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杂谣四首 其二

杂谣四首 其二

明代 徐祯卿

坏我民居田,树子桐与槚。桐槚何青青,素车不得下。

诗人徐祯卿的古诗

对月有怀

明代 徐祯卿

夜气泛虚爽,滩声来自迟。系舟南斗下,玩月西江湄。

对酒忽不御,茫然空尔思。

秋日怀李郎中及边熊二君子五首 其二

明代 徐祯卿

借问关中友,新诗近转多。风烟兴难尽,摇落意如何。

熊子元相得,边丞定数过。谁能念离索,樽酒邈山河。

和叔英怀西崦

明代 徐祯卿

日暮天寒犹旅舍,风霜裘敝故栖栖。
悲伤世路吾怜阮,阔略时情子笑嵇。
狼籍镜痕收白发,团圞灯影饭黄齑。
此心合废功名愿,何况家山在崦西。

女晬日

明代 徐祯卿

去年生汝日,吾病始人扶。风俗传针缕,家贫亦履襦。

避寒犹在襁,爱母未能呼。女性从迟钝,无教胜丈夫。

九日期登大慈恩寺阁不果寄献吉

明代 徐祯卿

怅忆青莲宇,今朝黄菊开。遥知远公笑,不见白开来。

窈窕人天阁,峥嵘日月回。山川纷楚望,城阙动秋哀。

岘首羊公石,淮阴戏马台。风烟那可即,逸兴杳难裁。

强负登楼作,虚传落帽才。此时遥独酌,念尔重悠哉。

送友二首 其一

明代 徐祯卿

瓜生葛薪下,缘蔓义相因。人生交结故,婉娈自谐亲。

交义谅不远,戚若同株根。勿采棘下瓜,棘伤多苦辛。

不惜伤者苦,但恐株荄分。念当与子别,恻恻伤我神。

江南乐八首代内作 其七

明代 徐祯卿

与郎计水程,三月定到家。庭中赤芍药,烂漫齐作花。

王员外不解参同契但索一诗许以遗我率尔戏之

明代 徐祯卿

王烈持洞章,茫然不能读。石气销紫烟,十年秘空簏。

从来楚史识三坟,阮籍焉能辨赤文。一自华阳窥妙诀,缑山夜夜鹤相闻。

送庐陵杨二尹

明代 徐祯卿

何卑执戟谢京华,却爱河阳县里花。不为远师招白社,拟从勾令觅丹砂。

青天挂席浮明月,螺水回舟胜若耶。莫学南昌隐君子,离群独拂五云车。

与江夏尹饯于舍人于黄鹤楼

明代 徐祯卿

未有干戈地,能令栋宇全。乾坤馀壮观,荆楚郁山川。

鹤唳寥天迥,江深禹庙前。舟樯控南北,节镇此旬宣。

令尹乘时暇,使君同祖筵。炎蒸飘不到,虚爽境何偏。

乃继登临迹,空怀作者贤。风烟一回首,今古共凄然。

握手将安适,经秋未拟旋。迢迢沙际月,遥忆桂阳船。

拟古宫词(七首)

明代 徐祯卿

狗监离宫承宴欢,掖庭通晚不回銮。
那能夜夜长门里,银烛薰衣待漏残。

答献吉

明代 徐祯卿

花发平章宅,莺啼省树春。殷勤花鸟意,愁杀独游人。

王敬止御史始窜海南继移永嘉令自燕中迎养

明代 徐祯卿

珠厓昔长窜,连州始量移。借问东瓯土,何如南海湄。

霞标建台岳,桃源带武夷。雁山荣桂树,象浦合珠漪。

玉膻非一族,海错被珍奇。金盘湛碧露,黄柑满绿枝。

欢此三春日,复惬暮秋时。鸣琴坐高馆,抚景临华池。

迎舆侍潘令,进酒舞莱儿。顾以今时笑,还瞻昔朝离。

丰泽亨雷雨,瑶草变芳蕤。永嘉多懋宰,建德易弦丝。

昔慕文翁化,今蒙叶尹慈。长沙非旧谪,宣室契前思。

光华冀一接,胡越讵能追。河东欲有献,及此汾阴祠。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四首 其二

明代 徐祯卿

门掩残红树树稀,客车休访雨中泥。蜂攀故蕊将须护,鸟过空枝破血啼。

半月帘栊风不定,一川烟景日沉西。先生卧病浑难管,拾得余英醉里题。

岁除贻廷实太常子容同年

明代 徐祯卿

岁寝物务宁,时昏群化伏。劳人嘅寤歌,旅者怀出宿。

倚徙穷阴冱,屏居夜气肃。游星回素郊,严霜下庭木。

玄黰忽变节,衰株遂临复。徂生苦鲜欢,运往悲志促。

前轨修已侵,后涂谅当卜。嗟尔同行子,及此荃蕙馥。

秋日过故尚书吴公池馆二首 其二

明代 徐祯卿

不见尚书履,阶阴空绿苔。菊荒三径在,枣熟众禽来。

迹为怜幽驻,图因好事开。秋风悬剑处,落日几重回。

安南歌四首送沈使君 其三

明代 徐祯卿

乌蛮滩上烟水声,伏波庙前秋月明。夜半津人挽舟上,夷歌偏动望乡情。

寄献吉

明代 徐祯卿

昔闻已卜扶沟庐,为复还从河上居。嵩云洛日迥在眼,鼍沬蛟涡愁故墟。

一掬那传少陵泪,经年不见茂先书。荒村豺虎眠难稳,好共沧江学钓鱼。

曹别驾画山鸡歌

明代 徐祯卿

东昌曹侯擅丹青,天机触手随风云。戏貌山鸡触�出草,锦毛霞翅回缤纷。

蹩距昂头势欲移,似猜罗网立还迟。家鸡突见甘一决,对此凝然仍自疑。

效闺中语(二首)

明代 徐祯卿

小小亭台曲曲栏,支颐独倚悄无言。
杨花飞处春衫薄,风信今朝第几番。
徐祯卿

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 16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