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许谦
鸿鹄凌青霄,燕雀巢白屋。凌霄志寥廓,巢屋亦云足。
故人渺天涯,岁月如转烛。昔为交手欢,今成断肠曲。
嵩华日以高,江汉日以卑。道异谋不同,何日伤别离。
书成情未尽,路远梦更迷。相思溪水头,犹如送君时。
次韵潘明之秋思
西风冉冉鬓毛侵,凤老梧衰锁夕阴。倚遍阑干重回首,断鸿千里暮云深。
友人招饮榴花下
狞风恶雨消馀春,春归到处成清阴。万枝浓绿幻春色,绛葩丹蕊俄森森。
祝融行部过九地,误纵炬火烧园林。艳妆炙日色更好,泠泠著雨红尤深。
浩歌相对作痛饮,有花为伴非孤斟。支颐半醉不成梦,恍惚参错供微吟。
只愁明日便摇落,徘徊欲去还重临。会须秋风折珠实,当载樽酒相追寻。
花溪道中 其一
板桥横古渡,村野带平林。野鸭寒塘静,山禽晓树深。
雨微风栗烈,云暗雪侵寻。安道门前水,清游岂独吟。
哭空谷师 其一
玄雁离群得意飞,稻梁秋静羽毛微。不知何处逢缯缴,云冷空江夜不归。
送李荣甫知事迁淮西 其一
长松生冈陵,质与风木异。春和犹凛然,况处风霜地。
尘埃飞六月,岂足为我秽。一雨洗苍苍,凌空气尤厉。
蝶恋花 正月十一日
杨柳池塘春信早。帘卷东风,犹带余寒峭。暖透博山红雾绕。
洞箫扶起歌声杳。
初试花冠金凰小。鬓乱钗横,长怯旁人笑。银烛未残尊未倒。
鸡声漏永频催晓。
三月十五夜登迎华观
赠王斗山
骨肉斯文气味投,春风芹藻忆同游。故人别后无青眼,此日相逢尽白头。
匣剑光横南斗夜,凤梧阴冷岘山秋。惟应且试连鳌手,未许江干下直钩。
哭空谷师 其二
霜入枫林叶已丹,风鸣籁动助悲酸。山人归去鹤空怨,清夜月高榕影寒。
次韵王中斋登拱翠楼
曾醉危楼坐石坡,弹筝击缶醉婆娑。蓬飞已改流年鬓,木老犹存旧日柯。
红树参差秋水远,碧山高下夕阳多。此时还纵西风眼,共倚阑干起浩歌。
遣兴四首 其二
猗猗澧有兰,馥馥沅有芷。猎猎石上蒲,泛泛水中芰。
鲜鲜三径菊,旎旎百亩蕙。采掇集众芳,粲烂成杂佩。
佩服何所从,将以待君子。
中川龙翔兴庆寺
孤屿浮中川,昼夜汩潮汐。何年地维裂,中断洲汐失。
两峰峙东西,蔽影互朝夕。浮屠据棱层,梵宇绚金碧。
飞龙迫风雷,曾此一憩息。昔时梐枑居,今作大士室。
了师择灵地,为假蛟鼍窟。聚沙合旧港,连亘如片石。
山扉夜无关,神物便入出。乱流携故老,一一访陈迹。
轩亭倚葭苇,涛浪傍几席。豫章号凄风,筱簜翳寒日。
凭高慨今古,天海相荡激。景在人易非,悠悠意何极。
遣兴四首 其三
春风荣众芳,秋露悴百草。羲和策日月,疾急两飞鸟。
枯桑号天风,俯仰波浩渺。气流物随化,金石不自保。
人生寄蜉蝣,时迈胡不老。天地有终穷,微眇何足道。
即席用苏世贤韵送郭子昭
揽辔春风入骏蹄,两堤烟柳护晴溪。黄莺自有留人意,相对残红不忍啼。
白鸟二章章八句
嗷嗷哀鸣,迁于壤木。岂无好逑,敦彼独宿。渴饮无泉,饥啄无粟。
聊乐我员,亦曷云足。
鸿雁在渚,鹡鸰在原。物以群分,维性是便。尔鸣雍雍,尔怀急难。
无胥远矣,今亶其然。
送胡秋白衢州学正
东阳有佳士,簪盍钟山下。变文摛风云,论事共樽斝。
为言诸孙行,二妙皆作者。有怀不可见,情若江流泻。
今此逢少君,秋月澄霁野。儒术久不振,屏弃如土苴。
泮林虽储材,樲棘乱梧槚。固当距陂行,扶植归大雅。
太末古名邦,生才今岂寡。善性水同趋,范模待良冶。
送诸暨俞州判
北风萧萧吹江芦,清霜载道冰在须。奚奴束书催上车,政成卷旆归京都。
暨阳眇处天一隅,里闾凋瘵烦爬梳。负戈攘臂众暴寡,探囊胠箧争捐躯。
天民秉彝同好德,椎牛端为饥寒驱。倅州宽惠别淑慝,瘅恶岂必连妻孥。
甘棠蔽芾有馀荫,百里宁谧无援桴。存心忠孝本天性,为政固与常人殊。
寿昌自乐归河中,希文隐忧居江湖。白云舍近毕至愿,青霄路迥宁踌躇。
舟中杂兴三首 其一
冉冉江上芦,离离路傍草。霜露侵衣裳,何用涉远道。
鸿雁方有序,孤飞任林表。岂不顾其群,长风翮难矫。
春夜次韵二首 其一
饥乌惊鹊起南枝,梦入槐柯觉亦悲。花里楼台春到早,竹间窗户月来迟。
篝熏翠被炉存火,灯落红星砚污池。可惜风光半尘土,明朝火急报君知。
赠江行父二首 其二
海为百川归,流派各有源。清浊岂不异,皆可观其澜。
威仪动三千,意象非一端。要知霄壤隔,乃在毫釐间。
毕公勤小物,垂训古不刊。
许谦
(1270—1337)金华人,字益之,号白云山人。幼孤,力学。从金履祥学,尽得其奥。教授乡里,不应辟举。居东阳八华山,学者争往从之。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或访以典礼政事,闻者无不厌服。卒谥文懿。有《读书传丛说》、《诗名物钞》、《白云集》等。► 52篇诗文
秋暮有怀
郁松赠陶思齐任通波驿长
用潘明之韵遣兴
青田大鹤洞
花溪道中 其二
立秋日寄赵琏
游龙回寺碧云堂有何无适草书
西山万象亭
祝英台近 次韵潘明之秋思
舟中赠琏
题延月楼
次韵丘以道
浦川方仲观入城从学继入公门今归侍亲求诗
题曹提领湘灵庙闻乐见灯诗卷
萧兄临行索诗即席赋赠
舟中杂兴三首 其二
春夜次韵二首 其二
即席用苏世贤韵送郭子昭 其二
赠江行父二首 其一
春城晚步分我字
舟中杂兴三首 其三
酬潘明之
九月十七日登清凉寺翠微亭故址
游钟山至八功德水
莫过东津馆
暮过东津馆
放棹行
夜过黄泥渡
题姑苏台
送李荣甫知事迁淮西 其二
放牛图
思远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