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诸友画八景送马先生之安福索赋 其二 禹穴

诸友画八景送马先生之安福索赋 其二 禹穴

明代 徐渭

师是马迁才,探奇禹穴来。重临江水阔,好灌豫章材。

诗人徐渭的古诗

至东天目之第四亭观瀑布

明代 徐渭

渴后遥观瀑布飞,游人烟火绕青藜。赤龙一揽华池水,不觉莲抽十丈泥。

沿秦望溪水

明代 徐渭

流水澄若无,溪鱼宛游空。磊磊聚圆石,澹荡偏能工。

高写象山曲,伏响回草中。何朝饮麋鹿,蹄踪去难穷。

送朱大行

明代 徐渭

九霄万里浩无边,黄鹄才飞隔紫烟。子羽岂无修郑手,贾生原有去梁缘。

过逢寒士绨袍解,告别先公墓草芊。若到禅斋问灯火,夜深如待旧人然。

先除夕二日雪甚如婴儿拳

明代 徐渭

腊尽接春将,孤眠枕被凉。朝兴惊六出,午晏俛千篁。

兀坐愁空瓮,群栖塞坏墙。抟酥几鹤卵,絮柳未鹅黄。

堪取为毬打,行看挂霤僵。明年从大有,连岁却馀殃。

见说开元寺,重新古道场。一髡担化主,十殿敞阎王。

犹记迎春昔,长颓此地觞。解姬捎诞马,蛮子袄绵羊。

楼角娇波聚,亭椒嫩采妆。百垆忙酒保,四郭挤村娘。

兽圈攘牛土,虫枝试鸟簧。不知今日赏,还有此风光。

送郑主人

明代 徐渭

西湖二月雨初霁,桃树著花柳含絮。主人束带复缨冠,走向辕门领书记。

番夷铁铳葱叶旋,火机才发龙吹电。传向中华能几时,塞北辽东那得知。

天王取以威北虏,自非巧者其谁为。主人旧领军中作,一掷黄金重然诺。

能令节使生顾盻,每在公庭言锡爵。却以主人应所求,万里香风扑金络。

麟 其六

明代 徐渭

鳞中许贡止常鳞,但取冰鲥片厣新。五马敢团茶叶饼,一车不动荔枝尘。

寻王子三首 其三

明代 徐渭

秋风吹叶打寒囱,对影和人只一双。小小深杯斟玉液,遥遥长夜拨银缸。

赋得珠川篇赠人号

明代 徐渭

结屋临飞瀑,清流绕积书。要观飘洒意,不是羡明珠。

王右参取今日汉宫人二句为韵作昭君怨十首次之 其二

明代 徐渭

犀刀割水那能一,伯劳燕子难辞匹。东来一雁破胡云,举头微见长安日。

乙丑元日大雪,自饮自醉,遂呼王山人过尚

明代 徐渭

元日独酌不成酡,穿林唤客雪中过。
三百六旬唤过矣,四十五春如老何。
帻软渐知簪发少,兴豪那计酒筹多。
小园风景偏宜雪,缀柳妆梅有许窠。

松根醉眠道士一幅 其二

明代 徐渭

不负青天睡这场,松花落尽尚黄粱。梦中有客刳肠看,笑我肠中只酒香。

燕京五月歌 其四

明代 徐渭

燕京百事且休忧,但苦炎天道上沟。近日巳闻将扫括,不须遮鼻过风头。

送王君入监读书

明代 徐渭

绣裳赤舄事征东,麟阁曾经论武功。圣主何心收印绶,遗孤今日大山中。

过辞家庙貂蝉在,独上关河雨雪融。寄语伯禽多自爱,成王原不忘周公。

谑雪

明代 徐渭

梅花一夜窗中见,昨冬少雪春无霰。寒来借景苦无多,窗小只须三百片。

每举枯杯对此花,只愁落尽是风沙。谁知滕六虽无赖,亦遣残绡缟树叉。

一行分向朱门屋,误落寒酥点羊肉。锦屏不使冻胭脂,飞絮落盐弦上扑。

四条觔急冷鹍鸡,一二时中肉作围。岂无一笠黄茅里,僵杀岩岩一瓮齑。

初起青蘋本亦同,大王毕竟是雄风。总令受者自分别,难道青天秉至公。

题内兄家所藏画鹿一篇

明代 徐渭

青春手绾驿堂绶,购得名画满堂后。取将麋鹿障前庭,寒流迸落孤松吼。

忆昨我从武夷来,此中泉石彼中有。入门向壁寒色高,却步犹疑九曲走。

此景固是九曲奇,此鹿还得千龄寿。两角珊瑚映紫茸,一身雪片凝黄耇。

犹记曾牵太乙车,何须惊顾咸阳狗。看罢巳舒羁客愁,况复山花发囱牖。

抚几转呼庭上人,为取银匙倾百卣。知君本是旷荡流,懒束带钩事官守。

正如麋鹿困樊笼,终想长林悦丰草。

风鸢图四首 其一

明代 徐渭

天台饶舌骂丰干,何事吟鸢巧弄抟。昨夜风馀收堕篾,唤回拾得换寒山。

七里滩 其二

明代 徐渭

浅水矾头蘸几堆,清涎齿缝破生梅。竹舟欲过从何处,无数游鱼磕额回。

上谷边词 其三

明代 徐渭

胡儿处处路旁逢,别有姿颜似慕容。乞得杏仁诸妹食,射穿杨叶一翎风。

菊竹

明代 徐渭

若不重阳贳一壶,那能了此菊花逋。竹梢墨色潮如此,试看明朝有雨无。

镜湖竹枝词 其二

明代 徐渭

杏子红衫一女郎,郁金衣带一苇航。堤长水阔家何处,十里荷花分外香。

徐渭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58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