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寿雪浪禅师九月九日五十初度

寿雪浪禅师九月九日五十初度

明代 徐熥

祗林遥见白毫光,发祝多年尚未苍。菩萨应期生下土,圣人此日出西方。

阶前记腊松长在,座上拈花菊正香。一自九龙仍吐水,从今浴佛说重阳。

诗人徐熥的古诗

怀任夫

明代 徐熥

天涯虽自叹离群,不用题书更寄君。日日同游有诸弟,一回书寄一回闻。

戏马台今改为昭烈庙

明代 徐熥

英雄千载说喑哑,此地曾经戏五花。只有荒台留不得,依然香火属刘家。

青楼曲 其四

明代 徐熥

燕子楼中午漏迟,荼蘼花影上帘时。含娇自起开妆阁,学取西山画黛眉。

潞河风梅子马时子马自楚使燕

明代 徐熥

当年同听白门鸦,别后风烟几岁华。万里飘零风潞水,一官牢落傍长沙。

新愁绿岸帆前柳,旧事青楼梦里花。草草离尊犹未醉,数声残角又天涯。

哭王少文秀才 其二

明代 徐熥

去年春暮禁烟寒,把酒看花共倚栏。此日花开君不见,黄垆相隔路漫漫。

寻汪尧卿不遇

明代 徐熥

落叶苍苔满径幽,怀人空对秣陵秋。秦淮渡口无踪迹,一日看花十四楼。

送孙四之金陵

明代 徐熥

一时词客叹飘蓬,无数离尊半日同。买笑好留钱子母,防身须仗剑雌雄。

鹿麋夜走三吴苑,狐兔秋悲六代宫。建业城边堪饮水,孙郎名自起江东。

既别田叔归过渊关公署怅然有怀 其一

明代 徐熥

关外车声不可闻,溪边公署闭寒云。从今来往渊溪路,定忆风流屠使君。

苕川寻钱叔达不遇时叔达在闽

明代 徐熥

我客苕川君客闽,天涯同是未归身。应知两地相寻处,俱闭閒门不见人。

听陈振狂弹琴因怀刘道子

明代 徐熥

夜坐松桂丛,孤琴理残月。流泉澄幽阴,微风助清越。

愁因寄指深,兴以馀音发。悠然山水心,怀人向天末。

赴京道中寄惟起惟扬二弟 其二

明代 徐熥

林丘渺何许,远在鳌峰麓。参差多岩峦,蒙笼匝麓竹。

遗踪追考槃,高吟动淇澳。一落尘网中,与世相徵逐。

俯仰思故园,悽风满愁目。

拟九日客中登高 其一

明代 徐熥

独对青山酒一尊,他乡秋色易消魂。可怜举目关河异,惟有黄花似故园。

西湖八景 其七 湖心春雨

明代 徐熥

滉漾平湖影碧空,千重树色尽朦胧。春光何处尤堪赏,多是梨花暮雨中。

赠薛君佐秀才

明代 徐熥

年少词华旧有声,高标应比玉壶清。一春草向应中梦,五色花从笔里生。

座满烟霞挥麈尾,匣腾风雨泣龙精。青云自是君家业,傲世休耽白社名。

游铅山观音洞

明代 徐熥

高秋出郭门,名区访灵鹫。径路既逶迤,林峦错如绣。

怪石竞瑰琦,奇峰自辐辏。玲珑似雕镂,

赵仁甫先生以邛竹杖见惠赋此荅谢

明代 徐熥

种本传西域,曾闻贡汉宫。一枝非嶰谷,万里出宫丛。

曳去穿云际,携来到水穷。节应虚绿土,头可挂青铜。

庄叟逍遥外,卢敖汗漫中。未尝临俗客,偶尔借邻翁。

采药兼瓢往,挑经与锡同。静缘幽径曲,诗兴野桥东。

共步添良友,扶颠当小童。长房吾自愧,君已似壶公。

送邓道鸣参戎东粤

明代 徐熥

楼船横海发闽关,新拥高牙五岭间。月满柳营秋校猎,火飞藤峡夜征蛮。

双龙斩水妖精泣,万马嘶风部曲閒。名在罗浮峰四百,功成何用勒燕山。

游方广岩登绝顶二十四韵

明代 徐熥

方广华严地,神州一洞天。寺藏青嶂里,路绕白云边。

气候晴兼雨,峰峦断复连。树枝多臃肿,萝磴自盘旋。

猿啸听经石,龙生洗钵泉。水帘终古泻,钟乳半空悬。

境出尘寰外,岩开混沌前。金身馀五百,世界度三千。

净室邻飞瀑,沙弥种石田。空门灰几劫,削壁字何年。

谷有羚羊险,山从鸟道缘。地偏堪避世,境寂可安禅。

贝叶飘香界,昙花落法筵。桑门同客馔,石榻伴僧眠。

已得澄心诀,浑忘俗累牵。探奇情未已,跻险兴翩然。

披莽寻支径,扪萝到上巅。畏途尤巀嶪,侧足更迍邅。

彳亍声俱喘,蹒跚膝在肩。耸身摩斗柄,回睇盼云烟。

远水看如带,重冈小似拳。祗疑天阙近,还听谷声传。

客有玄晖趣,僧如支遁贤。从兹寻觉路,长此奉金仙。

贻陈汝翔

明代 徐熥

柯屿山水奇,之子钟灵秘。吾党推白眉,词坛标秘帜。

衡门可栖迟,丘园还自贲。服食采三秀,衣裳裁薜荔。

天倪既已和,纯白无不备。但作襧衡狂,不下杨朱泪。

暌违日以长,临风思把臂。

赠王少文

明代 徐熥

王生今年才十几,籍籍香名满人耳。已诧文章泻大河,更誇神骨澄秋水。

目下三行腹五车,志如鸿鹄书龙蛇。遨游竟日车多果,烂漫千言笔有花。

羡子襟怀何卓荦,羡子高谈何岳岳。五色争看鸑鷟文,片言能折充宗角。

日来相见即相欢,同心臭味如金兰。高才岂复论长吉,年少还应陋子安。

莫笑相逢频倒屣,如此宁馨谁可拟。堪叹茫茫宇宙间,眼中之人惟有尔。

徐熥

徐熥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 54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