尽,宁受风吹雨打稀。

送吴待制安抚襄阳 其一

宋代 许及之

天借琳琅镇上流,西风作意送行舟。去看岘首何因感,遥见长安却是愁。

平昔勋名期带砺,向来谈笑饱貔貅。轻裘少展筹边略,归问君王觅酂侯。

再次王宣甫韵

宋代 许及之

江南春讯漫年年,月下推敲句未安。好语得来元不易,爱花开后却无难。

霜晴屋角偏先暖,雪色枝头已破寒。为向催梅居士语,杖藜肯复过苏端。

王弱翁同年以多病故人疏韵五诗为惠次韵奉酬 其四

宋代 许及之

叶脱秋色静,水落洲渚陈。文昌易为月,翩翩欲相亲。

蝉声老逾夏,乍听意觉新。此时酒一尊,不可无此人。

许及之

许及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 55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