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武夷十咏 其三 仙掌峰

武夷十咏 其三 仙掌峰

明代 徐熥

顶门开处即玄关,白日青天去不还。多少幻形俱脱化,独留仙掌在人间。

诗人徐熥的古诗

石溪歌赠林隐君

明代 徐熥

南剑有溪名君竹,脩竹苍苍溪水绿。中有幽人苍石溪,诛茅垒石溪之曲。

溪流日夜声潺湲,幽人啸傲石溪间。石可枕兮溪可漱,富贵浮云真等閒。

幽人今年八十几,足迹何尝到城市。白岩啸月遇崆峒,青嶂眠云梦黄绮。

怜余本是武陵人,欲向溪头一问津。桃花好逐溪流出,世上如今不是秦。

陈彦庄侍御招游清凉寺

明代 徐熥

同向空门结白莲,琳宫遥隐帝城边。闭关僧是他方衲,题壁人多异代贤。

江北江南千里月,山前山后万家烟。座间自有霜威肃,避暑何须说往年。

无题和徐茂吴司理 其三

明代 徐熥

独离幽阁影随身,红拂杨家是丽人。自有绕梁声宛转,不愁罗袜步生尘。

题王昆仲画障

明代 徐熥

寒流瀰瀰泻石壁,严霜剥树枯干瘠。鬼斧斸石江浒蹲,怒蛟吹水奔涛逆。

鼪鼯狐魅昼攫人,丛林灌木无行迹。我览生绡毛骨寒,披索枯肠动吟魄。

游方广岩登绝顶二十四韵

明代 徐熥

方广华严地,神州一洞天。寺藏青嶂里,路绕白云边。

气候晴兼雨,峰峦断复连。树枝多臃肿,萝磴自盘旋。

猿啸听经石,龙生洗钵泉。水帘终古泻,钟乳半空悬。

境出尘寰外,岩开混沌前。金身馀五百,世界度三千。

净室邻飞瀑,沙弥种石田。空门灰几劫,削壁字何年。

谷有羚羊险,山从鸟道缘。地偏堪避世,境寂可安禅。

贝叶飘香界,昙花落法筵。桑门同客馔,石榻伴僧眠。

已得澄心诀,浑忘俗累牵。探奇情未已,跻险兴翩然。

披莽寻支径,扪萝到上巅。畏途尤巀嶪,侧足更迍邅。

彳亍声俱喘,蹒跚膝在肩。耸身摩斗柄,回睇盼云烟。

远水看如带,重冈小似拳。祗疑天阙近,还听谷声传。

客有玄晖趣,僧如支遁贤。从兹寻觉路,长此奉金仙。

己亥元日 其一

明代 徐熥

开遍梅花腊尽归,声声爆竹启山扉。去年愁苦将谁告,今岁平安向佛祈。

三径烟霞吾独老,六街风雨客来稀。朱门通刺慵随例,自古閒身是布衣。

怀陈平夫

明代 徐熥

别子虽未久,念子意何深。揽衣立阶除,凉风吹素襟。

残钟度微月,天籁杂悲吟。盈盈一水隔,悠悠千里心。

空山白云满,六溪何处寻。

闽山庙里赛灵神水陆珍羞满案陈最爱鲜红盘上果荔枝如锦色犹新 其 ...

明代 徐熥

妖姬三五佩阑珊,踏碎香尘月影寒。忽听流星天上起,共停莲步转头看。

题沈从先扇面画兰

明代 徐熥

国香零落久,幽谷忽成丛。移向齐纨上,期君臭味同。

游武夷发白龙江 其一

明代 徐熥

荷衣草屩竹筇轻,路入丹山谒上清。不是离家无别恨,出门先断世间情。

送陈二表兄重游高州兼柬诸旧好

明代 徐熥

灯前愁赋渭城歌,瘴雨蛮烟万里歌。市得好香沉水贵,劈来新荔火山多。

古祠重拜高凉洗,遗殿还寻粤尉陀。往事悠悠三十载,旧游双鬓几人皤。

苕川寻钱叔达不遇时叔达在闽

明代 徐熥

我客苕川君客闽,天涯同是未归身。应知两地相寻处,俱闭閒门不见人。

西湖八景 其三 古堞斜阳

明代 徐熥

百尺高楼接女墙,犹传闽越旧封疆。可怜霸业归何处,惟有寒鸦带夕阳。

西瓯道中寄答伯孺病中见送之作

明代 徐熥

故人卧病空皮骨,精气销忘神恍惚。枕上犹于销砚亲,题诗送我游京阙。

诗来字字皆悲辛,半嗟疾病半嗟贫。况兼离别情思恶,空令游子重伤神。

三叠离歌声太苦,几度哀吟泪如雨。君方贫病类相如,我也飘零同主父。

行色匆匆一梦间,无由赋别六溪湾。空流万里穷交泪,未识经春衰病颜。

一别山川成隔越,怀人长对天边月。于今枚叔更何人,能向君前谈七发。

山居杂兴 其十三

明代 徐熥

美人蕉下立红裙,磨得玄精满砚云。按写江南桃叶曲,指尖香粉印罗纹。

汉宫春晓词 其二

明代 徐熥

枕上频闻女伴催,任教初日上妆台。玉肌应共东风软,正梦昭阳侍寝来。

登万岁塔

明代 徐熥

宝塔凌霄迥,登攀俯九垓。山河天际绕,楼阁日边开。

幡影依檐落,铃声拂槛来。马江波浩渺,雉堞势萦回。

隔岭留残照,遥空度晚雷。炊烟生下土,禅诵出香台。

僧自山腰住,人从树杪回。迷川今日渡,劫火往年灰。

上界疏钟动,孤城断角催。几思题偈别,古壁半苍苔。

汉宫春晓词 其一

明代 徐熥

长信宫中玉漏微,绿杨枝上乳鸦飞。忽听银钥开金锁,残月楼头照舞衣。

武林与子卿宿别

明代 徐熥

渺渺疏钟月下闻,天涯相见复离群。秋风一夜孤帆远,遥隔吴山几片云。

游铅山观音洞

明代 徐熥

高秋出郭门,名区访灵鹫。径路既逶迤,林峦错如绣。

怪石竞瑰琦,奇峰自辐辏。玲珑似雕镂,

徐熥

徐熥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 54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