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东溪舟中呈石斋

东溪舟中呈石斋

宋代 徐瑞

两山盘屈水中分,紫翠深深日欲曛。孤枕短篷吟梦晓,一莺啼破半溪云。

诗人徐瑞的古诗

月湾癖地山中诛芭归隐怡如赋诗次韵赞决

宋代 徐瑞

一去山中廿二年,重来有约意茫然。
穷居笑我顽同石,文事多君彩印根。
今日开山作宗祖,向来弹铗等风烟。
馀龄胜喜游从乐,更结青鸟白鹤缘。

程明大送枸杞数本侑以古诗两绝奉谢 其二

宋代 徐瑞

坡翁尚感黄柑意,杜老深知菜把恩。此意世间寥落久,自哦诗句绕荒园。

夏日读陶韦诗偶成

宋代 徐瑞

诗道贵和平,由来写性情。要知冲口出,绝胜撚髭成。

理到辞须达,神超韵自清。无人融此趣,庭户绿阴生。

题金翁牧牛歌后

宋代 徐瑞

我幼在田间,颇识牧牛趣。寒蓑烟雨林,短笛斜阳路。

十年陷世网,自悔一念误。归来丘壑中,幸不失吾素。

平生爱颜阖,宁戚非所慕。古今乐此事,偻指自有数。

阿翁老无营,尺箠了朝暮。绝胜介葛卢,未鸣意已悟。

长谣远属我,真实见情愫。勿遣儿辈觉,千载有知遇。

夜月如昼与仲退坐松巢煮茶

宋代 徐瑞

河淡星欲无,碧展天一幅。天孙分锦章,荐此半规玉。

明入千家窗,此兴几人足。慷慨商声歌,主客俱不俗。

泠泠古松根,枯樵煮寒瀑。清啸拍阑干,悲猿挂高木。

读仲退和胡秀才诗有感斯文用韵

宋代 徐瑞

文章圣处无谁语,独立苍茫祇屡膑。从渠高眼苍四海,自古名家能几人。

爱乌怒蟹言何浅,画虎雕龙技漫新。吾道澹成终隽永,莫矜盛气怨私贫。

次韵题南翁悠然阁

宋代 徐瑞

去家几度忆瓜丘,付与閒人一壑秋。林下定知无俗驾,室中应自有天游。

幽怀时抚竹根枕,清赏堪浮莲叶舟。夜直玉堂明月冷,回光还是照高楼。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灯山阴杖屦忘其痴不了事矣随所赋录 ...

宋代 徐瑞

枯樵生活火,清瀑荐灵芽。且赏此味永,从渠客未嘉。

客枕有感

宋代 徐瑞

寒关掩秋寂,幽斋俗尘空。沉沉夜将半,孤灯结花红。

衣杵响深巷,塔铃哦天风。依依诉幽恨,四壁惟秋虫。

市人竞刀锥,奔走犹憧憧。众欲何有涯,百年会须穷。

高眠道心长,无言候晨钟。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灯山阴杖屦忘其痴不了事矣随所赋录 ...

宋代 徐瑞

坐觉日月长,还疑宇宙隘。长啸出山来,如在太虚外。

送表弟王复翁赴武陵教论

宋代 徐瑞

汉朝最贵文学掾,况遇明是早及瓜。
乡国无年明取友,诗书累世克承家。
斜飞聊展天南翼,逸兴应随海上槎。
闻说秦人遗中在,更寻渔父问桃花。

吴长裕惠诗次韵为赠

宋代 徐瑞

此士睽违久,流年倏忽更。词章如水进,谈笑喜风生。

无以小害大,当期实胜名。传家有师法,晦木定春荣。

读画史

宋代 徐瑞

子敬因成駮,曹兴偶画蝇。
初非有意作,意以绝伦称。
铸错吾何恨,求全古所惩。
中年思烂熟,巧力不须矜。

与陈善从

宋代 徐瑞

出门小天下,知子欲昌诗。
庐阜孤云眼,芝山夜雨思。
勿轻千里别,动是隔年期。
万一逾淮去,线忘橘颂词。

送凌霁云赴馀姚州学正

宋代 徐瑞

天门振铎声弥远,越上横经任更专。
颇怪风云横宦辙,故因山水著名贤。
圩田秋足先生饭,海月春浮坐客氈。
闻有世南遗墨在,归鸿人一寄林泉。

周德言游小庐山观余壁间诗次韵示教走笔奉谢 其二

宋代 徐瑞

兰茗寻旧题,愧我昔好径。妙语为湔祓,清越泗滨磬。

李俊民寄诗一首次韵答之

宋代 徐瑞

世途险隘任崖颠,万古人心只一天。桂辣何须分老嫩,蜜甜自是透中边。

多君歌啸酬风月,顾我呻吟了岁年。何日相从讨幽事,松醪满意泛觥船。

次韵仲退对月感怀四首 其三

宋代 徐瑞

水火互为宅,此理不在远。君看乌与兔,可以悟一本。

吾将罪倏忽,何事凿混沌。大笑睨八荒,落木西风晚。

送南翁待制北上

宋代 徐瑞

生来畏别不堪闻,十四年中三送君。
挂席压平彭进浪,载家喜见太行云。
对扬入掌丝纶宠,纪颂行看金石文。
独有鹅塘遗意在,一摩须早乞江濆。

客邸呈诸友

宋代 徐瑞

不用猖狂放泣岐,回车复路未为非。客愁无奈唯凭酒,口业未除犹说诗。

骑鹤吹笙初志在,闻鸡舞剑壮心违。秋风红叶青山下,准拟相携把菊枝。

徐瑞

徐瑞

  徐瑞(1255~1325),字山玉,号松巢,江西鄱阳人。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20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