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徐熥
树树桐花夹路开,思乡还上粤王台。裹盐峒客投墟去,沽酒蛮姬泛艇来。
市肆尽传鸡骨卜,垣墙多杂蛎房灰。送君解说炎方俗,二十年前此地回。
江行杂咏 其三
暝色沉孤屿,残云冷钓艭。一声长笛响,秋意满空江。
送郑业师之汉阳
春风吹柳枝,处处鸣鶗鴂。七十四老翁,犹作天涯别。
若比少壮游,此情倍呜咽。贫来褐不完,老去头如雪。
游非尚子怀,辩岂君卿舌。出门靡所甘,苦为饥寒迫。
湘江道路长,楚水烟波阔。兹行毋滞淫,门人望回辙。
下第后书怀 其二
一领青衫万斛尘,沟隍十口计全贫。关河偏阻空囊客,童仆潜归得意人。
云路岂能容野性,帝乡元不住閒身。长安浪说春光好,未见丘园非是春。
哭王少文秀才 其一
王郎本是大罗仙,暂谪人间二十年。一夜缑山仍控鹤,满天风露冷婵娟。
浒墅关怀王百谷
枫桥西下夕阳斜,重到关门问酒家。记得当年分别处,一船秋色载黄花。
送陈元凯明经北上兼觐省 其一
津亭落叶点衣斑,斗酒临岐动别颜。江上流澌前岭雪,马头晴树隔淮山。
征途岁晚鸿声断,上苑春深草色閒。此去趋庭驩不浅,可无飞梦到乡关。
送朝宗上人还金山
天涯行脚偶相逢,又向空门忆旧松。千里月嘶春涧马,半江云起晓堂龙。
临流独浣归山衲,礼佛重鸣到寺钟。闻说慈航堪度世,几时禅榻待周颙。
闽山庙里赛灵神水陆珍羞满案陈最爱鲜红盘上果荔枝如锦色犹新 其 ...
珠玑高喷火龙红,满架银花一线通。忽到半空闻霹雳,灞陵桥断紫烟中。
灵隐寺寻耶溪上人
浮玉山中曾把臂,风景依稀如隔世。常叹空门无定踪,此生何处求真谛。
秋风一棹过钱塘,闻说吾师在上方。扶杖入山急相访,灵隐寺中松隐堂。
方鞋破衲出相见,怪我年来华发变。相逢不作世间言,指点前山云几片。
半榻跏趺双树边,笑谈隐隐生云烟。论交共结三生约,出世同参一指禅。
新诗别后多如此,总是禅机非绮语。胜地何须论虎溪,高风不用推支许。
须臾残照下雷峰,送客松关第几重。悠悠此别何时遇,愁听云堂薄暮钟。
下第后书怀 其一
自是扬云白未玄,不才那敢怨苍天。回看故国八千里,误戴儒冠十七年。
贫倚诗书元失计,穷知文字信无权。雄心销尽囊如水,流落依人面可怜。
香闺七吊诗 其七 朱淑真
朱粉慵调倦理妆,知音难遇有情郎。可怜一片西湖月,只向深闺照断肠。
题普通寺
山城已在山,寺更翠微间。磴路危因石,杉松密护关。
莺声无意巧,云影自然閒。徐步经行久,桐花满地斑。
延津逢许然明还武林诗以送之
相逢同是客中身,双剑延津合有神。满树流莺延去路,千山羸马送归人。
梨关月冷他乡梦,柳浪烟深故里春。订得西湖湖上约,六桥何处问垂纶。
送郑翰卿游燕 其二
大梦山前片月孤,送君走马入燕都。黄金台上生秋草,犹有当年骏骨无。
题伯孺山水
访寺寻僧亦是忙,赏春犹觉少壶觞。总缘家近溪桥上,来往不知山路长。
西湖十景竹枝词 其四 孤山梅月
梅花十亩映湖塘,历乱幽魂处处香。淡月一轮疏影见,青铜镜里寿阳妆。
送黄明立北上
路远无倦蹄,天长无倦翼。千里始停御,九万方一息。
未骋康庄途,终当受衔勒。未能抟扶摇,安得惜羽翮。
之子腰袅姿,兼负鹍鹏力。行将垂青云,非久困槽枥。
一去登天闲,且向南冥适。飞腾自有期,临岐免悽恻。
虎邱寺
千顷寒云隐上方,半天明月照回廊。玉凫化去明精灭,金虎销残宝气荒。
塔影虚空藏舍利,泉声日夜淬干将。霸图零落浮图在,不拜吴王拜法王。
送屠使君至芋江是夕留饮驿亭以梨园佐觞使君首倡依韵奉荅
追欢三载别今朝,对酒离魂黯欲消。楚国行春迎露冕,邮亭卜夜驻星轺。
残鸡唱断风生柝,万马声寒月送潮。暂歇梨园留刻烛,莫教红蜡一时烧。
怀李仪卿
梅花绡帐晓寒生,怨似流苏百结成。远岫犹怜眉黛浅,凌波还忆袜罗轻。
倦来司马偏多病,老去徐娘更有情。十载旧欢真一梦,钓龙台上月空明。
徐熥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 548篇诗文
送张宗道之金陵兼怀诸旧游
春情 苏幕遮
桃叶渡访张幼于
送陈志玄还中都
苕溪送元直南还
晚渡淮水
夜泊即事
为屠田叔悼亡姬 其二
送闵孝昭侍尊人还广陵
石溪歌赠林隐君
访羽人不遇
冬歌
舟中怀幼孺
陇西行 其一
芋江驿楼送张四之白下
题画杏花
西湖八景 其五 荷亭晚唱
题顾长卿小影
途中感遇效同谷七歌 其四
留别曹能始 其四
题画马扇面赠陈幼谦
宿冲祐观
连窝舟中与张叔韬话旧
怀仙馆
西湖十景竹枝词 其八 锦塘春柳
渊关再别屠使君次来韵 其二
寿雪浪禅师九月九日五十初度
西湖十景竹枝词 其三 九里松风
题黄懋中大学士硕宽堂
吴兴感怀呈在杭
送邓道鸣参戎东粤
无题和徐茂吴司理 其八
过能仁寺
锦溪八景为林熙吉题 其六 宿猿洞
朝天宫赠沈道士
九日怀惟起弟客吴
送了空禅师归长干寺是日为观音大士初度
春日怀王少文
寿李司理 其一
怀陈履吉久居山中
南屿田家 其一
宿云窝赠林熙吉
潞河风梅子马时子马自楚使燕
送陈元凯明经北上兼觐省 其二
夏日白纻曲
题宋画宫扇 其一
西湖十景竹枝词 其一 六桥烟棹
西湖八景 其七 湖心春雨
玄都观寻道士不遇
武夷十咏 其七 金鸡洞
怀谢在杭司理
送吴翁晋还吴兴
拟九日客中登高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