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梅叟

梅叟

宋代 许月卿

梅叟真佳客,冰壶贤主人。移樽随月饮,顾典到更深。

蜡炬精神耐,梅花气象新。明朝山屋去,隐者讵能寻。

诗人许月卿的古诗

次韵马枢密 其一

宋代 许月卿

卧听急雨半篙深,晓展芭蕉数尺心。携手方山行乐处,满林松竹翠阴阴。

寄题张宗玉窗下庐山

宋代 许月卿

庐山移到龙溪东,两壁生云无数峰。
梦与文渊三峡水,共参金露九秋风。
万山恍对凝尘榻,五老仝携入室筇。
更问濂溪风共月,又移窗下到脑中。

次韵汪敬子

宋代 许月卿

好善芝兰馨,恶恶鲍鱼腥。
一心宰天地,万世流风霆。
六经如元氯,异端如氛埃。
会往洙泗滨,传取心印回。

赋新花竹

宋代 许月卿

花红竹绿两相当,绿竹红花在首傍。
竹引花风心浪动,花含竹露面芬芳。
须知竹恋花蝴蝶,喜见花贪竹凤凰。
彼此莫嫌花共竹,他年花老竹苍苍。

迎谒刘朔斋□提举行部

宋代 许月卿

百城奔走候车尘,庚节光华婺水滨。
人望朔斋春有脚,家传元佑水无心。
天低日近霜华晓,地僻腊残梅蕊春。
愿得刘家再忠肃,前为伊鼎后商霖。

闷来

宋代 许月卿

闷来时暂作儿嬉,沽酒溪边就买鱼。
鸥鸟水云溪一色,梅花雪月地三奇。
水西何况景尤绝,雪后悬知画不知。
安得扁舟更蓑笠,闷来时暂作儿嬉。

次韵谢君直赠李秋士

宋代 许月卿

一年景让秋光奇,山水秋来皆有姿。
君於何处秋人物,谁为盗跖准伯夷。
伯夷海滨待时清,秋空无云正清时。
秋人不若秋时好,秋时而动谈笑麾。
笑杀冯道五季时,兴亡不喜而不悲。
秋师试秋冯道秋,视国传舍如弈棋。

神静

宋代 许月卿

神静何须卜,心閒即是仙。
芋煨牛烘火。瓢滴马鬃泉。
绿染春风柳,红匀晓露莲。
明朝晴景好,一棹尽平川。

挽李左藏

宋代 许月卿

少年谓子气横秋,壮已边城汗漫游。
筮仕弗如归亦好,读书未了死方休。
半生懒意琴三叠,千古诗情土一丘。
月落锡林烟雾冷,松风无籁自飕飕。

甥馆 其四

宋代 许月卿

国士今为鬼,有棺空断肠。绿衣长至节,丹旐短松冈。

父乃哭其子,天乎歼此良。伤情皋某复,挽些谩巫阳。

六月雨十一首 其五

宋代 许月卿

都忘甲子不知老,三十六峰无限秋。江水清兮鳞百丈,庐山高处稻盈畴。

尧时丙子寿星数,坡句许家仙岛洲。自分吾生老耕钓,花瓢趁取日先篘。

次韵胡温升玉甫西野

宋代 许月卿

偶为西湖万山出,三省兴中歌西勿。
中庸公子惠新诗,句里韩筋犹柳骨。
文章感慨须和平,能泣鬼神风雨惊。
和声似鸣国家盛,送东野序序文鸣。
西野文鸣东野法,积中和顺英华发。
我诗不作效岛寒,曾诛莓苔随意踏。
谁道杨花本无才,天展湖山图画开。
何须更问逋之觅,夜深明月半窗梅。

梅叟

宋代 许月卿

梅叟真佳客,冰壶贤主人。移樽随月饮,顾典到更深。

蜡炬精神耐,梅花气象新。明朝山屋去,隐者讵能寻。

次允杰五首 其一

宋代 许月卿

魏公间气孰能俦,纤若登梯量自优。父母床无烹子刃,相公腹有济川舟。

江山之外云端鹤,天地中间海上鸥。学进识明涵受阔,连天远水月明楼。

临川

宋代 许月卿

临川摄守得仁侯,闵两精诚贯显幽。
五日不将京兆看,丰年惟切杜陵忧。
先欣霡霂滋青稻,伫见滂沱涨碧流。
物外闲人欢喜处,炎天亭受一亭秋。

归涂

宋代 许月卿

望外云头日高挂,竹间亭子雪犹存。
啣芦雁起亭湘暮,卖炭人行烟火村。
绮疏月照窗如昼,宝鼎香销帐似云。
欲转冰壶浑未暇,党家习气彼羶荤。

挽张丞泳

宋代 许月卿

异时两举遂登科,人谓功名当若何。
三十余年空屈曲,七咨脱选竟蹉跎。
为丞再出簿尉下,斯世浑如梦觉过。
同时面年老御史,谅难如此不悲歌。

临川家史君坤翁喜雨

宋代 许月卿

临川鼓舞诵贤侯,闵雨皇皇祈有秋。
昨夜琅函奏霄汉,今朝玉粒雨平畴。
名亭应有东坡记,积粟可宽西顾忧。
我得顺流南浦去,商霖又是济川舟。

题俞时琰杏山堂医

宋代 许月卿

妖冶来奔夜色昏,毅然绝谷有神明。
春融庭畔一帘柳,秋满湖边万顷云。
荡涤胃肠无秽浊,洞明空色有真清。
陈楼相问胡卢处,本事方书世并行。

次周尚书八首 其一

宋代 许月卿

卜隐偏宜大好州,浮云梦不到王侯。细评月露苍山峙,静止花阑绿水流。

泉□□□□□□,□蓑无雨可淋头。西江宾幕相须久,赢得闲吟谒道周。

许月卿

许月卿

(1216—1285)徽州婺源人,字太空,后改字宋士,号泉田子,人称山屋先生。理宗淳祐四年进士。授濠州司户参军。历本州及临安府学教授,屡疏斥丁大全等奸邪,出干办江西提举常平事。贾似道当政,召试馆职,以言不合罢归,遂闭门著书。宋亡,深居不出。谢枋得甚为推崇。有《先天集》、《百官箴》等。► 11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