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喻工部追和王詹事游东坡十一绝亦次韵 其十一

喻工部追和王詹事游东坡十一绝亦次韵 其十一

宋代 许及之

腐儒珍重百年身,眼见白头无数新。晚岁江山纵摇落,平生出处长精神。

诗人许及之的古诗

酬翁常之和媚川图上观江心寺诗

宋代 许及之

江北屯云翳列峰,江心灵雨走神龙。已拚阮子一生屐,更倚仙人九节筇。

晻霭孤帆昏野渡,霏微两塔湿疏钟。何须小米模糊笔,潘令新诗足写容。

书潘德久版壁

宋代 许及之

故人有诗仍有屋,囷里无禾鼎无肉。可怜驱去傍人门,阶下苍苔孕寒玉。

隐居即事有怀潮州三首 其三

宋代 许及之

忘形海内鲍潮州,迟次天教得共游。行李未还长问讯,扶藜才过许赓酬。

湖光催我频携酒,花影何时傍结楼。昨夜满庭秋月色,一年无此亦知不。

喻工部追和王詹事游东坡十一绝亦次韵 其十

宋代 许及之

归来宣室恰新年,笔下生成又补天。唤作玉堂堂唤雪,不知若佞若为贤。

湖上饯沈兴国分韵得二字

宋代 许及之

赤骥见已罕,名驹更兼值。吾乡推贤侯,逢人话詹事。

讼简古风还,心清民业遂。江山妙主盟,景物恢位置。

如何柱石姿,尚以牧伯寄。北关别经年,南薰动离思。

居然软红中,见此清白似。松筠俨长身,云霄舒直气。

宠光竹使符,假借玉阶地。饷计曾入幕,军容有竑议。

恭闻天语温,喜见家学粹。它时课最腾,看即玺书被。

今晨欣寿节,轻阴递凉吹。三呼礼云毕,一笑天所施。

榴花染白云,游鯈芘青芰。画舸得夷犹,名园随造次。

怀绶却羡君,戏彩且归侍。不繇雁荡山,即过石门寺。

永嘉政久成,谢公迹重记。剩有名诗章,因来寄一二。

棕亭

宋代 许及之

剥棕堪覆宇,代瓦胜诛茅。有酒论奇字,无心赋解嘲。

登江山伟观

宋代 许及之

江山如抱画难加,伟观标名似太誇。千古云烟无尽藏,百年登览足生涯。

诗情与客来天际,潮汛邀人上斗槎。自是皇恩聊许借,儿童莫便认吾家。

茧瓮亭

宋代 许及之

有家堪作茧,学圃甘抱瓮。此生足三眠,以外均一梦。

舟中喜雨

宋代 许及之

骤雨飙风趁急雷,画船系缆小裴回。隔帘大点欺窗纸,入户微筛供酒杯。

一夏屡忧无计奈,半秋频喜傍怀来。世间好事无全美,濡首牵夫可念哉。

净光丈室开小窗颇得江山之胜次璧老壁间韵

宋代 许及之

车马憧憧走皂台,面皮三寸积黄埃。禅房永日窗开阖,天际孤帆潮往回。

二月风光供远眺,十年羁旅惬重来。现前一宿圆成案,懒向胡僧问劫灰。

金果园

宋代 许及之

暂抛汴岸入斜坰,金果园中信马行。满目桑麻俱沃壤,可怜持节看春耕。

贺太庙产芝草

宋代 许及之

太室晶莹粲玉芝,慈闱恰遇未央时。两宫喜色腾尧采,万岁欢声动汉卮。

发祉有来增裔叶,产祥方至在孙枝。从今庆事频频有,准拟赓歌剩赋诗。

劝农口号十首 其八

宋代 许及之

八劝农家莫斗争,到官宁免废农耕。欺公毕竟添烦恼,作善安平过一生。

次韵德久舟行阻风

宋代 许及之

昨日颠风鸟雀喧,牵夫寸步不能前。今朝收缆张帆坐,世事乘除只偶然。

酬常之换韵和江心寺诗

宋代 许及之

千峰屏绕浪环铺,莫把金焦作对呼。绝境谁窥全体现,小亭人号媚川图。

市声非远尘难到,塔影虽双屿只孤。大似橘洲浮不去,岳根元插赤沙湖。

王宣甫以新妇鱼能斗为胜负鱼有诗释其讹谬次韵戏答

宋代 许及之

斓斑红黛斗芳塘,新妇鱼儿著底忙。岂为长陵鱼先后,不知濠上乐彷徉。

诗来解辨吾伊谬,我欲兼将胜负忘。蚌鹬相持堪惜许,须知旁有谢三郎。

灵壁坝

宋代 许及之

入泗行来汴似梁,坝成灵壁水全枯。汴流可遏从渠遏,思汉人心遏得无。

次韵刘孝若二首 其一

宋代 许及之

每思忝窃长知愧,何有行藏可待明。壮不如人祇录录,老将及耄更平平。

故交契予情文厚,佳句驰来格律清。拟策疲驽追逸步,却愁重趼趣脩程。

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十二

宋代 许及之

红满园亭绿满郊,愁风愁雨岂天教。留将画舫临湖侧,认取青帘出杏梢。

次谏长韵赠严处士

宋代 许及之

鸢在青天鱼在川,马牛谁络更谁穿。过求敢问君平卜,只问皇家一统年。

许及之

许及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 55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