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访雍上人

访雍上人

明代 薛蕙

冬日自虚寂,东林地更偏。经声行处近,灯影望中然。

残雪明花苑,寒云荫石筵。祇应休浣暇,来此暂安禅。

诗人薛蕙的古诗

游西郭

明代 薛蕙

向晚思觞酌,西郭玩芳菲。风花半未落,林莺犹自飞。

残景初移席,凉气稍侵衣。褰裳及将晏,无使露中归。

奉同王浚川海上杂歌九首 其九

明代 薛蕙

长风吹出六龙车,夜坐天坛吸紫霞。自是神仙游海上,元非逐客卧天涯。

雪七绝 其四

明代 薛蕙

玉人燕国旧倾城,对雪临风更有情。镜里新妆争皎洁,檐前垂手学轻盈。

送顾华玉边廷实归南都

明代 薛蕙

边顾文章伯,声名三十年。价高双白璧,调逸两朱弦。

忆昨初倾盖,看君早著鞭。龙门愁峻绝,骥尾慕寅缘。

中岁逢迎阻,清宵梦想偏。盍簪重见日,鸣玉并朝天。

置酒春壶满,题诗锦字连。城隅方曲宴,陌上忽离筵。

言送东南美,真如李郭仙。望尘悲往路,临水惜徂川。

吴会浮云外,燕京落日边。相思日延伫,须枉济江篇。

原上晓望

明代 薛蕙

平原摇落尽,极目见寒空。初日烟尘外,沧波昼夜东。

孤芳遗雨雪,高鸟下天风。俛仰无相晤,长歌思不穷。

滁阳孙氏山中五咏 其三 月桥

明代 薛蕙

泊舟板桥口,月出溪水绿。何处采菱归,遥闻榜歌曲。

效阮公咏怀 其二十二

明代 薛蕙

朝出上东门,迢递望三川。修涂未能半,险阻屡迁延。

征马立踟未,徒旅念归旋。捷径不肯入,安用直如弦。

㷀㷀罹苦辛,失路谁当怜。

宫词十二首 其七

明代 薛蕙

翡翠楼中落日明,芙蓉帐里嫩寒生。人间一种清秋色,偏到深宫别有情。

春日漫兴十二首 其十

明代 薛蕙

小桥映带小池塘,垂柳垂杨凡几行。莺莺燕燕最相称,雨雨风风总不妨。

同大复避暑寺中

明代 薛蕙

携客东林院,凉宵扫竹亭。龙珠寒露殿,宝树影云扃。

听法元清净,观心自杳冥。坐中馀爽气,虚对北山青。

花下

明代 薛蕙

昨朝花始发,今朝花已稀。那为风吹落,自是鸟惊飞。

效阮公咏怀 其二十

明代 薛蕙

穷漠万馀里,海水周四隅。中原勒千乘,翱翔顺风趋。

白羽翩翻飞,一军惊且呼。扬鞭下高阙,长缨系单于。

右行临月窟,左旋出日区。立功何足矜,猛气聊以舒。

杂体诗 其二 魏文帝

明代 薛蕙

命驾游西园,回辇高台傍。鸣笳引鲜飙,羽盖随风翔。

灵泉依石渠,绿波注金塘。芙蓉吐朱华,翠树自成行。

飞禽映水曲,潜鳞踊鱼防。零露停丰草,良夕殊未央。

白云含绮霄,朗月垂素光。仰看天汉上,中心何慨慷。

人生非洪乔,寿命安得长。恣意百年内,欢乐莫相忘。

黄鹄篇

明代 薛蕙

飞飞者鹄,于彼苍天。大风阻斯,羽沉于渊。有松有柏,其枝嶟嶟。

雨雪迨斯,化为枯薪。烈烈冬日,萧萧北风。虽有神龙,宛彼地中。

天命有假,人谋有仍。嗟哉士人,曰予无能。舟利于川,弗利于陆。

君子于行,维颠之速。相彼哲人,爰得我匹。且以啸歌,且以永日。

效阮公咏怀 其九

明代 薛蕙

才美未足喜,技恶未足叹。左右无亲交,雌雄安可言。

不见庞眉尉,三世不徙官。虽有韩长孺,百金赂武安。

功名复如何,巧宦良为贤。

余有洮溪砚乃孔汝锡所赠者每怀其人因成斯咏

明代 薛蕙

閒居无一事,雅好独斯文。每拂洮溪砚,因怀阙里君。

题诗情款曲,挥翰思缤纷。凭寄关西使,何时到陇云。

赵瑟曲

明代 薛蕙

春风初阑花半落。美人挟瑟坐重幄。促柱催弦劝君酌。

劝君酌,为君歌。君不饮,柰愁何。

夏日郊居偶书十韵

明代 薛蕙

郭外渔樵径,丘中隐遁居。闭门三伏日,堆案数函书。

俛仰岁过半,登临兴有馀。赏心吟不惬,物色画难如。

高阁云峰丽,横塘水镜虚。回风摇绿箨,落景敛红蕖。

满眼多情在,双眉一笑舒。壶觞祗自酌,鱼鸟尽相于。

衰疾宜调护,纷华更扫除。永辞朝市客,高枕卧田庐。

题空上人山房

明代 薛蕙

古寺残冬倍悄然,老僧闭户独安禅。
冰满瓶中无滴水,香消垆畔有余烟。

屏风

明代 薛蕙

屏风十二曲,罗列洞房隅。
双环金屈膝,四角锦流苏。
蛾眉行处隐,玉袖坐中扶。
因歌留上客,翠盖少踟蹰。
薛蕙

薛蕙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4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