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天目山 其三

天目山 其三

明代 徐渭

断壁孤杉四十围,不关雨雪阴霏霏。柯南一国痴蝼蚁,长怪曾无白日飞。

诗人徐渭的古诗

边词 其十三

明代 徐渭

曾见思归数寄书,忠魂毕竟滞边隅。可怜一斗苌弘血,博得墙围柳数株。

明代 徐渭

柏颊糁红盐,将心向日县。莫教辜负尔,急画海乌添。

石榴梅花 其二

明代 徐渭

雊雉青铜惯捣梅,明珠枉自绽红㶟。东情醋醋酸如此,只有秦家候吏知。

张子锡尝自题镜容今死矣次其韵应乃郎之索 其四

明代 徐渭

玉花巾子绿池绅,月旦讹评孝友人。泣鸽晚犹垂母泪,生鹅初不为兄颦。

诙谐百出嬉三昧,云水千重了一身。见说阎罗仍待制,许君鸾鹤去朝真。

吕布宅 其二

明代 徐渭

人皆为布罪蛾眉,大抵蛾眉见若斯。赤兔不嘶连夜草,白门犹望百年期。

赎归沙漠中郎女,嫁与邯郸厮养儿。两者秪须半行字,不知何冗夺松之。

竹枝词 其二 袁宏道评曰:刘荪州无此奥

明代 徐渭

笼中鹞子不得出。笼外要入将奈何。一边虫粘蜘蛛网,一边窗打扑灯蛾。

宗孙有别字柱南者索赋

明代 徐渭

天柱插南云,孤城满苍翠。小凤读书馀,内屐窥粉雉。

大鱼作鸟飞,风穿万林鼻。舍北以图南,物与人意会。

念彼共工额,幸不触斯际。不然小折伤,恐烦太皞妹。

小凤顾予言,补天吾掉臂。

荷 其七

明代 徐渭

五月莲舟苧浦头,长花大叶插中流。即令遮得西施面,遮得歌声度叶不。

吴季子饷我细腰壶芦石上芝二首 其一

明代 徐渭

葫芦老细腰,乃似细腰女。即令楚宫来,今亦不堪舞。

我闻方外医,庸以盛药丸。梧子及鱼眼,可容百万千。

老圃畜蔬种,亦够一顷田。我既丑医帐,亦复少蔬阡。

拟挂于扶老,支吾五岳颠。心强足不健,终岁掩帐眠。

止取作蒸鹅,聊以谑客涎。

张氏别业八首 其四 青莲岛

明代 徐渭

小岛含巨浸,能滋化叶开。青莲大如许,跏坐几如来。

送子肃赴三团营

明代 徐渭

万里从戎赴朔屯,新秋骑服杂凉温。南人煤火满京国,东道高牙壁苏门。

貂贱不妨吹季子,剑长久巳识王孙。客中如此良堪住,枉说风沙昼夜昏。

奉侍少保公宴集龙游之翠光岩

明代 徐渭

楼船几日下钱塘,胜地临江绮席张。虎帐山开萝作带,龙潭水积剑为光。

芳羞自出船窗底,妙响偏宜舞扇傍。日映桅樯兼树密,风吹丝竹袅云长。

渔郎贾客停何事,桂楫兰桡渡不妨。暂脱锦袍悬翠壁,忽抽彤管拂青缃。

閒中国计筹能悉,醉后兵符发更详。宝马嘶群行杂锦,红旗悬的射穿杨。

霜前下叶沙俱积,雨后残磾藓更香。野旷牙官分作队,林疏甲士补成行。

松杉借翠连幢碧,橘柚分金映甲黄。羽扇周郎临赤壁,轻裘叔子在襄阳。

庾楼无月人犹往,郤幕开风客不藏。远眺非关耽丽景,雄心先巳到遐荒。

建溪露布风雷急,涧水兵威草木扬。却与从行诸幕士,维舟九曲泛清觞。

渔鼓词 其三

明代 徐渭

虎丘茶叶昆山歌,专诸骨董刻丝梭。明月大家消一看,焉能人娶一嫦娥。

寿戴柳州父母 其一

明代 徐渭

松溪旧说神仙令,椿寿今符傲吏言。过客仓皇辞上座,长公金紫拥华轩。

笑看浮世忧千岁,自养灵台湛一元。将挹清光陪杖屦,恨无羽翼即飞翻。

送允大周君北上

明代 徐渭

新关彩鹢正相催,别燕偏临湖水开。燕市酒徒还未散,汉京才子讶重来。

繁花拂棹含轻雾,小估鸣筝掩薄雷。却说追游能几日,连镳重绕大堤回。

梨花 其一

明代 徐渭

名园深锁丽长空,映户摇扉一万丛。总使梅花开似雪,却输毬雪打和风。

刈圃

明代 徐渭

草孽始一寸,及壮丈有馀。岂直薮即带,兼以馆蚊胥。

夜热不可寐,宁止不露居。窃恐值此辈,股髀遭其咀。

就中拟厥罪,蚊也尤其渠。其他不出境,惟此远追趋。

穿帏眇纨麈,打扑不胜劬。更番以迭进,安得尽屠诛。

聚响苦不震,万鷇啾婴雏。工者搅梦寐,一夕百起呼。

蚊孽固莫逭,草实主其逋。呼童问腰镰,不用安所须。

薙此忽如扫,一翅不得储。譬彼塞垣莽,往往伏戎胡。

打冰烧其荒,窟穴空妖狐。莫谓野人贱,刈圃非雄图。

拟往中止

明代 徐渭

绿菽胡麻各一盘,怜君饷我每朝飧。犹闻灶下青衣嫂,打饼铺椒脆月团。

诸友画八景送马先生之安福索赋 其六 云门

明代 徐渭

云门残六寺,吾师传一经。持向缁衣讲,何妨绛帐横。

雪牡丹 其一

明代 徐渭

银海笼春冷茜浓,松煤急貌不能红。太真月下胭脂颊,试问谁曾见影中。

徐渭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58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