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沁园春 临清舟中即席,次韩伯高见赠韵

沁园春 临清舟中即席,次韩伯高见赠韵

元代 许有壬

草木无情,不问寒喧,开时便开。只黄花多事、偏怜隐逸、白头何老友相逢,清谈绝倒,休校刘郎去后栽。尊中物,胜他年千里,漫寄寒梅。神仙合住蓬莱。柰老母思儿忍不回。任耿庄槐老,休为痴梦,梅家酒熟,且浣溪怀。渭北江东,暮云春树,何日扁舟更此来。公知否,便连朝觞咏,能几徘徊。

诗人许有壬的古诗

苏彦良西野堂四绝 其四

元代 许有壬

筑堂西野事西畴,桃杏才春麦又秋。慎勿下堂东向望,禺商毫末拂牙筹。

如梦令·桃李东风不耐

元代 许有壬

桃李东风不耐。好在西山如黛。杖策看山来,正尔青青相待。无柰。无柰。却被暮云妨碍。

城楼暮霭 其三 灞莲香雨

元代 许有壬

纷纷毂击复肩摩,有此清涟万柄荷。沈水香中宜早赏,秋声不似雨声多。

玉漏迟 同前次张梦臣韵

元代 许有壬

雪晴天似水。风清月白,萧然三子。天巧难名,镂玉锼冰无此。却是同心异种,解敛聚、山林高致。谁不喜。花中隐德,人间真味。邂逅粲者相逢,似琼佩霓旌,九霄飞坠。移入铜瓶,付与野人凭几。满意*香嚼蕊,有浊酒、微吟相继。休唤起。明日此觥重洗。

令狐学士金莲图

元代 许有壬

九天光彩动金闺,辇路风香树影齐。却笑汉家恩数薄,只教天禄待青藜。

题仇公度总管首阳采薇图

元代 许有壬

史迁怨气因舒泄,吏部雄文痛发挥。尽美未能兼尽善,益知周粟不如薇。

和神保钦之御史监试上京韵四首 其一

元代 许有壬

蹛林云雾护皇州,贝阙珠宫远似浮。骢马归时人尽道,槐花开遍上林秋。

太常引 武昌别墅

元代 许有壬

胭脂山下老农家。看雪树、翠交加。香透小窗纱。是昨夜、幽兰放花。引泉浇树,破苔移菊,更种故侯瓜。一笑有生涯。但休叹、清霜鬓华。

春从天上来 祝一斋大参寿

元代 许有壬

自古英雄。试倒指,谁能廊庙雍容。相君此遇,风虎云龙。

光掩前后诸公。正天开治运,□□力、启沃宸衷。况平生,把诗书礼乐,烂入胸中。

当年侧闻先德,只一语唤起,万室春风。桂树成丛。

棣华联萼,总是旧日阴功。怪昨宵雪霁,烟光薄、生意浮空。

我来为寿,相朝何似,维岳维嵩。

咏徐氏竹溪之景八首 其三 扁舟亭

元代 许有壬

陆居无屋舟无水,得似先生屋作舟。人海茫茫我何有,且教满载一天秋。

长相思 圭塘乐府卷四以上强村丛书店用至正

元代 许有壬

梦扬州。到扬州。明月长街十二楼。珠帘不上钩。为谁忧。为谁愁。愁得春风人白头。见花应自羞。

作乐导水 其十 与客泛舟

元代 许有壬

欸乃声中动画桡,不须舟子更相招。而今赤壁荒寒里,试问何人有洞箫。

萧漏迟 同前次张梦臣韵

元代 许有壬

雪晴天似水。风清月白,萧然三子。天巧难名,镂萧锼冰无此。却是同心异种,解敛聚、山林高致。谁不喜。花中隐德,人间真味。邂逅粲者相逢,似琼佩霓旌,九霄飞坠。移入铜瓶,付与野人凭几。满意*香嚼蕊,有浊酒、微吟相继。休唤起。明日此觥重洗。

偶阅可行书见其印章曰洹溪钓者戏为野语

元代 许有壬

道士只合山中居,钓者只合溪中渔。不山不溪朝市趋,人轻尔厌重尔诬。

彼道士者尤迂愚,妄欲跻世为唐虞。平生动为鬼揶揄,况负且乘招而呼。

山耶溪耶盍归欤,山有美茹溪有鱼。

满庭芳·槐院风清

元代 许有壬

槐院风清,藓阶尘净,日长镇掩衡门。葛帷藤簟,石枕竹夫人。不作南柯痴梦,要来往、月窟天根。花阴转,闲关幽鸟,啼破一窗云。起来盘膝坐,松风沸鼎,花雪浮春。便洗除胸次,多少凝尘。更喜秋原有秫,快准备、小瓮清尊。东篱下,黄花香里,颠倒白纶巾。

作乐导水 其十六 绕堤种菊

元代 许有壬

纷纷红紫厌相看,老境才将蔗倒餐。不向四堤皆种菊,风霜谁与共高寒。

次韵可行记圭塘草木 其七

元代 许有壬

人生念慈亲,堂阶多树萱。忽随灵椿化,冥漠俱高骞。

此忧讵可忘,肝摧不能言。对花差自慰,白头还抱孙。

水调歌头 胭脂井次汤碧山教授韵

元代 许有壬

他山一卷石,何意效时妆。天生偶然斑驳,兰麝妆能香。*作陈家宫井,浇出后庭玉树,直使国俱亡。故邑久眢废,陈迹草茫茫。叹人间,才璇室,又阿房。丽华*发如鉴,曾此笑相将。一旦江山瓶坠,犹欲夫妻同穴,甚矣色成荒。五色补天缺,万世仰娲皇。

次白公严韵谢其寄酒与柑

元代 许有壬

任城绿醑侑黄柑,远寄山中岂所堪。香雾噀人醒易解,不教飞梦到江南。

水调歌头 和郑彦章韵

元代 许有壬

春来久无雨,都作艳阳天。天公素念民事,其忍天良田。鞭起九渊浓睡,散作两间膏泽,生意发天然。听得老农语,大有是今年。玉堂深,金阙近,乱云烟。乾坤放眼无际,何物不鲜妍。休把圣功收敛,要使人心满慰,万事此为先。我老归农好,宜买潞河船。
许有壬

许有壬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 261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