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许有壬
常笑秦皇与汉皇,一生徒梦白云乡。东南蕞尔垂亡国,犹说金丹事渺茫。
蝶恋花 以变白方赠朱亮卿
闻道卿卿僝僽损。花落深闺,无限伤春恨。天上深方吾不靳。
为君细染三生鬓。
镊白从今闲玉笋。坐看丰姿,潦倒还髫龀。洞里桃花应错认。
刘郎乃尔添风韵。
苏彦良西野堂四绝 其二
玳筵红袖不知寒,春在歌喉暖响间。我辈年来要陶写,好将西野作东山。
题和叔扇头时坐登瀛楼
楼居高出白云间,不为求仙只为山。领取烟岚无限景,天教吾与子俱閒。
应制天马歌
臣闻圣元水德正色在朔方,物产雄伟马最良。朔原饮龁几万万,不以数计以谷量。
承平云布十二闲,华山百草春风香。又闻有骏在西极,权奇俶傥钟乾刚。
茂陵千金不能致,直以兵戈劳广利。当时纪述虽有歌,侈心一启何由制。
吾皇慎德迈前古,不宝远物物自至。佛郎国在月窟西,八尺真龙入维絷。
七逾大海四阅年,滦京今日才朝天。不烦剪拂光夺目,正色呈瑞符吾玄。
凤鬐龙臆渴乌首,四蹄玉后䃜其前。九重喜见远人格,一时便敕良工传。
玉鞭锦鞯黄金勒,瞬息殊恩备华饰。天成异质难自藏,志在君知不在物。
方今天下有道时,绝尘讵敢称其力。臣才罢驽亦自知,共服安舆无覂轶。
火平乐 避暑神山咏桂
次巴克实彦卿雪中见示韵六首 其三
东华射圃接天光,日日趋朝看晚强。白发无能思补报,肯矜霜简几人僵。
神山避暑晚行田间用陶渊明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为韵 其十
我发日以变,山色日以新。举杯试问山,古今阅几人。
我非山主人,聊为山之宾。杖可入幽险,诗能写清淳。
但恐我他适,山乎尔谁邻。
菩萨蛮 宿造口用稼轩韵
题子昂竹石
坡仙戏墨是信手,松雪晚年深得之。两竿瘦竹一片石,中有古今无尽诗。
甲申元日春帖
雪消春意便暄妍,静看天机善斡旋。试笔鲸川记风景,青天白日甲申年。
寄李仲舒二首 其二
水曹清贵治吴邦,更有风烟助锦囊。后夜吴松江上月,多应移照柏台霜。
金菊对芙蓉 宿程松壑月香亭次韵
水龙吟·历观今古名臣
题明初所藏青山白云图
不成苍狗不成衣,添出峰峦一段奇。云去云来山自若,笑它前日作霖时。
作乐导水 其八 开窗看雨
一时清响闹新荷,其奈龙公不肯多。窗外风光吾不校,四郊禾黍定如何。
丙吉问牛图
肥充列鼎健充车,厚养专为簿领驱。千古清风梓人传,凭谁书继丙家图。
咏徐氏竹溪之景八首 其七 石坞潭
郿坞金多竟不存,清坚输与老云根。潭中鳣鲔知多少,已有飞腾过禹门。
神山避暑晚行田间用陶渊明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为韵 其八
渊明昔归休,开岁才五十。我虽年近似,我道惭什百。
兼金与尺璧,敢取侪瓦砾。缅焉动真想,迅往孰诱掖。
庶几归田园,千载可同迹。
忆秦娥·山鸡唱
李将军画马用班彦功韵
真龙幻出笑谈间,想像初离十二闲。只恐风雷终变化,九天飞去几时还。
许有壬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 261篇诗文
雷篷歌赠廖楚材山长
点绛唇 病中偶成
南乡子 赠轧二弦胡琴高才甫
菩萨蛮 寄中书诸公
过街塔原功名之曰雪窦又谓之名利关窦言其状关言其实也过之有感赋 ...
横浦登舟
题班彦功山水扇图
满江红·徒倚危阑
太常引 再用旧韵,寄紫清
水龙吟 至顺癸酉九日秋与亭赋
送张渊亮鍊师
江城子 次韵
作乐导水 其十八 水口听琴
萧漏迟 同前次张梦臣韵
满江红 次李沁州见寄韵
如梦令·岁暮天寒时节
太常引 速可行治具
作乐导水 其十五 倚槛观鱼
再用鲜于伯机郭安道韵题房山画二首 其一
忆秦娥·山花舞
谢祐之桃花折枝
望月婆罗门引 雪夜宴长沙班良辅家,时为湖
李惟中学士自西台侍御召入以未央宫瓦砚为贶作此谢之
陈芝田写余真对之小酌戏成四韵
题仇公度总管首阳采薇图
作乐导水 其十一 日夕观山
题李师孟嵩云堂
次韵可行记圭塘草木 其七
忆秦娥·山瓢饮
水木清华亭宴集十四韵并序
作乐导水 其五 荷觞酌酒
次巴克实彦卿雪中见示韵六首 其五
次黎东山凤栖别墅韵 其一
水调歌头 庚寅秋,即席次可行见寿韵
咏徐氏竹溪之景八首 其二 竹间楼
宿临湘赠诚之监县
作乐导水 其十六 绕堤种菊
水龙吟 题贾氏白云楼,次牧庵韵
和神保钦之御史监试上京韵四首 其三
题赵干江楼风雨图
作乐导水 其九 松阴独钓
神山避暑晚行田间用陶渊明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为韵 其一
满江红 和郭子敬夏日村居韵
长相思 圭塘乐府卷四以上强村丛书店用至正
行香子 同李元镇晚酌张氏小阁
绿头鸭 为牧庵寿
千秋岁 即席次可行见寿乐府韵
清平乐 避暑神山咏桂
苏彦良西野堂四绝 其四
盆菊联句
鹊桥仙 寿可聪山平章
上都归口号
题明初所藏暮云楼阁图
城楼暮霭 其六 延翠秋晴
神山避暑晚行田间用陶渊明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为韵 其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